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民歌与山东民歌的异同比较

2018-05-14 08:59陈吉风刘卓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异同比较

陈吉风 刘卓

【摘要】山东与东北三省之间在历史上有多次人口流动的大迁移活动,两个地区由于人口流动的原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文化交流,使民歌在“闯关东”的人为活动中互相借鉴与融合,并共同发展,但还保留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供后人发现与欣赏。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东北民歌与山东民歌在音乐特征上的异同进行简要阐述,以器为该方面的音乐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东北民歌;山东民歌;比较;异同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东北民歌与山东民歌的——同

民歌包括号子、山歌、小调,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两个地区的山歌艺术发展较少,流传最多的民歌是小调,其次是号子。由于社会活动的变化,城镇经济的发展,使得民间艺人的职业得以更好地发展,小调就是民间艺人乐于传唱的艺术形式,小调艺术也在这种民间活动中得以滋养与发展。

由于山东与东北两地之间的移民关联,两地出现了很多名字相同但唱法上或者歌词上略有不同的民歌,如《五更》《绣兜兜》《叫五更》《盼五更》《绣花灯》《打秋千》《铺地锦》《绣灯笼》《纺棉花》《绣荷包》等。这些大都是山东省移民融入当地东北人生活中后,两地的音乐文化由于人们的交流以以汇聚和碰撞。比如说,东北民歌中有很多山东民歌的曲调与旋律,例如,东北民歌《打秋千》原是山东民歌,主要描绘的是在三月份打秋千的场景,但是由于东北天气的原因,三月份是不会有打秋千这一活动的,所以这首民歌就是山东移民与当地音乐文化交流后发展而成的。可以看出两地民歌的融合,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山东民歌中的旋律融入了东北民歌的旋律特征,产生了新形势的东北民歌;二是将山东传入的民歌融入原住民的音乐中。所以有时候这两种民歌形式在东北三省这片土地上真的难分你我。

山东民歌与东北民歌主要指的就是小调,二者均具有小调艺术的艺术特征性,小调一般都比较短小,传唱起来脍炙人口,歌词内容丰富,题材十分广阔,更多的描写了是百姓的生活与爱情故事,在传唱中可以根据场景与人物关系进行歌词的改变,在内容与情感上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使得民歌可以更好地进行发展以达到传播的作用。由于东北三省土地面积较大,山东移民在不同地方与当地的融合所产生的音乐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在东北地区,会出现较小的风格差异。山东民歌与东北民歌在调式方面均以徵调式为主调式,我国的其他民歌以其他音为主音是很常见的事情,在这两个地域的民歌中除了徵调式之外,宫调式用的最多,其次是羽调式,商和角调式是很少见的。其他地域传统民歌多用于五声调式,东北民歌与山东民歌在旋律音节上多用六声与七声,音乐更为丰富,更具有传唱性。在曲体结构上,山东民歌与东北民歌均以单乐段的分节歌形式为主,乐曲中的大小乐段差异很大,小的乐段可能只有八小节,大的乐段会有几十小节之多。演唱风格上都具有北方人性格的爽朗与开阔。

二、东北民歌与山东民歌的——异

(一)歌词语言上

两地民歌在歌词语言上有显著差异,都具有当地方言的特征,东北民歌中还融入了山东移民与当地人共同生活后产生的新的方言形式——胶辽官话,这些语言上的不同,都相应地体现在两地民歌歌词方面的处理形式上。

(二)在音乐创作处理上

在唱词方面,小调中一般都是以两句或四句构成一段的形式,但是山东民歌在这方面会出现三句为一段的形式构成,而且比东北民歌中出现的频率多;在歌词所传达的内容方面,东北民歌多为讲述官家、百姓的故事,抒发感情的歌词相对于山东民歌较少,因此山东民歌没有太多大篇幅的叙事性的唱词,所以在讲述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就较东北民歌简明了许多;在曲式结构上,由于两地人性格与气候的诸多原因,对同一事物所描写的段落与结构不尽相同,山东民歌短小精练,而东北民歌大多为“事无巨细”,结构段落相对山东民歌而言较为丰富;在音节上,东北民歌与山东民歌都较南方民歌而言多愿使用六声和七声调式,但在这两者中间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东北民歌比山东民歌使用六声、七声调式的情况多很多,并在六声调式中多使用加变宫的六声调式,在七声调式中变宫和清角同时出现的情况也比山东民歌出现的频率多;在调式转调上,山东民歌基本遵循主属功能之间的转调,而东北民歌就相对活跃一些,会出现二度、与三度的转调情况;在演唱腔体上,山东民歌在演唱方面多遵循传统民族歌曲腔体演唱方式,东北民歌演唱腔体多为二人转与民歌相互借鉴而成,相对给人更随和愉悦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國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陈吉风(1961—),男,吉林省长春市,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刘卓(1991—),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2016级)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异同比较
社会新闻报道与民生新闻报道的异同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