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坚韧壶”的精神内涵

2018-05-14 12:07邵毓芬
江苏陶瓷 2018年2期
关键词:精神内涵紫砂

邵毓芬

摘 要 自从明代以来,宜兴紫砂壶一直广受茶客们的偏爱与追捧。紫砂壶是一種文化含量很高的艺术品,它实现了家用日常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紫砂文化扎根于民间、崇尚自然,紫砂艺人胸襟开阔、海纳百川,也从中获得灵感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紫砂壶器造型。

关键词 紫砂;坚韧壶;精神内涵

紫砂壶无论从材质、造型、工艺、装饰,还是从艺术品位上看,都给人一种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与艺术震撼。紫砂壶内在的精、气、神、韵折射出了制壶艺人的生活情趣、人生阅历与鲜明的创作个性。紫砂作品承上启下,传师授艺,为今天的紫砂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石。艺人们的传世之作精品迭出,古朴之风迎面而来,一种大智若愚的处世哲学在作品中呼之欲出。还有的紫砂作品体现出玩味人生、追求情趣的艺术效果。这款紫砂“坚韧壶”(见图1)正是以自然界中的竹子为载体,作品的传神反映了壶器坚韧的精神世界。

1 紫砂“坚韧壶”的造型特点

紫砂“坚韧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倾斜的壶身可感觉到竹的灵气,弯曲的竹枝为壶把,曲卷翻动的势与度恰到火候,一根竹枝从壶把底部蔓延而出,实乃画龙点睛之笔,尽显高风亮节之意;壶钮为双扣的圆环,实用而美观;壶嘴也为竹段造型,与整器呼应自然。创作此壶决不是延习古作,简单模仿,而是力尽在壶器的适度变形中传达坚韧不拔的精神美。在提炼紫砂“坚韧壶”的品位和格调时,遵循“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创作准则,使壶器飘逸洒脱,以体现高风亮节的精神内涵。

2 紫砂“坚韧壶”的精神内涵

紫砂“坚韧壶”崇尚自然、取法自然,彰显竹林的自然之风。每当微风吹拂竹林之际,轻轻闭目,认真倾听来自竹林深处的声响,逍遥、愉悦之时想象着竹子簇拥生长的凝聚力,以及挺拨向上的生命力,使人不由得重新审视紫砂“坚韧壶”。对于整天忙于工作和应酬的人来说,偶尔来到竹林,使用这把紫砂“坚韧壶”泡一壶清茶,欣赏园区的竹林美景,领略竹子的风格,反思竹子精神,惬意自得。竹子空心,象征人的谦虚品格;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的外表,象征着君子的翩翩风度;竹子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而竹梢拔高,强顶风雪,偃而犹起,比喻凌云有志、高风亮节。竹子的品德高尚而不俗,生而有节,被视为一种气节的象征。唐代诗人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郎咏竹》)。竹子淡泊、清高、正直,符合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元代诗人杨载《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竹早已超越物质层面而具有了更多精神上的价值,有着“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的美德,也有“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的意境。竹子清丽而淡雅,超凡脱俗。竹的一生朴实无华,竿竿挺直,虚心有节,独具神韵。紫砂“坚韧壶”的竹子造型由此升华到人的崇高精神。“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这几句诗是郑板桥对竹子最形象的赞美。当我们再一次行进在枝繁叶茂的竹林之间时,对竹子质朴而高雅的品质油然而生敬意,对竹子的凝聚力、穿透力和生命力有了新的理解,也理解了紫砂“坚韧壶”的沉稳、踏实、谦和的品质。

3 结 论

自古以来,喝茶健身是茶道的修身法则,然其文化内涵为养性。水有平静如镜之态,摄人魂魄;水也有汹涌澎湃之势,以及气吞山河之状。而紫砂壶的制作秉承了茶文化的审美内涵,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洗涤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紫砂“坚韧壶”作为体现“竹”文化的载体,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品位,此壶值得收藏。

参 考 文 献

[1]沈华军.浅谈紫砂壶艺的传承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11):61.

[2]顾晓彬.《铺砂提梁》的格调及艺术魅力[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2):110.

猜你喜欢
精神内涵紫砂
浅析紫砂“将军壶”的形韵气质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舞台灯光的“光语效应”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
紫砂文化与文化紫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
《读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