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古典诗词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2018-05-14 14:27蒙健全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人文素养中职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精简的语句表达了古代文人的人生哲理、情趣兴致,利用古典诗词培养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品格,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典诗词;人文素养;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指引下,我国各阶段教育展开了一系列改革,中职教育也不例外。随着新课标精神的不断发展和扩充,人文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肩负着重要的教学责任和任务。社会和国家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符合现代化特征、積极向上的高素质人才。人文素养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特征,具体可概括为“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学问”,使学生在教育中茁壮成长,培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此需要对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本文就如何利用古典诗词培养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浅析。

二、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难点

(一)学生个性特征不同

个性特征不同是中职院校学生的一大特点。中职院校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自主意识较强,个人喜好也较明显,教师要引导众多性格迥异的学生专注于课堂,需要把握好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加以引导。以合理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手段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激发出来,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

同普通院校相比,中职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学生个人能力也良莠不齐,加上学生本身学习兴趣也相对较低,想要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难度也会增加。由于基础薄弱的原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积累水平也相对有限,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偏差,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和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三)学生的叛逆心理

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处于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不断成熟的阶段,很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如果教师没能处理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热爱诗词

诗与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古代文人的智慧结晶。古往今来的迁客骚人利用二十几个字将事、情、理叙述清楚,将人生哲理、情趣雅致包含其中。但是古诗词也是晦涩的、含蓄的、难懂的,想让学生完全品味其中的韵味,除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兴趣也是必要的。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完全专注于古诗词所构筑的环境,在字里行间品味古代文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理解简单的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因此中职教师想要利用古典诗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爱上诗词,方能感受诗词。不妨从以下途径着手:

(1)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古体诗词往往采用较凝练的词句来表达丰富的故事内容或思想情感,因此所有的诗词都是有韵味的、有故事的,并非无病呻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挖掘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利用故事将学生的兴致锁定在课堂上,利用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使其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从而爱上诗词。(2)利用插画丰富增加教学趣味。古诗词往往有比较高深或隐晦的意境,有些意境和韵味不能简单地利用言语来表达,使用插画来传达这些信息有时比语言更加有效。而相比于文字,插画也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容易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甚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学生根据诗词内容进行插画创作,一方面能够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使其站在作者角度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使学生爱上课堂、爱上诗词。

(二)诵读诗词,积累底蕴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的语句往往是晦涩、婉转的,学生很难在初次阅读中就把握到其中的思想感情或情趣雅致,因此有必要安排学生诵读诗词,理解诗词的内涵的精神,学习并吸收古代文人的人生哲理与情趣雅致。诵读的过程看似简单,但古诗词与白话文、现代诗不同,其自身对平仄的要求较高,如律诗与绝句就有严格的平仄规则,学生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的同时感受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有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底蕴积累。

为避免诵读古诗词带来的枯燥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安排学生以诗词诵读为内容进行表演。诗词有其自身的韵律,其中词更胜一筹。在古代词往往可以配合音乐进行表演,不妨安排学生以诗词为内容进行表演。如在2017年央视的中秋晚会上,主持人是以舞蹈、音乐为背景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开场白。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安排学生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诵读,既具备观赏性,又能实现学生的“玩中学,学中玩”,也丰富了教学内容。(2)以情境再现为形式诵读古诗词。大部分古诗词都是有其背景故事的,如李白的《赠汪伦》就是简单的一首叙事诗,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诗为内容进行情景剧表演,在表演中让学生以作者的姿态进行诗词创作(实际为诵读)。

(三)以诗为序,叙事造典

诗词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有时一句诗(词)可能叙述了多个故事,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永遇乐》辛弃疾),这简单的八个字讲述了刘义隆好大喜功的错误决策和霍去病大败匈奴的故事,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以诗词内容为序进行故事创作,将诗词内容扩写成故事或进行故事的续写,并在课上对学生的故事创作进行点评,可以评价出最符合诗词背景的、最具创造性的、最符合历史事实的以及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或人生哲学的。

其中有几点需要注意:(1)教师最好不要给出示范,虽然在范例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诗词的故事发展走向,也能够较快地完成故事创作或续写,但这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最终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2)教师最好不要否定学生的故事创作,一方面是出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虑,过多的否定很容易让学生对某一学科失去信心,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是任何发散性的思维和独立思考的天马行空都是应当被鼓励和支持的,这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标新立异,题诗填词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填写是利用古典诗词教学的最终阶段,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题目或主题,要求学生进行诗词填写或自由创作。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诗词的魅力,加深自身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以及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古典文人的人生哲学和思想情怀,使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得到升华,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诗词填写的情况获取与教学有关信息,调整教学节奏、安排教学任务等。

参考文献

[1]柏英.“唱”出来的作文——谈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融合对中职生写作兴趣的激发[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2]刘再容.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激活中职古典诗歌教学——以《山居秋暝》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2).

[3]刘再容.现代信息技术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上),2017(3).

[4]朱永.浅谈如何在中职院校语文课堂进行古典诗词吟诵教学[J].课外语文(上),2017(11).

[5]韦芳.中职园林专业语文阅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6]王国庆.“悲剧美”在古代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以中职语文教材《古代诗词五首》为例[J].职业,2016 (20).

作者简介:蒙健全,1977年生,广西贵港人,本科,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古诗词和中职基础素质研究。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人文素养中职
大学语文古典诗词吟诵教学的应用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趣从诗中来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