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生悠境

2018-05-14 12:07范晨
江苏陶瓷 2018年2期
关键词:禅意佛系紫砂壶

范晨

改革开放30多年,工业浪潮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紫砂壶作为手工制品成为信息时代的一朵奇葩,由传统的粗陶实用器变为实用、收藏价值兼具的艺术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流传海外,并受到重视和喜爱。紫砂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发展广受关注,更应引起紫砂爱好者的足够重视。

1 造型设计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比拟的。此把“禅意提梁壶”(见图1)是典型的光器,整壶壶身为扁球形,圆润饱满、线条流畅;壶盖为压盖、略微鼓起,与壶身融为一体;扁珠钮与壶身相互协调,构成大圆小圆组合的层次感;肩部过渡自然平缓,表现出饱满的张力和气势;提梁从肩部顺势而起,与壶身相连接的根部转角流畅、小巧婉转、渐次过渡,提梁柔和的弧线呈现出一种优雅灵动之美,与壶身构成完美的对称,比例严谨,似中流砥柱,给人气定神闲之感,舒缓的线条与造型呈现出婉约舒畅之美;壶嘴为三弯流,胥出自然、注水流畅,断口收敛干净利落,看似憨厚素朴却不失灵巧;足底为平底,整壶造型敦厚,曲线流畅,气韵静穆舒雅,采用原矿段泥所制,段泥温润清雅的色泽与整壶相辅相成,给人有条不紊、自由舒畅之感。

“禅意提梁壶”虽为传统几何器型,却不拘泥于陈式,各部位搭配自然和谐,身、盖、流、把的过渡极为顺畅协调,挺括而丰满的造型、沉稳而含蓄的色调,构成了“华风器度”的整体形象效果,既古拙沉稳,又不失轻盈灵动,犹如穿越时空,蕴含着一股乾坤之气。与此同时,古韵与现代气息并具的造型中融入了陶刻装饰,壶身的古体字一笔一划抑扬顿挫,极为注重力道与美感,干净利落又具厚重的历史韵味,不仅优化了装饰美感,更文风显然,完美地呼应了主题,拱托出整壶的人文效果,可谓“华风器度古今韵,壶里曼妙有乾坤”。

2 文化内涵

一代紫砂泰斗顾景舟曾言:“无文化者得我技,有文化者得我艺”。匠与艺,高原与高峰,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一步之遥,在这个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时代,从匠到艺,从高原过渡到高峰,文化是点睛之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百家争鸣、三教并行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革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繁荣,儒、释、道三者始终贯穿其中。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农村,进入人满为患的大城市,社會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加大,这种情况下,讲究“顺其自然”的禅意文化便深入人心,与寄托着怀旧情绪的紫砂壶相融合,成为人们穿越时空的寄托、心灵暂时的栖居地。“禅意提梁壶”所蕴含的深意便是当下人们所追求的精致简单的慢生活,即多一点品味、多一点感受,少一点执着、少一点欲望,也就是当下所流行的“佛系生活”。茶禅本一味,“禅意提梁壶”所承载的是中国传统佛教文化,而这种文化又与当下人们的精神追求一脉相承。它所倡导的“佛系生活”并不是避世厌世、逃避世间,而是修身修心,修于生活之中,让人保持心灵安宁、宽容,有一个平静安全、身心健康的积极生活态度。

3 总 结

只有把紫砂壶变成有艺术生命的载体,才能使之富有传承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富有精神力的器物不是机械复制,正如德国享誉中外的朗格手表和莱卡相机,无一不是以无与伦比的精湛技术和高水准的完美手工制胜,何况作为传统手工艺品的紫砂壶,走在推陈出新的创作之路上,我们亦不能忽略其最深刻的本质——手工。身为传统手艺人,必须重视自己的手上功夫,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与此同时,也应与时俱进,为自己的作品注入时代精神。

猜你喜欢
禅意佛系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法系妈&佛系爸
乐在紫砂壶
平天湖,禅意的水
“佛系”掩盖了什么?
禅意少年
佛系
佛系青年(双语加油站)
泡壶
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