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2018-05-14 08:59李思韵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作特征音乐分析小提琴

李思韵

【摘要】《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是圣桑于1863年为献给西班牙非凡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而作。全曲布局工整,层次鲜明,结构富于调理,音乐语言变化多元,给人一种精雕细琢的美感。

【关键词】圣桑;小提琴;音乐分析;创作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的创作背景

圣桑,1835年出生于巴黎,卒于1921年,是闻名世界的法国作曲家。圣桑自幼潜心学习钢琴,身兼多种才艺,十一岁便独自举办了个人钢琴演奏会,随后又跟随名师学习和声对位与风琴,曾获得风琴比赛的第一名。圣桑的音乐作品呈现出明显的法国音乐的性格特征,精致华丽,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在结构上保留了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创作传统。《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这部作品是圣桑于1863年为献给西班牙非凡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而作,由萨拉萨蒂携着此曲在欧洲各国大范围地进行巡演后一炮而红,成为了弦乐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此曲融入了鲜明的西班牙音乐语言,同时又兼顾了法国音乐所特有的精巧、瑰丽与层次分明的音乐性格,音乐色彩丰富,旋律线条富于条理而又迷人,将粗犷与精致温柔的音乐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二、《引子與回旋随想曲》的音乐分析

乐曲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引子部分与回旋曲部分。

(一)引子

引子部分a小调,4/2拍,具有两个音色与音乐性格反差鲜明的音乐段落。第一个音乐段落,犹如女声轻声吟唱,音色柔美多情,音调忧郁悲伤,小提琴频繁快速的揉音使这个乐段的音色仿佛在微微颤抖,愈发楚楚动人;第二个音乐段落,小提琴突然强壮的奏出极快的波浪形的旋律,音符如密集的鼓点一般坚定有力,显得气势尤为雄壮。随后,旋律又回到第一个乐段的主题上,情感更加哀怨缠绵。

(二)回旋曲

回旋曲运用了四个音乐主题一气呵成,充满了奇妙而又华丽的幻想风格。在结构上,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回旋曲结构abacadac的模式,而是在第三个音乐主题之后直接进入第四个主题,以abacdacba倒叙的结构方式进行,新鲜而又别致。第一主题,a小调,8/6拍。世界小提琴作品中最令人心动的音乐片段之一,清晰坚定,抑扬顿挫、强而有力的切分音型节奏下,动人明亮,精巧别致,富于弹性的旋律流动出来,构建了整部作品的基调与脊柱,具备了一种奇异的美感。第二主题,E大调,8/6拍。小提琴在急速的颤音中欢快地奏出了第二主题,具有突出的舞蹈性的节奏,圆润饱满的旋律线条。在连接了一个有炫技成分的华彩段落后,将调性回归到了E大调,引出了第一主题的一次再现,随后结束在雄壮的高音上,进入到了气势昂扬的第三主题。第三主题,a小调,8/6拍。小提琴以低音和弦急速上到高音的方式强力奏出,这一段的音域跨度极大,旋律在左手快速的移动中如水般流泄出来,具有很强的煽动性,音符如波浪一样上下翻滚,并渐渐回归于平静,引出了第四主题。第四主题,C大调,4/2拍。在第四个主题出现之前,其他三个主题多是以激烈雄壮的音乐形象表现的,这样就愈发突出了这个主题的温柔。小提琴先以单音在琴弦上如歌如泣地演奏出柔美动人的旋律,而后更运用双音加深了这个温柔的音乐主题,在颤音的辅助下,整个段落散发着一种如水般的绵绵不绝的温情。第四主题之后,经过一个华彩的过渡段依次引出了第一主题的二次再现,第三主题的一次再现,第二主题的一次再现,并最终回到第一主题,并且以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尾声,小提琴运用急速华丽的分解和弦并以密集音型的表现手法演奏出激动人心的波浪式的旋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高速的演奏中辉煌地结束了全曲。

三、《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的创作特征

圣桑学习接受与创作的能力非常强悍,他能用所处时期的任何音乐创作形式与风格去进行创作,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让它们焕然一新。他这种强烈适应了时代的创作能力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全能感。尽管他的作品不像同时代其他作曲家作品的个人风格那么明显,但他的作品所展示出来的多元化却也是鲜见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全曲布局工整,层次鲜明,结构富于条理,音乐语言变化多元,给人一种精雕细琢的美感。圣桑虽然自幼学习钢琴,但在这部作品中却深层次地研究了小提琴的许多演奏技术,将小提琴的表现力完美地展示出来。这部作品音乐色彩丰富,风格华丽,具有很强的法式精美质感,同时又具备了西班牙民间舞曲的性质,其弹性跳跃,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与幻想般的曲风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回旋曲部分中的三个插部各自呈现出独特的表现手法与形象,与主部主题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激烈与平缓,高昂与低沉,粗犷与精致等,这些音乐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更加突出了作品的异国情调,具有幻想曲的特质。

四、结语

全曲冗长但并不沉闷拖沓,引子加回旋曲组合的这种形式非常新颖,打破了传统的回旋曲结构形式,以倒叙的方式进行,显得独特而又别致。在创作手法上,圣桑兼用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与形象和传统的音乐创作相结合,遵循坚持在古典的创作系统中寻找新的创作灵感,使得这部作品取得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之间的兼容与平衡。

猜你喜欢
创作特征音乐分析小提琴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西方音乐的魅力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探究
Pear Conc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