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心素养出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对策

2018-05-14 14:27陈素素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对策研究核心素养

陈素素

【摘要】对于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进程来说,评价原则不同于传统教学原则,传统教学评价原则更侧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新形势下的评价原则开始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并开始逐渐融入核心素养。当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应学的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以及品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任务。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从核心素养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行评价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更顺利地开展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评价思路,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认知能力、人文素养、学习习惯等,如果教师可以基于这些素养发展进行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给出中肯的评价结果。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其具体包括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知识能力。但是其中,能够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核心素养的指标是其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以及道德品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评价教学十分有必要。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原则

首先,教师应该坚持系统全面的评价原则。当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评价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所以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考虑全面。其次,教师应该坚持远观原则。语文教学是一项漫长的任务,学生在此过程中心境以及想法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考虑到评价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最后,教师应该坚持客观原则。很多时候,小学生在对自身进行评价时,并不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无法进行改正,所以教师应该坚持客观原则,实施客观评价,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三、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评价

(一)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

首先,口头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意对学生进行的评价。比如当教师讲解完某首古诗后,通常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背诵。此时教师便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口头评价。当小学生背诵完毕后,教师可以随机点名,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并进行评价。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可以评价说“你真棒”;当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教师可以安慰其下一次的表现一定会更好,给予学生信心,鼓励其努力学习。但是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语气,轻松欢快的语气能够使学生放松,并能够降低紧张心理。当学生表现较差时,教师切忌对学生进行冷嘲热讽或是打骂,否则会降低学生的信心,使学生产生抵触。

其次,书面评价一般会出现在小学生的作业中。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各有各的优势。口头评价可以迅速感染小学生的心情,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能力,并弥补自身不足,而书面评价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帮助教师共同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二者各有千秋,同时也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两者相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信以及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首先主观评价是指小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而客观评价是指其他人员对小学生进行的评价。其中主观评价可以帮助小学生不断优化自身能力,培养自身的自主品质,而客观评价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促进小学生发展。

比如,当教师讲解完某一课文后,可以运用大概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课堂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实行客观评价。但是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先指出学生的优点,然后再指出其缺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学生稳定自尊心。随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自己在本堂课中学习到的知识,自己表现的不足以及自己明日的计划。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最后,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所以,学生互评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

(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后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一条明确的规定: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实施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表现,进而督促、纠正、诊断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后对学生给出反馈,指导学生应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终结性考试也是评价水平的重要方式,但是考试并不是评价的全部,教师需要避免使用考试分数来作为最终评价结果,只有通过结合终结性考试和日常过程性评价,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才能得出正确评价结论,促进学生水平的进步。

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应该随时随地地对学生实施评价教学,以此督促学生进步。此外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最终评价。比如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章节内容将语文课时进行分割,然后以时间为单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班会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耍做游戏,但是在班会的后半段时间内教师应该对学生本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奖状以及奖品,以此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其次教师可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点名,但要注意语气,并同样为其设置奖品,以此鼓励学生进行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教师就一定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为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加强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当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并将重点放在小学生的身上,确保其所评价的内容有助于小学生的发展,进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章师亚.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J].小學教学参考,2017(25)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对策研究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