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8-05-14 08:59李彩彩王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李彩彩 王英

摘要 构建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因素进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结果表明,单层次判断矩阵计算结果影响因素的排序是:农村物流水平、农村电商主体情况、政府扶持、农村电商经营状况。总排序中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物流从业人员比重、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意识是影响农村电商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环境下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209-03

Abstract An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was constructed.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used to perform hierarchical single ordering and hierarchical total ordering for each level of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nking factors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singlelevel judgment matrix:rural logistics level,main situation of rural ecommerce,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rural ecommerce operation status.The proportion of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that have been mailed in the total ranking, the proportion of logistics employees, ecommerce awar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rural ecommerce. Based on this, the proposal to promote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ecommerce;Influence factor;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当前,电子商务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可见,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农村电商发挥着突出作用,通过电商实现扶贫攻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探析农村电商发展影响因素不仅促进农村电商加速开展,而且能够助力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使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举措更高效地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农民脱贫方式的改变、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需要对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进行系统、合理的分析研究。基于此,笔者结合已有文献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并得出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 农村电商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相关领域学者对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已经基本成熟。为了实现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量化分析,2001年中国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CII) 提出了电子商务总指数指标体系,并据此测算电子商务总指数。黄健青等[1]提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重大。任今方[2]在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方法研究中,从企业应用类、个人应用类和交易规模3个方面提出了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刘金荣[3]从湖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出发,得出公共服务、基础要素、物流体系、适宜网货等四大因素影响湖州农村电商发展。罗润芝等[4]在对农村电商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中,从农村信息化基础、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对农村电商的支持力度三方面进行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经济发达程度是影响农村电商的主要因素。 林家宝等[5]指出相对优势、物流能力、吸收能力、竞争压力、政府支持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影响显著。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当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推动,该研究认为影响农村电商发展因素指标体系由政府扶持、农村物流水平、农村电商主体情况、农村电商经营状况4个一级指标组成,依据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6],共提取了14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见表1。

2 农村电商发展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分析

2.1 层次单排序 判断准则层矩阵,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判断矩阵,是对政府扶持、农村物流水平、农村电商主体、农村电商经营状况构建的判断矩阵。根据特尔斐法对影响农村电商发展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模糊评分,再通过数据整理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权重值[7]。特尔斐法中专家委员会成员有精准扶贫政策环境下投身于农村电商发展的陕西省高校、政府相关部门、农村电商企业等相关专家共10名。按照层次分析法相关步骤及计算方法,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及各二级指标影响因素权重见表2~6。

综上单层次判断矩阵得出,精准扶贫政策环境下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4个一级指标排序依次为:农村物流水平、农村电商主体情况、政府扶持、农村电商经营状况,其中农村物流水平指标权重达0.48。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于政府扶持的各个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农村信息服務业财政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政府政策扶持,其中农村信息服务业财政投入权重占0.7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于农村物流水平的各个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物流从业人员比重、配送时效、物流服务质量,其中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指标权重占0.56。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于农村电商主体各个影响因素权重排序依次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意识、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农村居民人均通信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农村电商主体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意识权重达0.56。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于农村电商经营状况的各个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农村电商销售额、农村电商采购额、涉农电商企业数量,其中农村电商销售额权重达0.63。根据单层次排序分析得出,一级指标中农村物流水平及二级指标中农村信息服务业财政投入、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农村电商主体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意识、农村电商销售额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较大。

2.2 层次总排序 通过单层次排序,在计算指标层中的指标相对于上级指标层指标的权重且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层次总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8]。最后判断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表7):

CR=CI/RI=(0.12×0.032 9+0.48×0.039 5+0.34×0.040 2+0.07×0.019 4)/(0.12×0.58+0.48×0.9+0.34×0.9+0.07×058)=0.045 3

计算结果显示,CR<0.10,通过一次性检验。

3 分析结果

通过构建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层次结构体系,建立判断矩阵。然后进行单层次排序及总层次排序,且依据影响因素等级(表8),确定14个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影响程度[7]。

结合调研数据,在精准扶贫政策环境下,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物流从业人员比重、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意识是影响农村电商的重要因素;农村信息服务业财政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配送时效、物流服务质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农村居民人均通信消费支出、农村电商销售额、农村电商采购额是影响精准扶贫政策环境下农村电商发展的一般因素;其余因素为轻微因素。同时依据该研究的权重分布密度,已通邮行政村比重、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意识、物流从业人员比重、农村信息服务业财政投入、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配送时效指标权重达0.813 0,其中已通郵行政村比重指标权重为0.268 8。

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问题非常适合于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处理,它将复杂问题的决策对象系统化、数量化、模型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同层次因素间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值分析实际问题,实现定量化决策。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环境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能正确反映影响农村电商发展的较重要因素,进而更具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4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商优化发展对策

4.1 政府电商扶贫推动,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国农村电商意识不强、发展基础较弱、电商人才缺乏等条件不成熟的阶段,政府相关政策的强力推动是解决问题的可靠路径,以期迅速弥补农村电商存在的短板,达到打开电商扶贫的缺口的目的。鼓励“三大运营商”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对上网设备出台相应的购买优惠政策,对农村宽带建设加快提速降费的进程,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在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基础上,使得农村电商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4.2 建立并完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配送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必要条件。针对农村物流覆盖率问题,政府可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或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村3级物流配送体系,发挥好邮政普遍服务的优势,提高流通效率。在乡村小商店设立快递自提点。依托邮政庞大的邮递网络,加强各大物流公司的综合服务点与邮政公司的合作,不断提高农村通邮行政村比重,提高物流配送覆盖率及配送能力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必备的物流支撑。

4.3 培养农村电商主体开展的电子商务意识 对涉农企业、种养殖大户、农户经纪人等交易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意识加强培养。我国的农村电商发展总体水平与其农业经济大国的地位还尚未相匹配。而农村电子商务主体更是受思想制约,对于开展农村电商主观意识不强、不认可电子商务。所以,要转变涉农企业、种养殖大户、农户经纪人等交易主体对电子商务的旧有观念,培育他们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意识。这样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才有发展农村电商的原动力。

46卷29期 李彩彩等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4.4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及培养 一方面,利用政府引导、电商专家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式,联合电子商务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对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农村合作社、农户经纪人等农产品经营主体及农村有接受培训的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等进行着重培训,增强其运用移动信息化设备及电商平台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电商营销水平,为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中高等职业类院校开设涉农电子商务类专业及相关课程,培养复合型农村电商大专以上学历青年人才。

4.5 积极打造适宜农产品网销的品牌“好网货” 在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根据本土特色选择适宜网销的农产品,积极打造高品质、高标准,具有品牌效应的适宜网销的“好网货”,不断优化这些好产品。在农村电商平台展示过程中,可以经过促销策划、照片拍摄、文案撰写、产品描述、物流包装、好评反馈等数据化转化成品牌“好网货”。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农村电子商务主体认识并认可网络销售方式,形成良好的农村电商发展经济环境,从而达到提升农产品电商平台销售额的目的。

5 结论

在精准扶贫政策环境下,该研究以农村电子商务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一级指标看,农村物流水平、农村电商主体情况、政府扶持、农村电商经营状况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第二,通过对单层次排序及总层次排序,且依据影响因素等级,结果表明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物流从业人员比重、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意识是影响农村电商的重要因素;农村信息服务业财政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配送时效、物流服务质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农村居民人均通信消费支出、农村电商销售额、农村电商采购额是影响农村电商发展的一般因素;其余因素为轻微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优化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 黄健青,柴文义,魏一菲.基于索洛模型的电子商务影响度测度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5):101-105.

[2] 任今方.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方法研究与实证[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0):48-51.

[3] 刘金荣.湖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8(7):25-30.

[4] 罗润芝,汤春玲.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农村电商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业,2017(11):20-23.

[5] 林家宝,胡倩.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J].农业技术经济,2017(12):110-124.

[6] 张晓丽.农村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经济,2016(3):123-125.

[7] 张琴.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南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16(9):7-9.

[8] 于飞,张淑云.河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7(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