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扬琴演奏技巧的流变

2018-05-14 08:59武迪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扬琴演奏

【摘要】扬琴由波斯传入我国已400余年,经过与中原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扬琴已成为中国民族乐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建国之前、建国之后两段历史时期,就扬琴的演奏技巧从单竹、齐竹、轮竹、抹滑、双跳、抓弦及连跳等几方面论述演奏技法的发展与演变。

【关键词】扬琴;演奏;技巧;民族乐器;交流融合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传统音乐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广积厚纳,发展演变。

扬琴的发展亦是如此。扬琴是在明末清初从海上传入中国的,早期被叫做“洋琴”“铁线琴”或“打琴”,后来出现外型似蝴蝶的双翅,又被称作“蝴蝶琴”。

扬琴在与中原文化不断的交流融合中,传统扬琴在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品的表现上明显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严重限制了新作品的构思和创作。我国的扬琴演奏家和工艺大师们在继承传统扬琴形制的基础之上,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经验,对扬琴的形制以及音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使其音色更加通透,更加适应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的演奏。

随着扬琴乐器本身的改进,扬琴音乐的创作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扬琴作品从此不仅仅是由演奏家进行创作,一些专业的作曲家也加入了扬琴音乐创作的行列。在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下,扬琴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体现出新的活力,使得扬琴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乐器改革和作品的多元化为扬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使得扬琴演奏技法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建国之前扬琴的演奏技法

在建国之前,扬琴艺术发展依靠的是吸收各地民间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及风格从而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这样的传统发展模式将我国的扬琴艺术发展为多种流派,其中以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东北扬琴和四川扬琴的影响最为广泛。

(一)单竹类

单竹,即用两支琴竹交替演奏,是最基本的击奏动作,也是扬琴演奏的基础,包括连打音、衬音,坐音等。

以广东音乐扬琴曲《雨打芭蕉》为例,该曲是汤凯旋根据广东民间音乐整理改编而成,是广东音乐的名曲,有很典型的广东地方音乐风格,以慢起渐快的自由句开头,细腻委婉,装饰华丽,生动地表现了蕉林细雨飘洒、暴雨倾盆、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象。乐曲以单竹演奏为主,充分发挥单竹法演奏技巧,将雨点拍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齐竹类

齐竹是同时击弦发出的双音,也叫和音。扬琴上常用的是八度、五度、四度、三度和音等。

以江南丝竹扬琴代表曲《欢乐歌》为例,此曲是项祖华根据江南丝竹扬琴的经典曲目之一,曲调细腻、秀雅流畅,八度双音的设计使乐曲在演奏时音色更为饱满,充分体现了江南丝竹润饰加花的特点。乐曲以齐竹演奏为主,充分发挥齐竹法演奏技巧,将乐曲情绪逐渐加强,重点突出江南丝竹音乐的民间特点。

(三)轮竹类

双竹在一个音上或者是两三个音上快速交替击弦叫轮竹,这种技法也被称为“密打”。

以四川揚琴代表曲《将军令》为例。这首著名的四川扬琴曲牌,根据李德才的演奏谱整理而成,生动地描绘出武将上场及战斗场面。散板以轮竹模仿擂鼓道锣,吹打齐鸣的宏大声势开场,体现出将军的宏大气魄。乐曲以轮竹演奏为主,充分发挥轮竹法演奏技巧,表现了将士们驰骋战场,威武雄壮的气概。

二、1949年之后扬琴演奏技法的发展

1949年以后,随着专业作曲家加入到扬琴音乐的创作中,改变了扬琴音乐由演奏家单一创作的局面,并且在专业音乐学院中设立了专业的扬琴课程,将扬琴音乐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随着乐曲的复杂化、专业化,演奏技法也随之得以发展。

(一)原有技法的发展

在众多扬琴演奏技法中,单竹、齐竹和轮竹一直是扬琴最基本的演奏技法,它们既是基础又是重中之重,在现代扬琴演奏阶段这三种技法都获得了新的发展。

1.单竹类

现代单竹演奏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从运竹方式、音位跳跃、复杂的节奏和与其他技巧的巧妙配合等方面来体现的。

以乐曲《海燕》为例,该曲是韩志明创作的一首技术难度较大的扬琴曲,快板段中的单音不再仅仅局限于五声音阶内的音程,而是采取了西洋乐曲中的半音,利用音程间的变化表现了海燕在狂风暴雨中与风浪搏斗的生动情景。由于音程之间跨越大、速度快,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保证所有的十六分音符要清晰而有流动性。乐曲以单竹演奏为主,充分发挥单竹法演奏技巧,表现出海燕在狂风暴雨中与风浪搏斗及怡然翱翔的生动情景。

2.齐竹类

在现代扬琴演奏技巧中,双竹双音的技巧使乐曲在表现力上更上一层楼,随之难度也大大加强。

以《木兰辞变奏曲》为例,该曲是高龙根据民间流传的歌曲《木兰词》改编而成,采用变奏曲式,表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奋勇抗敌的英雄气概。这段双音连续的快速演奏段,以四度、五度音程为主,六度音程为辅,声部对比极速而下,力度强劲,节奏鲜明,体现出齐竹在现代扬琴演奏中的地位向深层次发展。乐曲以齐竹演奏为主,充分发挥齐竹法演奏技巧,将木兰内心的情绪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使扬琴拥有更丰富的音色表现力,单竹双音的技巧被开发出来。单竹双音是现代扬琴演奏中对双音技巧的又一探索运用,一支琴竹在两个音的交叉点上进行演奏, 得到的和音效果,再加上另外一支琴竹,就可以演奏出类似西方音乐中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三和弦给扬琴音乐添加了丰富的和声色彩,同时在音乐的张力上也有显著的增强。同时,扬琴艺术家们对这一技巧的探索并未停止,音乐家们巧妙地在每只琴键上又各加了一个竹头, 发明了“双音竹”,只需要一只琴键,就可以奏出双音。

3.轮竹类

1949年以后轮竹可分为两类:一类双竹轮竹,一类用双声部轮竹。

双竹轮音,又称双音轮音,是指双竹在两个音上同时轮动。在传统曲目中很少将长时值、持续的双竹轮竹作为独立的一段呈现,现代扬琴演奏中加入了双竹轮竹的独立段落,成为常见的演奏技法。

以《映山红》为例,该曲是桂习礼根据傅庚辰作曲的歌曲改编而成的扬琴独奏曲。乐曲以江西名歌和采茶戏曲牌为素材,将主题以双竹轮竹的形式出现,感情较单声部更为突出,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乐曲以双竹轮竹演奏为主,充分发挥双竹轮竹法演奏技巧,表达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胜利的向往。

双声部轮竹,是轮竹艺术发展的新形式之一,分为左手单竹轮竹和右手单竹轮竹。左手单轮轮竹被广泛使用。左手演奏轮音,右手配合分解和弦等技巧,增强了音乐的层次感。

以《紅河的春天》为例,该作品是刘希胜、李航涛以彝族“杂弦”和“四腔”民间歌舞音调为素材而创作的,本段通过甜美的歌调和轻快活泼的节奏,描写了秀美的山河和彝族人民的生活风貌。乐曲以双声部轮竹演奏为主,充分发挥双声部轮竹法演奏技巧,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喜爱。

(二)新技法的出现

扬琴形制的特点给正处于上升期的扬琴艺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激发了老一辈艺术家想要改变这一局面的动力,他们借鉴了古筝、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手法,结合扬琴自身特点,发展出一系列新的演奏技法。

1.滑抹

扬琴的滑抹音技法是郑宝恒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创造的。在民族弹拨乐器中,唯有扬琴在演奏韵味浓郁、委婉圆润的旋律时,显得力不从心。扬琴的滑抹音技法通过扬琴滑音指套和钢丝拨子在扬琴上演奏某些慢板抒情、婉转如歌、民族韵味较强的作品时即可奏出像古筝压音、琵琶推拉弦、二胡滑抹揉弦等效果,同时还可以模仿鸟叫声、风声等特技效果,增强了扬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竹林涌翠》为例,该曲是项祖华创作的一首扬琴曲。乐曲以傣族音乐为素材,加入了滑抹音技巧,使得乐曲更具韵味。乐曲以抹滑演奏为主,充分发挥抹滑演奏技巧,描绘了云南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2.双跳

双跳分为左手双跳和右手双跳及左右手交替的双跳三种,便于音程较远时的快速演奏。

以《海峡音诗》为例。《海峡音诗》为同名扬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宝岛”,复二部曲式的第一主题,以清新亮丽的旋律,纵横交错的织体,描绘台湾宝岛绰约的风姿,美称海峡璀璨的明珠;第二主题以明快激越的曲调,跌宕多变的节奏,表现台湾人民的勤劳、乐观、进取的性格。乐曲以双跳演奏为主,充分发挥双跳演奏技巧,描绘了宝岛台湾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抓弦

抓弦,即高声部由左手手指拨奏,同时,中、低音声部由右手食指拨奏,以产生丰满的和声效果。

以《古道行》为例,该曲是黄河创作的一首描写“丝绸古道”的扬琴作品。“荒城古道,残迹远眺”。由抓弦技巧演奏出“远古空灵的纯净佳音”,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凝重氛围,音乐层次立体。

4.连弹

连弹,即在节奏内用一只手连续击弦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竹法,连弹的出现免去了演奏中双手反复交替的问题。

以《黄土情》为例,该曲是由黄河创作的一首极富有“西北风” 的扬琴曲。本段采用九连弹技法来表现这种连绵不断,意境深切,感怀往事,百感交集的情怀。

三、总结

新技法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扬琴音色丰富化,民族音乐风格突出,音乐拥有不同的层次,使得扬琴音乐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回顾扬琴四百多年以来在国内与中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梳理出一条从简到繁的扬琴演奏技法发展的脉络。扬琴演奏技法在老一辈扬琴艺术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扬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伟宏.扬琴演奏技巧之发展(上)[J].乐器,2007.

[2]戚梅.建国以来扬琴演奏技法及创作的发展[J].枣庄学院学报,2005.

[3]张馨.试论中国扬琴作品的音乐形象[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戚梅.论二十世纪扬琴音乐的分期[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5]周小云.建国后中国扬琴乐器变革简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

[6]杨娟.新中国扬琴艺术探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9.

作者简介:武迪(1992—),女,山西太原,首都师范大学(就读学校),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扬琴演奏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如何培养孩子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我的扬琴学习大法
漫话中国民间乐器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