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内循环”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

2018-05-14 08:59邓黎娜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唱歌

【摘要】民族声乐作为一种艺术,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是一种大众都喜欢的艺术形式。其民族特性非常鲜明,生长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艺术生命力特别旺盛,唱歌的时候要选择一种理想的状态去唱,才会有比较好的音律和音色,有很好的感觉,表演扣人心弦,把好的呼吸当作基础,歌唱的动力是呼吸,所以,对呼吸的方法提出了“内循环”理念。

【关键词】民族声乐;唱歌;内循环;气息调节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一、解读“内循环”的概念

“内循环”演唱法要求演唱者在演唱中保持一个自然连贯的气息,产生特有的呼吸理念和气息与声音的转换技巧,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内循环”可以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撑,充分将体内气息转换调动并很好地运用起来,进而建立演唱者良性循环的气息,达到声音通透圆润的效果。而在此时,唱歌的人要保持一种循环往复的的状态,要让身体时刻保持轻松状态,这也是在民族声乐以及其他演唱领域的演唱者应该保持的一种最好的演唱状态。

二、内循环在民族声乐演唱时的作用实例

(一)体现出演唱的不同状态

在练习唱歌的时候,按照每个歌唱者歌唱的状态的不同,可以把‘U的母音加上一个辅音节变为‘nu或者“mu”进行演唱,这样可以达到吐字圆润清晰的效果。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内循环进行合理的气息调整和呼吸,能够打开演唱者的喉咙并且将演唱者的声音集中起来,还可以结合演唱者的外在形态体现将歌唱中的不同状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使得演唱者能够紧跟音乐的节奏,根据节奏表达民族声乐流露的感情,起到扣人心弦、感染观众的作用。

(二)把“气”变成“声”

通过对“内循环”的熟练掌握,可以帮助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把“气”转换成“声”,练习者在初学阶段,可以在嘴前放置纸条的方法来体会和感受气体的流动,男生发“mi”的母音,而女生发“wu”的母音,这样能够比较容易找到感觉,将气息变成声音。要求学习者保持轻松的状态,调整好呼吸,保持气息自然的流动,可以发现在演唱的过程中气息的流动,并且靠气息的流动来支撑声音。通过这种“内循环”的方法可以将气息转换成声音,美化演唱者的发声,让演唱者吐字清晰、圆润,增强民族声乐的美感。

(三)保持演唱者平稳、自然的演唱效果

演唱者通过平时对“内循环”演唱法的练习,可以稳定演唱者紧张的情绪,保持演唱者轻松自然的状态,有利于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保持声音的平稳、流畅,防止颤音、走音、跑调的现象出现,可以起到很好的演唱效果。这种通过对演唱者气息长时间调整练习的技巧,可使演唱者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有很好的表现,可以清晰、自然地表达和流露出演唱者所演唱的民族声乐所独具的思想感情和民族情怀。

三、“内循环”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民族声乐中

(一)把握“内循环”的基本技巧

“内循环”演唱法需要演唱者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和体会,掌握发声的规律,将气息流畅连贯地转换成声音,学习者应当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多练、多体会“内循环”的要求和技巧,需要学习者不断地练习,通过长时间不间断的练习积累气息调整和气息运用的方法,最后才能够达到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内循环”方式呼吸的境界。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要将“内循环”呼吸法练成一种习惯,无论在何种场合的演唱中都能很自然地让气息在声道中进行上下贯通、自由运动,并且时刻保持放松的演唱状态,才能达到理想的民族声乐演唱效果。

(二)学习者可以通过日常的小动作提高“内循环”功力

学习者日常可以保持站立的姿势,一只手放在小肚子上,然后张嘴呼吸,吸气时小腹会慢慢鼓起,吐气时小腹会慢慢回收,在过程中保持肩部平稳,只是小腹部在运动,这样可以促进演唱者进行腹式呼吸、气沉丹田。学习者也可以使用小道具进行呼吸练习,撕下一条长方形面巾纸,放在嘴前进行上述的呼气、吐气练习,这样可以感受到气流的流动。演唱者可以通过這种方法提高对“内循环”的应用技巧,对气息的调整能够有很好的掌握,练好扎实的腹式呼吸的功底。

经过实践证实,内循环把“U”通道当成了基础,如果从“U通道”当中脱离出来的话,那么,内循环就是一个空架子。演唱者通过内循环进行呼吸调整,正确地运用气息,可以使演唱圆润、持久,更富有穿透力和亲和力,再通过演唱者与外形相结合,演唱就能流露出丰富的情感,使得民族声乐更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必然让民族声乐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殷子晴.辽宁民族声乐理论建设十年(2000—2009)[J].艺术研究,2012(04).

作者简介:邓黎娜(1982—),女,辽宁朝阳,蒙古族,现任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中级,高校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方向。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唱歌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唱歌猪
会唱歌的小路
不会唱歌的蝉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一只大狼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