云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5-14 08:59叶艳萍樊建麟杨东顺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云南

叶艳萍 樊建麟 杨东顺

摘要 对近几年来云南省农产品检测样品的来源、类别及检测项目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云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质量安全体系;对策建议;云南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192-03

Abstract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origin, category and test cont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oproduct quality safe system in Yunnan Province.

Abstract Quality safe system;Countermeasure;Yunnan

随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政府、学者探讨的重点。云南省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省份,已形成了生猪、牛羊、中药材、茶叶、花卉、核桃、水果、咖啡以及食用菌等具有高原特色的重点产业[1],但由于长期被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制约[2-3],使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受到限制。近年来,云南省逐渐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基层检测中心的建设,并通过检测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方式[4],确保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但也存在基层力量薄弱、检测内容分散等问题[5-7]。因此,为响应云南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绿色跨越式发展步伐,增加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内容[8]。笔者对近5年来云南农产品检测样品的来源地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云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规划和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1 近年来云南省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现状分析

1.1 农产品送样单位在全省分布情况 云南省地处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云贵高原,其地理气候立体、光热条件充足,具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优势[9]。由于其独特的多样性气候,并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多个优势产业发展区[9]。根据全省送样量(图1),可以大致将全省送样分布区分3类:①优势区。包括昆明、红河、文山、曲靖,大理、丽江以及楚雄等地,该区域是云南省蔬菜、中药材、水果种植和生猪、出口牛羊養殖发展的重点县、重点企业的集中区。②集中区。包括保山、昭通、西双版纳、玉溪、普洱以及德宏等州市,该区域主要以优势作物烟草、茶叶、咖啡、花卉以及零星果蔬种植,作物单一、集中。③零星区。包括临沧、迪庆以及怒江等州市,主要以野生菌、食用菌以及少量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未形成规模化。该结果与目前云南省现有高原特色产业布局及“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内容基本一致。

而从各州市送样量上看,昆明地区送样检测最多,占全省送样量的44.88%。但送样单位多为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机关等公益性单位,其检测结果也多用于科研或政府制定规划等方面。其次是红河、楚雄、文山等地,其送样单位则多为当地龙头企业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所检测样品也多涵盖当地主导产业的农产品、土壤或农业投入品等。迪庆、怒江等州市送样量最少,这可能是由于当地主导产业不多或因为靠近边境,样品多送入边境检疫技术中心进行检测。

1.2 送检样品类型及检测指标的变化趋势 从图2可以发现,全省的农产品检测量从2012年开始一直呈降低趋势,从2012年的4 366份样品量,降低至2017年的3 420份,同比降低了21.67%。这说明由于近年来国家及省委政府加大了对各州市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投入力度,使得各州市送来的样品量逐年减少。但在2015年却出现明显的送样高峰,送样量高达4 748份,远高出其余几年,这可能是由于省内基层机构检测内容与当地产业不匹配或检测指标达不到送检单位要求,也有可能是基层检测机构未通过检测机构认证,使得地方企业、种植大户等均将样品送到昆明进行检测分析引起的。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云南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农业投入品、养殖业农产品、种植业农产品、生态环境以及农产品加工品五大类,其中种植业农产品检测最多,明显高于其余几类样品类型。而从不同样品类型的检测指标上看,品质参数、污染物及药物残留等指标检测较多,占全部指标检测量的94.94%。由于云南省大部分的农产品都出口到欧洲、东南亚及我国沿海地带,产品需符合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因此,该结果完全符合目前云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求。

2 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云南农业和农产品出口大省的地位和需求,云南省委省政府逐渐加强对基层质检机构建设投入力度,并逐渐形成了政策保障、技术支撑、安全监管等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检测点综合实力薄弱 基层质检机构(或检疫检测中心),但由于设备或技术限制,目前能检测的项目不多,主要是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以及可溶性固基础的品质分析,但不具备花青素、膳食纤维及茶多酚等品质参数分析以及土壤环境等项目的检测能力。其次,检测手段单一,基层质检机构多采用农残快速检测仪或试剂盒等快速、便携的方式进行检测。

2.2 经费和人员投入不足 基层质检机构中专门从事检测分析的技术人员缺乏,低学历、非专业比例高,年龄老化严重,学习新技术、新检测手段的能力差[11]。其次,财政预算投入仍不足,缺乏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以及气质联用仪等定量检测设备。另外,设备购置费、维护成本费用高,部分质检机构的检测设备存在闲置损坏等情况。

2.3 检测领域、能力、范围等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在全省各大州市都建立了基层质检中心,甚至在某些农业主产区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也建立了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点。但是存在质检机构检测领域和范围与当地产业发展不匹配,检测能力不足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如红河、文山、丽江等牛羊养殖区基本没有肉质分析以及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检测等的检测能力。其次,部分基层质检机构未通过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证,不能给农业企业或种养殖大户出具相应的质检证明材料。导致基层检测点虽开展了工作,但仍存在检测频率低、检测数量少的现象。

3 对策与建议

3.1 基层检测机构的设计与布局 在基层检测机构布局上,各州市基层建设,应根据当地优势产业,开展相关检测项目,购买相关设备。而主产区如红河、文山、曲靖等应以果蔬的农残、品质等检测项目为主,并适当增加土壤环境监测设备,加强产区农产品质量监督,出口牛羊养殖区除品质分析检测项目外,还应增加乳制品、饲料添加剂等检测能力。基层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状况,按照州市、县以及镇(或贸易市场)检测点的3级结构纵向布局[12-13]。州市检测机构应重点建设,人员和设备应全额配备,检测范围应涵盖当地产业的全部内容。以文山州为例,州市检测机构检测范围应涵盖蔬菜、中药材以及牛羊等产业的品质分析(氨基酸、蛋白质)、农药(兽药)、重金属残留以及中药材成分分析等内容,仪器设备应配备精度高的专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氨基酸分析仪以及元素分析仪等。而县镇基层检测点检测内容应以当地优势产业为主,如丘北县的检测内容应与蔬菜相关;砚山县则以三七、黄芪等中草药为主,广南县检测点应与牛羊有关。设备购置要以快速检测仪和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为主,检测内容应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及水质检测等定性快速检测指标。

在机构设计方面,由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较贵,需配备专人检测、维护。如品质分析中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等大型定量检测设备,需专人上机检测。基层质检机构还应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质检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如与红河学院或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利用现有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农药残留与检测等专业技术和设备,提升技术保障力度。

3.2 加快基层质检机构资质认证和宣传力度 基层质检机构、当地农业部门和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制订定期的宣传规划和培训计划,加强宣传力度,特别对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及出口运营公司等重点单位进行宣传。其次,目前全省仅有几家质量安全监测站获得“双认证”(检验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加快各州市基层质检机构的资质认证,积极争取国家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项目投资,不断提高基层质检站(检测点)整体素质水平和检测能力,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14-15]。

参考文献

[1] 陈婷.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产业路径选择[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7.

[2] 梁艳.绿色贸易壁垒现状及对进出口国的影响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4):67-70.

[3] 王正娟.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8(5):85.

[4] 王文惠.农业供给侧改革下的云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4):7-10.

[5] 王兴秋.云南富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成效问题与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2016,36(11):68-69.

[6] 王云美,刘宏程,汪禄祥,等.进一步加强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10):129-133.

[7] 吴坚.浅谈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和展望[J].农业工程技术,2016,36(23):66,68.

[8] 赵林,任秀芹.绿色经济强省建设与“云南经验”聚成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62-64.

[9] 董晓波,陈良正,阳茂庆,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比较优势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2):175-182.

[10] 李權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J].云南农业,2017(6):53.

[11] 周光良.云南怒江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72-73.

[12] 冯咏芳,苏生平,徐鑫,等.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分析与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4):71-73.

[13] 占金荣,桂平雄,季卫英.浙江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成效、问题与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3):20-22.

[14] 马彦铭.提升检验检测认证供给能力 促进产业转型发展[N]. 河北日报,2018-04-24(006).

[15] 陈乐一.深化质量基础供给侧改革 加快检测认证产业发展[N]. 中国质量报,2016-08-08(004).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
云南行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