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开在生活中的花

2018-05-14 14:27岳丽王守彬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

岳丽 王守彬

【摘要】语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它更是根植于生活土壤。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这同样也是大势所趋。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鱼水关系。

【关键词】生活教育;生活作文;生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活语文,大势所趋

陶行知讲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生活可以看作是一部生动的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沃土、活泉;语文教育是对生活现象的研究,对生活范例的解读,对生活情感的体悟。语文教学与生活就像是鱼与水,在这个世界中,二者共同给学生以知识与精神滋养。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用平实的语言诉说了对北平故乡深沉真挚的爱,热烈的情感打动游子之心。为了实现此教学目的,我亲身示范讲述我自己的真实故事。当我讲到“远隔千里,一年半载……别人举家团员,我却只能独自在异乡大街上游逛而不敢抬头望月……”等动情处时,不仅我自己哽咽了,学生全都沉默了,甚至有的学生眼眶红了,而我的情绪也被学生所调动。因为是真实的生活感受,所以学生能够被迅速带入,而且能举一反三,把生活融入课堂,既丰富了教学,也加深了生活理解感悟。直触心灵的生活教育才是刻骨的语文精华。在学生的随笔中,有的人写自己家菜园似乎比城里的花园还漂亮,有的写家里遮荫的梧桐树比校园里的松树更动人,也有写寝室的姐妹亲如一家而勾起对家人的思念等,大体上掌握了课文《我心归去》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抒情方式,情感较为浓郁动人。从反馈中可以发现,学生易于接受生活化的启发式教学,而且情感丰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情感体验和情感理解。

二、生活作文,活水不涸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活。给学生渗透生活意识,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诗意地呈现生活情景,立足于生活,让作文“生”动起来、“活”跃起来。比如,写辛苦,可以让学生做一天家务或者到田间劳作一天进而去体会滋味;写环保,到公园、市场或者旅游景点去感受等。把生活感受变成你的想法,因为这想法源自生活,所以更易为人所接受。那么,写作有何难?教学有何不易? 现在,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是“构思难”“下笔难”,往往是“无话可说”。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现在一些教师只注重书本教材,学生与社会与生活脱节,固守“知识世界”,从而缺乏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远离了生活这股洪大的源泉,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僵化、学习潜力难以发挥。 例如,我们经常写的一个话题,“亲情”。这拿来当作文的话题,却是很难写出新意,大多数同学选择的素材陈旧老套,比如爸爸或者妈妈送雨衣、爷爷奶奶给講故事等。这些素材很难诠释“爱”的真谛,没有真情实感,就味同嚼蜡,看过生厌。

感受很深的是观摩一堂张邺心老师的《高三作文组织材料的思维训练》作文示范课。张老师在导入中就播放了一首情感动人的歌曲《时间都去哪了》,顿时,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因子都被调动起来了,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进入了情境。接着,张老师连续地追问“你的独一无二的亲情故事”,“独一无二”就强调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性,使学生逐渐地发现和感悟生活中的细微情感,思路不断地打开。这就是生活化教育,先营造一种生活氛围,让学生感受生活,感悟情感,从而获得“活”的知识,也可获得审美教育。这样,教师不再自说自演,学生也就成为写作训练中的主体感受者、构思者,还是真正的获益者。

三、生活阅读,升华思想

优秀作品何处来?为有生活取材多。作者从自身经历或者对他人生活观察,提炼故事情节,加上自己独有的艺术加工,最后呈现给读者既熟悉又新鲜的视觉盛宴。没有无根之水、无线之筝,生活才是阅读之魂,才是思想的升华之基。阅读生活的百态,就是感悟自己的生活世界,以此来促进你对生命、生活的理解,促使你更从容地迎接生活带给你的种种。最近,我的学生在读《平凡的世界》,我提示他们:仔细体会里面的苦难,你经历过的和你未经历过的,都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对生活有了怎样的认识。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她感动于书里面孙兰香的乖巧懂事,当孙家一家人慌乱哭作一团时,十三岁的小女孩兰香“悄悄提了个猪食桶,出去喂猪去了”。这个场景让她感同身受,父母在田地里奔波,奶奶全身心地照顾两岁的妹妹,她很小的时候就自己上下学和做家务,生活会促使一个人快速地成长,也更容易懂得生活的不易。其他同学对于书中人物的苦难生活都深表同情,也对里面孙少平和孙少安等坚强的人物表示敬佩,更多的是感恩时代与父母。

生活阅读,阅读生活,并不是一味地、刻意地在书中寻找生活的影子,而是自然而然地品味生活,品人生与社会,长我情思与智慧。经典不是高山流水,曲高和寡,为何一读就动情?因为你也会有类似的生活情景或感受,经过他人视角展示,会更加刺激你去审视自我,提升自我。语文阅读,是对生活的反省与珍视。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学习的场所,发展自我的场所。”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努力创设一种生活化的人文环境,我们的作文训练提升也应根植生活土壤,使学生在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舒适环境下学习、交流、表达,才能开出丰硕的花。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与语文千丝万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董青.让语文课堂成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J].成才之路,2009(35).

作者简介:岳丽,女,1988年生,山东寿光人,山东寿光现代中学教师;王守彬,1989年生,山东淄博人,山东寿光现代中学教师。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影响
卢梭与杜威的生活教育观的探析
构建和谐的“精神生长”要素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陶行知思想对当前幼教改革的启示探析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