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太秧歌传承主体发展与传承能力探究

2018-05-14 08:59王琼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先对祁太秧歌的起源进行了简单叙述,进而分别从人和秧歌这两种传承主体入手,对这两者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在打造品牌与创新发展等相关基础上,对提升祁太秧歌的传承能力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祁太秧歌;传承主体;发展现状;传承能力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疆土十分辽阔,不同的地理风貌造就了不同的人文风俗与民族文化。祁太秧歌是我国山西省优质的民间音乐剧种,其不但包含了独有的艺术魅力,还有着极高的人文价值,可以在丰富繁多的剧种中窥探出山西当地的人文历史发展历程。人和歌是祁太秧歌的关键传承主体,在时代的不断变换和发展过程中,这两者也经历过岁月的锤炼,以自己的能力将祁太秧歌完整地传承下来,进而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传进行了发扬与传承,保护了我国艺术的多样性与完整性。

一、祁太秧歌的起源

祁太秧歌也可以称之为太谷秧歌以及晋中秧歌,是一种起源和发展于山西晋中盆地祁县以及太谷周围县市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祁太秧歌最初起源于农耕生活,是伴随在田间地坎农活中的一种即兴而唱的民间小调,要追溯其历史时期可以落实到唐宋时期。唐宋时期,南方的竹马、旱船以及打花鼓等传到了北方,当地人民将这些外来的艺术方式融入到了秧歌中,以此构成了有歌有舞的“闹秧歌”。在社会不断变换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祁太秧歌这种民间小调逐渐融入了动作、舞蹈等元素,并且还融入了一些民间小故事小情节在里面。在明代之后分化成了以舞蹈为主要的过街秧歌,还有以说唱为主的地秧歌,之后又融入了南北民间小戏与曲调的精髓。在百余年之中,祁太秧歌一直以自己独有的风格被人民群众所传唱,是山西晋中地区水土、历史和文化所供养出来的优质文化产物,也是最朴素、最原生态的一种艺术形式。

祁太秧歌的主要功效是为了娱乐民间,是人们在劳作时的一种放松方式。而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祁太秧歌也逐渐展现出人生百态与时代的变迁,对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进行揭露。传统秧歌的曲调非常丰富,一个戏就是一个曲,没有板腔,故事很集中简单,角色不但有小生、小丑,个性十分鲜明。在五十年代中接入了弦乐伴奏,并对其中的打击鼓点进行了丰富,继而发展出一戏多曲的演出形式,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变的衬词与唱词,让曲调更加迷人。2006年,祁太秧歌被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选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祁太秧歌传承主体的发展

祁太秧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艺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国家对传统艺术的重视让祁太秧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山西当地也建设起大大小小的剧团。

(一)演唱者主体的发展

自祁太秧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祁太秧歌的演唱人也受到了重視,白美云等人凭着自己极强的表演能力获得了政府部门的肯定,同时白美云也被认定为国家级的传承人。除此之外,还有孙贵明以及董燕燕等人,被选为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祁太秧歌的主体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演唱人员,通过人的演唱让艺术被更多的人知晓,这是一种发扬艺术的主要方式,但是秧歌传承主体是一个群体,而被政府帮扶的艺人寥寥无几,并不能帮扶到所有的演唱艺人。在生活中依旧有很多艺人在秧歌舞台上演唱和传承。这些人主要是依附在一些组织中,其演出的平台基本是一些农村集市、人们的婚丧嫁娶等相关场地,演出的报酬靠角色、场地规模以及分工而决定。根据调查发现,和秧歌鼎盛时期相比,山西省当地的秧歌演出场次正在不断减少。在山西太谷县有三个私营的剧团,其演出的场次也在逐渐递减。演出场次的递减对演唱者来说是极其糟糕的,没有演出就没有收入,没有物质上的收获演唱者就很有可能为了生活而转行,这样也会间接影响祁太秧歌的发展。

(二)剧种本身的发展

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他性质的文化遗产传承人能够直接把自己的技术和技巧转换成为实体商品体现经济价值,以此获取经济利益。但是像祁太秧歌这类音乐性质的艺术产物,有着自身特有的地域性特征,起源和发展都只限制在农村地区。在社会结构不断变换和经济快速发展之下,农村人口逐渐向外流动,农村人口的数量也因此减少,导致看秧歌的观众也逐渐变少。秧歌若是离开农村往城市发展,如果没有进行创新的话必定会受到地域限制,毕竟每个地区的人群所接触到的艺术是不同的。祁太秧歌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需要演唱传承人坚持的热爱,要长期练习。在时代的发展之下,传承人还需要在保障祁太秧歌完整性的基础上融入更多新的艺术元素,这样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祁太秧歌。但是,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不管是传承人或者是秧歌戏曲本身,会在时代的发展中被消磨掉最初的魅力,进而导致祁太秧歌的传承主体受到很大的压力。

三、提升祁太秧歌传承能力的相关措施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太秧歌的发扬和传承十分重要。文化艺术的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更多新鲜的血液注入其中,这样才能够被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任何一个民间音乐文化都会随着环境和地域的变化而发展,祁太秧歌也是如此。秧歌起源于农村而服务于人们,所以传承人的创作一定要依据观众的审美变化而进行发展与创新。因此,在社会逐渐现代化的情况之下,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可贵,需要对其传承能力进行加强,以此保障我国艺术文化的完整。

(一)打造品牌文化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山西作为此战略涉及到的主要省份,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沿线国家与地区文化交流的载体。在艺术多元化的我国,祁太秧歌要想得到完整的保护与传承,就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艺术文化品牌,以此加深人们的印象。通过对祁太秧歌的传承,可以对当地原汁原味秧歌剧目进行挖掘,并且经过多媒体等相关方式对戏剧进行保存。祁太秧歌可以引进对商品品牌化以及包装的方式,向外界宣传自己的文化“名牌”,以此促使祁太秧歌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祁太秧歌中的历史故事以及名人典故相关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此创作出富有山西特色的经典剧目。还可以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戏剧品牌中,以此打造出祁太秧歌独自的品牌文化,并且构建出山西风格的品牌文化,进而促使祁太秧歌剧目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比如,可以在秧歌中融入助老爱幼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意义的内容,通过对主题和曲调的重新编制,近年在传承一些传统曲目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编曲目,如《孟母三迁》《姊妹易嫁》《福寿图》等。

(二)加强戏曲教育,合作发展

传统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保留了古典艺术与传统艺术最关键的部分。即便这些戏曲中还保留着一些封建时代的糟粕,但是其中最基础的忠孝礼仪等体现出了我国如今倡导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下年轻一代需要的素质。祁太秧歌虽然是一种地方性的戏曲,但是其歌舞悠长,灵动性极强。通过对戏曲的教育,可以将艺术和中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祁太秧歌具备更多的传承渠道和人。剧团的人可以编制一些中小学生喜欢的戏曲题材,定期到学校进行演出。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培养祁太秧歌的后继人才,当地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孩子有机会了解到更多的艺术,并且喜爱上这门艺术。年轻一代的学生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通过和大学生的合作实践也能够传承艺术。2017年7月份,我国矿业大学的大学生就到了山西进行实践学习,以“曲韵流芳之祁太秧歌”暑期社会实践团展开学习活动,并且制定了为期两周的“献礼十九大,传承文化瑰宝”主题。在活动过程中主要是以太谷县及其周边地区为主,经过对民众及艺人采访,和当地文化局沟通,这一行人录制秧歌视频,通过媒体与街头进行了相关的宣传活动。通过这次实践,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祁太秧歌的发展现状,和当地学校和文化局合作,宣传和引导人们对秧歌文化进行保护。

(三)打破传统,创造新形态

在社会经济市场运行之下,祁太秧歌要想进行发扬与传承,只是依靠政府部門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打造品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商业创作,将自身的特殊性融入到消费市场中,使用文化内涵对商品进行丰富。当前的人们处于一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碎片化的信息导致人们的娱乐方式出现了大的变化。人们在欣赏与了解传统剧目时难以适应剧目的演出节奏,当前人们的生活总被一些高科技围绕,手机和电脑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在这种情况下,祁太秧歌就需要对自身的艺术形式进行多样化,打破传统形式的限制,呈现出传统和时代的融合之美。比如,将祁太秧歌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制作成动画,让更多年龄阶层的人群进行了解和认知。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祁太秧歌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制作成毛绒玩具,也可以印制在书签或者是衣服上,然后通过旅游产业向外宣扬祁太秧歌,并且加深对山西文化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录制一些演唱视频,把视频放在网络上,以此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到山西了解祁太秧歌。

四、结语

戏曲艺术最终是为人服务的,若是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观看,戏曲艺术只能够像一些陶瓷瓦罐一样进入博物馆,其存在的价值仅仅只有作为研究使用。因此,要想保护和传承祁太秧歌此类文化艺术,就必须要扩大祁太秧歌的知名度,通过文化品牌的打造让更多的人知晓,还要对传承人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切实保留我国民族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1]马新媛,马艳锋.“祁太秧歌”数字化继承创新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的新思考[J].音乐创作, 2016(07):132.

[2]马新媛,王鹤.文化继承的包容与协作——祁太秧歌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创作,2016(10):147-149.

[3]张芳.祁太秧歌生存现状调查[J].戏友,2016(02):42-46.

作者简介:王琼(1980—),女,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