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古韵瓶”的装饰艺术

2018-05-14 12:07周钧林
江苏陶瓷 2018年2期
关键词:紫砂艺术性装饰

周钧林

摘 要 紫砂陶的装饰是为了丰富原来的造型,使原来的器皿变得更加美观。因而,紫砂陶装饰具有美术特征显得十分必要。装饰对紫砂陶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使紫砂艺术更有品味。

关键词 装饰;古韵瓶;艺术性;紫砂

宜兴紫砂陶的艺术价值,除了自身泥料的独特以外,还在于装饰展现的艺术魅力。宜兴紫砂始于北宋时期,兴盛于明清,至今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明清时期文人画的兴起,推动了中国紫砂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紫砂陶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有泥绘、陶刻、彩绘、捏塑、镶嵌、贴花、调砂等等,单镶嵌这种技艺就有螺钿、釉珠、镶嵌瓷珠、玉石镶嵌、色泥镶嵌、金银丝镶嵌等等,丰富多姿。泥绘是用紫砂泥浆堆绘于壶坯上,形成山石、花草以及人物等形象;印板是把所需要的装饰图案刻在以石、木、陶等为材质的一块平板上。在紫砂陶的装饰上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应起到增加艺术价值的作用。现以紫砂“古韵瓶”(见图1)为例,谈谈宜兴紫砂陶的装饰艺术。

1 紫砂“古韵瓶”的造型及其刻绘

紫砂“古韵瓶”为四方长条造型,稳重而平实,瓶颈短而精致,整体比例协调。紫砂“古韵瓶”以黑色为底,典雅大方,圆瓶口的线条流畅,给人一种柔和之美。

紫砂“古韵瓶”的瓶身刻绘四幅图,古韵味十足。正面刻绘苏东坡于竹林、月下吟诗的情景,背面刻绘锦鸡傲立山石之上,迎风啼叫的情景,身前有柳叶轻抚,身后有牡丹呈祥,这两幅刻绘的画面搭配起来耐人寻味,令人感叹生命的丰富多彩,感叹人生的阴晴圆缺。

2 紫砂“古韵瓶”的诗词刻绘装饰

紫砂“古韵瓶”的刻绘装饰不仅有人物、风景,还有瓶身左右两侧的诗词。左侧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回忆当年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艰难。右侧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由于参与了“永贞革新”,此后被贬永州,他的一腔抱负化为烟云,承受着政治上沉重打击之后的柳宗元便开始寄情于异乡山水,但是金子总會发光,在这期间,柳宗元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这两首诗皆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不容易,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常有,而好心情不常有。紫砂“古韵瓶”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渔翁》、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愤》表达了人生的诸多烦恼。也正是人生有诸多的不快,才显得苏东坡于竹林、月下吟诗,以及锦鸡傲立山石之上、迎风啼叫的可贵,由此道出了紫砂“古韵瓶”的古韵悠悠与人生常态。

3 结 论

紫砂陶器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其技艺特征、传统文化内涵、生存空间等方面,到现在仍呈现良好的状态。如何传承这一优秀的民间手工技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这件紫砂“古韵瓶”展示了陶艺的文化魅力主要是通过造型、装饰起作用的,也给当代的紫砂从业者指出一条发展紫砂艺术的正确道路。

参 考 文 献

[1]沈华军.浅谈紫砂壶艺的传承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11):61.

[2]周伟伟.唯有继承,才能创新——谈紫砂传统文化在当今盛世中的发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6):60-61.

猜你喜欢
紫砂艺术性装饰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DIY装饰沙漏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DIY节日装饰家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
紫砂雕塑的艺术表现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