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谷18干物质积累及籽粒特征研究

2018-05-14 08:59王淑君刘金荣王素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3期

王淑君 刘金荣 王素英

摘要 [目的]研究豫谷18干物质积累及籽粒特征。[方法]以冀谷19为对照,研究了优质、高产、广适、多抗的谷子品种豫谷18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籽粒特征。[结果]虽然豫谷18干物质积累总量与冀谷19差异不大,但其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转运效率要高于冀谷19;豫谷18不同部位单码籽粒个数和结实率均高于冀谷19。[结论]该研究为豫谷18高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豫谷18;干物质积累;籽粒特征

中图分类号 S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3-001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grain characteristics and drymatter accumulation of Yugu 18. [Method] With Yigu 19 as the control, we researched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yield and grai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millet variety Yugu 18. [Result] Although the total drymatter accumulati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Yugu 18 and Jigu 19, but transport efficiency of photosynthate to ea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Jigu 19. Grains per yard in different parts and fruit setting rate of Yugu 18 were higher than Jigu 19.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lai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high yield Yugu 18.

Key words Yugu 18;Dry matter accumulation;Grains characteristics

豫谷18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经安阳、海南2个生态区交替系选而成的谷子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小米商品食用性好[1-5]。2009年在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第八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上,被评为一级优质米。该品种通过了国家华北夏谷区组、东北春谷区组和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西北春谷区早熟组的鉴定,鉴定编号分别为国品鉴谷2012001、国品鉴谷2014009、国品鉴谷2016008。该品种自2014年以来一直被列为谷子主导品种。目前关于谷子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较多[6-9],但是针对豫谷18干物积累和籽粒特征的研究鲜有报道。鉴于此,笔者分析了开花后豫谷18的干物质积累及成熟后各部位籽粒特性,以期为高产谷子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品种豫谷18,多年国家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冀谷19。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2017年在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株距40 cm,行长8.33 m,6行区,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其中第1重复为取样区,另外3个重复为测产区,生长期间管理同常规大田管理。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抽穗开花期选择生长一致、同时抽穗开花的植株挂牌标记。

1.3.1 干物质积累。

开花后每隔7 d各品种取挂牌标记植株10株,将地上部洗净,每株的叶、茎鞘、穗分别装进纸袋放入烘箱,105 ℃杀青15 min后,80 ℃烘干至恒重,1/1000电子天平称重。

1.3.2 考种测产。

成熟后,重复2~4收获中间4行,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每个小区收获单穗20个,其中50%单穗单脱,考察饱粒千粒质量、单穗码数、单穗总粒数、单穗秕粒数、结实率(水漂法:沉入水底者为饱粒)等;另外50%每个单穗均分成3等份后,剥取基部、下部、中部、上部、顶部各部位的穗码各3个,脱粒后计算不同部位单个小码粒数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比较

由表1个可知,豫谷18的生育期为88 d,比冀谷19早熟了2 d,属中早熟品种;株高119.64 cm,高度适中,适宜机械化收割。在留苗密度为60万株/hm.2的情况下,豫谷18的成穗率达到了91.06%,比冀谷19高636%。虽然穗长和穗粗均较冀谷19小,但是豫谷18的穗码松紧度适中,而冀谷19的穗码较松。这也是豫谷18虽不是大穗品种,但产量较高的原因。

2.2 干物质积累比较

各器官相对干物质(%)=各器官不同时期的干物质量/相应时期生物产量×100。从图1~4可以看出,开花后单个植株干物质积累总量(生物产量)不断增加,豫谷18和冀谷19单株干物质积累总量差异不大;从不同器官干物质的分配比例来看,开花后穗部干物质所占比重上升,而茎鞘、叶片干物质量比例减小。开花后0 d,豫谷18的茎鞘干物质量低于冀谷19,这是由于豫谷18株高较冀谷19低,而穗部干物质含量高于冀谷19,说明豫谷18籽粒灌浆较冀谷19启动快。开花后7~14 d,豫谷18和冀谷19的茎鞘干物量与穗的干物质量基本相当,穗的干物质量略高于冀谷19;开花后14 d豫谷18的茎鞘干物质量明显下降,穗部干物质量相应的明显上升,说明茎鞘的营养物质快速向穗部转运;开花后35 d,豫谷18穗部干物质量占单株的比例達到69.50%,比冀谷19高9.15%,说明其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转运效率要高于冀谷19,为其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整个灌浆期,豫谷18的叶片干物质量均低于冀谷19,且与冀谷19呈平行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冀谷19较豫谷18叶片大的原因。

2.3 产量及籽粒特征比较

2.3.1 产量。

由表2可知,豫谷18产量高于对照冀谷19,为6 999.38 kg/hm.2,比冀谷19增产13.38%。方差分析显示,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2.3.2 单穗籽粒特征。

由表2可知,豫谷18的单穗总粒数为7 346粒,比冀谷19高33.00%,单穗饱粒数达7 346粒,比对照冀谷19高48.02%,结实率达89.52%,较对照高1129%。豫谷18的饱粒千粒重小于冀谷19,这是由于冀谷19籽粒较大的原因。

2.3.3 不同部位单码籽粒特征。

从表3可看出,豫谷18底部、下部、中部、上部、顶部单码籽粒数、结实率均高于对照冀谷19。尤其是底部的结实率,豫谷18比冀谷19高28.61%,其次是中部和顶部,其结实率均比冀谷19高13.20%;下部和上部单码籽粒数比对照冀谷19分别高6.86%和8.46%。

3 结论与讨论

豫谷18的单穗较冀谷19小,穗码个数少于冀谷19,干物质积累总量与冀谷19差异不大,但是豫谷18单码籽粒数、结实率和成穗率均高于冀谷19;干物质转运效率高,为豫谷18的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豫谷18产量显著高于冀谷19,增产达到13.38%。不同部位单码籽粒特征分析显示,豫谷18除中部籽粒灌浆较好外,顶部和底部籽粒也得到了很好的充实。综合以上各性状,豫谷18的产量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产品种性状间的相互协调。冀谷19虽然穗大,但是弱势籽粒灌浆差、结实率低,导致其高产潜力未能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 闫宏山,刘金荣,王素英,等.谷子新品种豫谷18的选育[J].作物杂志,2012(3):147-148.

[2] 于淑婷,杨延兵,陈二影,等.华北夏谷区近30年来主要谷子育成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7,49(2):15-19.

[3] 夏雪岩,代小冬,陈二影,等.华北夏谷区优质高产谷子品种联合鉴定与评价[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10):106-110.

[4] 陈家敬,鞠乐,强学杰,等.南阳地区5个谷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8,35(1):30-32.

[5] 刘金荣,刘海萍,宋中强,等.豫谷18与2003年以来华北夏谷审定品种比较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3(7):165-167.

[6] 盧海博,龚学臣,乔永明,等.张杂谷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的研究[J].作物杂志,2014(1):121-124.

[7] 古世禄,马建萍.谷子(粟)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对产量的贡献[J].华北农学报,2002,17(2):30-35.

[8] 冯梦喜,钱晓刚,陈开富.贵州糯谷子干物质积累与养分需求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4):28-30.

[9] 管延安,任莲菊,李晓云,等.不同类型夏谷品种群体发育与干物质积累特点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9(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