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如何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2018-05-14 14:27刘文贤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民族地区

刘文贤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中,培养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本文深入研究了提升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策略,旨在通过研究传统文化结构,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促进高中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中教育;传统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世界范围内传统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强。因此,为了我国伟大民族的复兴,需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体现时代的价值。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动力,需要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我国教育部强调需进一步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辱感。除此之外,应加强高中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能力培养,使教师主动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的重担,从而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教学经验

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师应提升对传统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视度,民族地区具有自身的发展历史,教师应深入了解地区文化的发展过程,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才能够胜任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研究表明,很多教师虽然专注于本专业教学,但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深,需进一步加强综合素养。因此,我国教育部门需加强高中教师传统文化的建设,有序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训,培养传统文化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提升自身紧迫感,自觉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了解我国五千年历史、传统文化经典等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将传统文化学习作为乐趣,提升自身素养,积累更多优秀的文化知识。通过教师的深入学习,了解文化内涵,汲取先哲智慧结晶,完善自身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快速提取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教学技艺。

二、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度,提升综合素养

长期以来,对教师培养更多地侧重于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的认识度不高,导致现阶段,虽然很多教师专业能力较强,但是传统文化素养不高。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学科教师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教师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过程中,表现得缺少耐心和细心,这个问题并不是教师加强授课技巧和经验就能够解决的,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一些教师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无法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一些教师虽然了解传统文化表面意思,但是不能够精准地表达出来。如果高中教师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开展文化教学,学生也会不愿意学习,传统文化教学就失去其意义。众所周知,高中课堂教学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能够接触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師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理解,那么也很难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积极性。高中阶段是学生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步入社会前积累知识的阶段,如果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认同,那么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需要打破局面,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教师应积极地整理和搜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反复斟酌,了解文化的内涵,延伸知识,了解其真正的意思,理清教学思路。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将道德伦理、哲学理论等知识有效融入教学内容中,秉承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理解,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用简练的语言点拨学生,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精髓,以身作则,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升综合能力。

三、融入道德品质内容,积淀传统文化

在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特殊思维传统文化的优势,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在教学中融入道德品质知识,将传统德智礼义精华内容纳入其中,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在思想上指导教师观念和思维,从而影响教师行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传统文化教学途径,探寻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与现代教学模式相互融合。高中教师需正视传统文化内容,弘扬我国民族精神,理性地认识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深入思索,挖掘出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从而更好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中,应提升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度,加强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引入世界多元化知识内容的同时,融入民族特色的文化。教师应加强自身文化知识储备,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时俱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需求,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岱玲.浅谈思想品德教师如何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素养[J].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2017.

[2]林丽丽.浅谈提高中学历史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路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7X).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1199)。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民族地区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试论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