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木兰壶”的楚文化元素

2018-05-14 12:07朱新洪
江苏陶瓷 2018年2期
关键词:楚文化造型紫砂

朱新洪

摘 要 喝茶健身是茶道的修身法则,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其文化的深刻内涵为颐养性情。茶道之中,有凤点头、百鸟朝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妙语,婉约动人,令人叹服。几巡清茶下来,轻饮、赏壶、怀古,这些活动无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折射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紫砂“木兰壶”作为楚文化的载体,以木兰树为造型,彰显着独特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 木兰壶;紫砂;楚文化;造型

紫砂作品潜在的精、气、神与韵,诉说着艺人的人生阅历、生活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当代的紫砂艺人大多数以“师法古人越古人”为内在的精神动力,将传统的造型、严谨的制作技巧结合,一生钻研,并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在追求作品秀丽多姿而傲视群雄的同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作品风格。今天,紫砂传世之作迭出,静中求动、繁中求简的古朴之风迎面而来,一种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处世哲学在紫砂作品中呼之欲出,并体现出玩味人生、追求情趣的艺术效果。这款紫砂“木兰壶”(见图1)以木兰树为造型,陶刻的内容“朝飲木兰之坠露兮、夕歺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長顑颔亦何伤。”反映了楚文化独特的精神世界,作品值得探讨。

1 紫砂“木兰壶”的造型

紫砂“木兰壶”色泽润朴、造型高雅,壶型为圆盘相扣的形状;壶器的壶钮、壶把和壶流吸取了木兰枝的形状,弯曲自然、纹理清晰;壶把圆而细,提握舒适,如用手指压住壶盖更无跌落之忧;壶钮形似圆扣,立于盖面之上;壶身扁圆而矮,视觉上,壶身与圆扣形状的壶钮产生对比,空间上具有虚实均衡的效果。壶腹上刻绘着《离骚》的句子:“朝飲木兰之坠露兮、夕歺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長顑颔亦何伤。”

2 紫砂“木蘭壶”的楚文化

楚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楚国的先民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推进楚文化的发展。从文化的属性来看,楚文明保留了中原姬周文明的特色,也汲取了少量蛮夷文化的特征。沿着整个楚文明始于模仿,然后产生文化的变化,最终在开拓的道路上前进。这款紫砂“木兰壶”刻绘的《离骚》诗句,正是楚文化的鲜明写照。意思是:我早上饮了木兰坠下的露水,晚上吃着秋菊落下的花瓣。只要我的情感美好专一,即便是长期面黄肌瘦,也不必伤叹。这两句生动反映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专一情感。同理,制作紫砂壶,只要用心经营,不求快,慢慢来,坚持不懈,终有一日能制成理想的作品。

3 紫砂“木兰壶”的寓意

紫砂“木兰壶”的壶钮、壶把和壶流以木兰树为造型,吸取了木兰枝的形状,不但弯曲自然、纹理清晰,而且寓意深刻。紫砂“木兰壶”向我们讲述了巾帼英雄花木兰男扮女装,替父从军十二载的故事。壶身下部如同飘逸柔和的裙裾在风中摇摆,似是在讲述木兰女儿身的事实。壶盖上的红缨、壶颈上领结,是木兰从军时的飒爽英姿。“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待到凯旋归来,木兰仍是没有忘记当初的心愿,眷恋着自己的家园。这种对祖国衷心不二的态度,也是一种感情上的专一。

4 结 论

紫砂“木兰壶”不论是外在的造型,还是内涵的寓意,都是精益求精的。此壶就像宜兴紫砂陶苑中的一朵向阳花,正旭日东升。对于紫砂艺术,每个从业者都有着异于他人的理解和感悟,紫砂“木兰壶”也呈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且通过造型的塑造,将楚文化与“木兰从军”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这种纯粹的感情与思想,才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地为国、为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楚文化造型紫砂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浅析楚文化中的丝绸植物纹样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