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牧高职教育专业分析及改革建议

2018-05-14 08:59刘迎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乡村振兴

摘要 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分析我国农牧高职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短板,提出专业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以期为培养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232-03

Abstract Contrast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prosperity,ecological livability,civilized civilization,effective governance,and prosperous life”,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Suggestions for reform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raining skilled talents who serv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Talent training mode

我国乡村发展相对滞后是全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弥补的主要短板。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包括农村牧区科技、信息和市场人才、乡土文化人才[1]。目前乡村人力资源状况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2]。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目标,首先应从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入手,必须与“三农”教育紧密结合,而农牧职业教育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3]。培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是目前农牧高职教育的重要办学目标。

专业课程体系是贯彻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途径。在职业教育这种跨越教育和产业的教育类型中,产教融合是其重要而特殊的模式,专业是贯彻产教融合的载体,是办学的核心[4]。农牧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是为“三农”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的决定因素。人才培养模式则综合集中地体现了职业院校教学方法,是贯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手段。

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以下简称为“二十字”总要求),通过分析我国农牧高职教育现行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短板,提出了改革的建议,为培养“三农”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推动农牧职业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依据。

1 农牧高职院校专业分析

表1列举了我国5所农牧高职院校的专业,以及对照“二十字”总要求的分类,其中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5-9]。

由表1可看出:我国农牧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较为全面的专业,反映了地区农牧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为地区农牧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点,这些专业都与“产业兴旺”直接关联,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泰州高新技术区制药业的发展,开设兽药制药类专业,推动了地区农牧、制药产业和高职教育的发展;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地理区位特点和地区发展边境贸易战略,开设了商务越南语和泰国语、旅游管理等专业。此外,5所院校均开设了与“三农”无直接关系的专业,如计算机类、机电类、工程建筑类、汽车类、商贸类、法律类等专业,当时设立这些专业的原因是扩大招生,弥补当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不足[10-11]。但从“三农”长远发展看,这些专业有助于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创造“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使乡村与城镇均衡发展,共同实现现代化,也与“产业兴旺”有关,可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物尽其用。各个院校的园林类、城市景观类专业,属涉农专业,对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生态宜居”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也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类和老年服务护理类专业将提高农牧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实现“生活富裕”。

表1还表明只有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与“治理有效”相关的专业,如社区管理与服务、文秘、民政管理与服务,但是相对较薄弱。目前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表1中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反映了学校开设之初时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但新科技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体现较少。新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飞速发展,高职学院开设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专业,并将它们引入农牧高职学院的各个专业,关系到农牧职业教育与时俱进、农牧业人力资源素质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村牧区的党建一直是乡村建设的薄弱环节,但“一懂两爱”型的三农工作队伍力量单薄,而学院又缺乏相关专业或内容。农村牧區社区总体规划、农牧区园林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与“生态宜居”相关的专业也较缺乏。在农牧高职的农牧业经济管理等课程中,土地制度改革管理[13]这种体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专业突显不足。5所院校都没有与“乡风文明”相关的专业。综上所述,农牧高职院校现行的专业与“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仍存在明显差距和短板。

2 农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5所农牧高职院校在上述专业的教学中,采用生产主线、工学结合、1+2式的人才培养模式[14-16],即第1、2学期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素质教育、实训单项技能;第3、4学期以理实一体的方法,在学校和企业实习专业内容;第5、6学期的产业顶岗实习中,综合应用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些院校根据各地区生产特点,探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如“大轮回集中”教学法、“岗位轮训”等教学方法[17]。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贯彻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宗旨,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基本能满足生产岗位的要求。

农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针对企业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然而,目前我国各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程度差别很大,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具有很高程度的生产经营现代化,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牧区尚未开展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仍然处于农牧业家庭式经营状态,并且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保留这种经营方式。此外,农牧业家庭经营形式是农牧区保留其面貌、生态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乡土文化的载体,也是保留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载体,农牧业家庭式生产经营形式的存在价值是多方面的,应当受到足够的认同和保护。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让小农户牧户与现代化农牧业的发展有机融合,共同发展[18]。而现行的农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强调针对家庭式或小型的经营生产方式,乡村民间土专家对当地农牧业及其文化的丰富乡土知识和技能,也没有充分地发挥应用。另外,农牧高职院校设计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之一是企业班组长,但院校专业中缺乏培养企业班组长管理能力的内容。

高职院校知识密集、仪器设备完备,加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特殊教学模式,使教学与产业自然地密切结合,是开展新技术示范推广和研发优越的天然条件,应该充分有效的利用。但目前大部分农牧高职院校的新技术推广和研发尚未充分融入教学,形成常态[14],因此出现了毕业生专业知识单薄而陈旧、创新力差,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的现象[19]。

3 改革建议

3.1 课程内容改革 为使农牧高职院校更有效地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建议增设短缺的教学内容或专业(表2)。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现有农牧高职院校教学的内容及专业将被不断调整。表2中,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的教学内容及专业如乡村基础党建、乡贤文化发掘整理保护、医疗保健等,虽不属农牧高职院校的专业,但在专业课程学习和教学实习(训)中,可以作为拓展知识技能加以学习和锻炼。在思政课程、学生会等社团活动中,融入相关内容。而且,建议各个院校像当年开设与“三农”无直接关系的专业如计算机类专业一样,开设这些乡村振兴急需的专业,同样能起到吸引生源,扩大招生,为国家战略实施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具备这些知识技能的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将会更广阔。

3.2 人才培养模式 在“产教融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方针的指导下,继续开展农牧企业实践性教学。同时,要结合表2的课程内容及专业,加强家庭农牧业经营实习(训)、农村牧区社区实践性教学活动。自第3、4学期生产实习和第6学期的顶岗实习,可以安排家庭式或小型合作社、乡村“三农”岗位实习,或安排学生承担完成的农村牧区生产或社会调研。在企业实习时,也可以在周边的农牧社区开展调研。

农牧高职院校结合各自教学特点,如“大轮回集中”和“岗位轮训”教学法,承担新型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项目针对当地生产难题,查询现有的科研成果,组装成配套为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集合技术,在生产一线示范、传授和推广。由教师、一线技术员共同设计项目内容,由教师、学生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实施,与学院的教学实习实训紧密结合,总结积累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高职院校常态化的技术示范推广研发,解决了一线生产的难题,为产业输入掌握新技术的人才,提升了教师和一线技术员素质,将技术累积成果作为技术储备库,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对产业的发展起到领跑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文胜.怎样理解“乡村振兴战略”[J].农村工作通讯,2017(21):16-17.

[2] 王文婧,夏文花,魏涛,等.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实人才基础[N].人民代表报,2017-12-19(004).

[3] 张志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21-126.

[4]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3):1-12.

[5]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专业介绍[EB/OL].[2012-01-026].http://www.jsahvc.edu.cn/.

[6]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简介[EB/OL].[2015-08-01].http://www.xjnzy.edu.cn/.

[7]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系部专业简介[EB/OL].[2013-04-28].http://www.szai.com/.

[8]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EB/OL].[2012-10-01].http://www.qhxmzy.com.cn/.

[9]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EB/OL].[2011-01-16].http://www.gxnyxy.com.cn /PCIndex.html.

[10] 刘印璇,杨昌鹏.涉农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探索: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5(2):41-44.

[11] 刘涛.新疆职业院校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5.

[12] 俞仲文,丁艳.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呼唤新职教[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25-29.

[13] 刘合光.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及其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12):35-37.

[14] 张小华,臧大存.农牧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4(1):7-9.

[15] 何正东.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农牧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4):327-328.

[16] 刘迎春,张东杰,王发刚.草业职业技术教育现状、问题和改革的探讨[J].草业科学,2016,33(5):1002-1010.

[17] 岳炳辉,WHISTLER R J M,刘迎春,等.澳大利亚培训包对高职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改革的启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0):209-212.

[18] 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5-12.

[19] 吉文林,臧大存,张小华.组建校企合作联盟 培养畜牧业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2):48-5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