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云水间壶”的文化与意境

2018-05-14 12:07鲍曙岩
江苏陶瓷 2018年2期
关键词:紫砂意境文化

鲍曙岩

摘 要 紫砂茶具之所以深受大众喜欢,与其文化价值息息相关。紫砂壶与饮茶文化的结合,加上传统茶文化中的一些文化意蕴与审美观念的积淀,自然成就了紫砂壶的文化与思想境界。

关键词 紫砂;云水间壶;文化;意境

紫砂陶艺是文人审美与工匠技艺在一定高度上的完美结合,当今的紫砂界发展前景广阔,设计者和制作者以前是分开的,现在的制壶藝人本身都具备着一定的文化素质,这是紫砂发展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提升了紫砂艺术的文化意境。现在的紫砂审美已超越了饮茶的基本功能,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结合的体现。这款紫砂“云水间壶”(见图1),就是文化与意境交融的典范之作。

1 紫砂“云水间壶”的造型

紫砂“云水间壶”简中传神、格律严谨,做工精致。壶器以方形为壶身,线条流畅,与四面交接之处刻画精准、转角自然;壶腹有宽腰线,使壶器敦厚而稳重;盖面平整,其上有如意壶钮,使整器看起来端正而美观;盖面上有方形提梁,而壶流形如流水,为端正而严肃的壶型增添了不少生动。

细看“云水间壶”,似有一定弧度,实则为四方型器,线条方中带圆。从壶把、壶流到壶肩都带有一定的弧度,弧线为紫砂“云水间壶”增添了一份动感,有一种柔中带韧的美,就像人体一样骨肉匀亭,这才是最健康,也是最美的。

总而言之,紫砂“云水间壶”的造型简练、含蕴,不缀繁琐。俯视这款紫砂“云水间壶”,壶把与壶嘴也呈四方状,四方拱形的提梁壶把线条流畅婉转。而提梁壶把与壶肩的如意纹装饰令人惊叹,在这一款小小的壶器上,竟然能够鬼斧神工地彩绘出了如此美丽动人的纹饰来。提梁壶把的如意纹为云朵状,而壶肩的如意纹为回形纹,两者互相映衬,十分美丽。

2 紫砂“云水间壶”的装饰及其意境

紫砂“云水间壶”的装饰十分特别,从壶盖到提梁壶把上面均采用了描金如意纹。这些如意纹首尾相连,远远望去就像水云间飘渺而悠然。摇渡红尘深深处,相遇云水间。心似莲花,情思缠绵。独立此岸,秋水,楚楚望穿。盼,花好月圆。海天之恋,相守难。泛舟红尘深深处,飘荡云水间。岁月静好,花开无声。暗香盈袖,情意满城。梅雨绵绵,爱如雨线,丝丝连连,牵挂天上人间。寻觅红尘深深处,结缘云水间。情爱飘渺,云雾升腾。远山尽处,人去楼空。独自飘泊,苍茫天宇中。前世相约,今生相逢。擦肩而过的瞬间,心柔柔地痛。飘然红尘深深处,相忘云水间。柳絮飘飞,蝶去花残。心语呢喃,落花无眠。人海沉浮,梦中辗转。风吹云飘过,独抚瑶琴声声错。奈何无桥过,天涯咫尺客。守候红尘深深处,相盼云水间。情已无声,爱已无言。痴痴等,痴痴盼。梦依然,心依然。前尘后世,此岸彼岸。遥遥无期,度日如年。夕阳燃尽,落霞满天。游荡红尘深深处,相望云水间。花开花谢,似水流年。生命之旅,匆匆错失。错过你,错过最美花季,错过一生情感,与谁相依?好想陪你,走一程悠扬的心旅。悠然红尘深深处,相守云水间。你,远远地等,远远地看。守候,落英缤纷,枫叶红遍。而我,独自穿越这雨季。诗意成行,湿意成篇。情路茫茫,漫长忧伤。一袭微风,抖落花间凝露。心碎一地,落寞惆怅。回眸一笑,深情相约,望紫砂“云水间壶”,等你云水间。

3 结 语

茶,一直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茶也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也不光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接受文化意境的熏陶。紫砂“云水间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水云意境,符合了中国文人的审美理念,故而散发出诗意一样的光芒。

参 考 文 献

[1]赵曦鹏.论传统的吉祥理念在紫砂“碧彩琉云壶”中的体现[J].江苏陶瓷,2015(2):37-38.

[2]周志新.天圆地方聚八方——“八方聚福壶”创作谈[J].江苏陶瓷,2012(2):30.

猜你喜欢
紫砂意境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春色满园
谁远谁近?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一朵花的意境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