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学生思维轨迹不断前行

2018-05-14 14:27牟楠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态语文本解读以读促写

牟楠

【摘要】原生态语文教学观呼唤语文课堂回到语文教学原点,通过对张玉新老师的原生态课堂进行细致观察,探寻语文学习规律。

【关键词】原生态;语文教学;学情;以读促写;文本解读;体态语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钱梦龙老先生在《我的教育观》一文中提出:“语文教学出现了‘失魂落魄的症状,语文教学中盲目追风,新课标倡导的师生平等对话也被引向一个极端,淡化乃至取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语文教学要回归它的本体,首先要把语文教学丢失的‘魂招回来。”而张玉新教授即是一位走在语文教育民族化道路上的践行者,他倡导的原生态教学不加雕饰,原汁原味,语文的民族化,就是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回到语文教学原点,着眼于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张玉新教授如此阐述其原生态教学观:“‘原生态的语文教学就是以生为本,让语文学习回归到其内在规律上来,在语文学习中启迪灵性,追求语文学习之道。”加入张玉新导师工作室以来,每一次聆听张玉新老师的课后都会受益良多,感触颇深,下面以张玉新老师的课例《背影》为例,再次还原原生态课堂的风采。

一、基于学情,有的放矢

基于学情的语文教学是需要充分研究和了解了自己面对的学生语文的现实水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思维的习惯和品质、阅读的兴趣倾向和能力、表达的能力和愿望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位每一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设计学习活动和师生互动环节……张玉新老师带给我们的这节原生态的课,一个重要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强调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的起点源于学情的分析。我们知道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是学情,根据学情选择的前提,是了解学情。但是学生的学情分析,如果不是具体到每篇课文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经验,基本上可以判断是无效的分析。张老师在这节课前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了“请你找出你认为本课应该掌握的生字难词工整地写在下面,并标上拼音”“请谈一谈你对本文作者朱自清有哪些了解”“诵读全篇,你是否喜欢这篇文章?为什么?”“请将你读不懂的地方写在下方空白处”四个问题。从问卷的反馈来看,所表达的“真实、父爱真切感人”“文章语言平实,文字浅显通顺”“文章细节生动感人”这样的一系列回答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预习的实效性。孩子们语文学习习惯良好,在预习阶段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这是一个长期习惯养成的结果,也是打开散文学习的一扇窗。王荣生教授指出:“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地方,使他读好。”但是我们知道要想把关注学情、了解学情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行为,仍然道阻且长。

二、以读带讲,入情入景

美国“新批评”派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中说:“每一个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的系列,从这个声音的系列里再生出意义。”“语音层面仍旧是产生意义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声音“构成了作品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背影》中所表达的情感言浅情深,想要在朴实自然的语言中读出蕴含的丰厚的底蕴和雅致的趣味,就是要通过反复诵读。只有在细细品读中才能将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进而深入体味文章丰富的内涵。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从音准到韵律再到情感的把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尤其是在对学生读《背影》中父亲的话时的诵读指导时,张老师带着对文本的体验,带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进行范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在聆听学生发言时给学生充满情感的回应,并且在适当时候把学生的答案进行重组。这样的朗读指导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绝不是放羊式的自由诵读。语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内隐学习,而语感的心理表征也就是内隐学习的产物——缄默知识。教师范读是教师对文章的成功的二度创作。

古人云:“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识其真味。”教师示范朗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进入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教师必须首先融之以情,而后才能读出感情。教师语音清晰、委婉悦耳、绘声绘色的范读“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这样就沟通了课文与师生的感情并产生共鸣,形成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意境,使审美的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的语言要注重情感性。

三、对话教学,收放自如

我们教师为了向课堂追求自认为的效率,在实现对话教学过程中只是追求一种表面化、形式上的热闹气氛,却忽视了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去领悟、实践、品味的重要环节,将大部分的宝贵教学时间花在脱离文本基础的师生双方、多边活动环节上。表面上看师生双方的活动较多,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也似乎得以落实,然而这背后隐藏的却是对新课标理念的一种片面理解。张老师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收放自如,“放”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探究、表达;“收”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信息进行必要处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有条理。张老师的“放”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疑问激趣上,(例子)很能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有很大帮助,持续的追问让学生挖掘出“流泪”背后的诸多深层内涵。所以让我看到,张老师的“放”是沿着启发诱导学生文本细读的路。在师生对话中,张老师极善捕捉学生阅读的闪光点,对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积极的响应,或纠正或补充,或过渡或总结,适时对于学生研读文本及时提升和拓展。这样的功力是建立在张老师对于文本的深入浅出,在于对学生学情的正确把握,更离不开“学生本位”的思想。

四、文本解读,以文解文

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上,许多老师面对散文也经常不知道该讲什么,往往出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忽略了语言的人文性、没有把语言和人物以及作者生命内在的情感和精神结合在一起解读,这些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真实的存在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存在于具体的语言当中,往往读懂了文字,却读不懂作者在特定语境中的情感,文本解读从何而谈。张老师的教学起点源于对学情的把握,在对学生学情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文情感的把握已经很成熟,因此张老师的教学侧重点放在对语言的赏析上,《背影》的语言朴实沉郁,却传递出浓浓的父子之情,张老师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味语言的时候,深入感悟“不完美”中的“美”,咀嚼出人生的真谛。《背影》中的父亲面对几近“家破人亡”的“惨淡”光景,他无力回天。他身材臃肿,步履蹒跚,他颓唐、啰嗦,这样一位父亲的形象与我们传统印象中的父亲高大、伟岸的硬汉形象不相吻合,但是恰恰是这样的不完美才能够衬托出人性中“美”的可贵,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正是这样平凡的“不完美”才让《背影》成为经典,深入人心,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需要带领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人生的缺憾,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这些处于人生低谷的“可怜人”,这不仅是美学原理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更是对于生活真谛的诠释。

五、体态语沟通,亲切和谐

体态语是人与人沟通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又容易忽略的问题。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师生始终都处于一个亲密的气氛中,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张老师的眼神都是那样和蔼,一个充满温情的微笑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鼓励,而是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语文味”课堂的营造,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

六、开拓思维,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中学习与兴趣的关系阐述是如此的精准张老师在这一课即将结束时对于朱自清先生的一番评论燃起学生继续研读的火把,并以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与喝茶的感受“汗毛孔都熨帖开来”作比喻,更为生动的让学生理解美文怡情的效果,这样的启迪不仅仅是为此篇文章的学习做结,更是为孩子们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尤其是张老师提到的《荷塘月色》:“全文就是那么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这句话,所有的文章描写、叙事都围绕着“不宁静”展开的,他又不说为什么不宁静,这就是他的妙处,所以朱自清先生是我们自“五四”以后开始,白话文以后非常成型的早期著名的作家。”这样一段话恰好把握住了阅读教学的有利时机,这样的兴趣点燃适合文本特点,是专題阅读的有效途径。张老师用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课堂阅读的欲望,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阅读欲望是学生阅读活动中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的内在动力。叶圣陶先生认为,如饥似渴的阅读欲望是阅读文本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体态语文本解读以读促写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初中英语教师体态语应用建议
初中英语教师体态语应用建议
跨文化交际中教师体态语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