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诗交融 声情兼备

2018-05-14 08:59丁艳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

【摘要】《教我如何不想他》在中国艺术歌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品由作曲家赵元任谱写而成,歌词选用刘半农所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是刘半农在英国留学时创作的。这首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可以称作中国艺术歌曲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音乐与诗歌结合、歌曲的旋律以及对作品的演唱分析,分析这首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

【关键词】艺术歌曲;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艺术歌曲创作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在全国席卷开来,其所倡导的新文化思想和新民主主义思潮深入人心,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当时在英国留学的刘半农先生创作了诗歌《教我如何不想他》,表达了诗人对远在异乡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千疮百孔的故乡的痛惜之情,作曲家赵元任被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之谱写了曲调,赵元任曾表示,其中“教我如何不想他”中的“他”可以指一切心爱的事物,可以是女的“她”,也可以是男的“他”。赵元任先生本身也是语言学家,这使得他能够做到非常巧妙地将音乐与诗歌融合。

一、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交融,诗化歌曲的意境

一个国家艺术歌曲的发展,常常与一个特定时期的诗歌成就息息相关。在这首诗歌里,刘半农采用了西方抒情诗的写作手法,成为中国近代新诗发展的初源。这首作品的歌词运用简洁的日常用语,看似毫无粉饰的写法,却蕴含着深切的感情。歌词中使用自然景物来营造优美的意境,一开始运用微云和微风的意象来引发情思,接下来又引用月光、海洋和银夜为象征来深化诗人的内心情感,最后诗中的水面落花、水底鱼儿、燕子枯树和野火西天将诗人心中的惆怅情感进行升华。在整首诗中,“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个反问句贯穿始终,更加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情。赵元任先生的艺术歌曲尤其注重词曲的结合,他将这两种姊妹艺术通过一种恰到好处的方法结合在一起。这首歌曲的旋律朴实简单,充分表达了歌词所传达的平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意境。“教我如何不想他”这句歌词所对应的音乐旋律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做了细微的变化。

二、通过民族化的旋律,深化歌词的意蕴

赵元任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既运用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又融入了很多中国独有的民族风味。在《教我如何不想他》中,他运用了中国式的五声调式,并在前奏与间奏之中加进了变化后的京剧曲调因素,鲜明地突出了这首作品的中国民族风味。

在调性方面,作曲家用一个主题音调贯穿了整首歌曲,即“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个主题音调所对应的歌词也是诗歌的中心句,作曲家围绕着这个主题音调,做了四次的调性变化,首先在第一次主题音调出现时,结束在E大调上;第二次主题音调出现时,在属方向调B大调上收束;第三次乐曲出现了一些转折,调性转到G大调上面;最后,旋律做了上行八度的大跳,达到了全曲的高潮,回到原调E大调上面。整首乐曲既在调性上做了一些变化,又使主题音调得到反复的强调,也使得这个具有民族风格的乐句能够显示出整首乐曲的民族特色。

三、通过“自然”的演唱,传达歌曲的“神韵”

在演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时,应该特别注意曲调和歌词的“自然”结合,歌曲中曲调的进行基本符合歌词的四声变化,在演唱的时候,应该注意声韵的抑与扬。

作品采用了变奏曲式,曲式结构由引子、主题、三次变奏和尾声这几部分组成。在悠远的前奏结束时,演唱者应该即兴般地哼出“天上飘着些微风”,这个地方的旋律较平稳,声音应该唱得实且轻;第二段再现了第一段的旋律,这时候演唱者应该感受到越来越浓厚的思乡之情,并且带着淡淡的忧愁;第三段中的附点节奏应该唱得清晰,想象着异乡人在思念中又有着不安的感觉;第四段描绘了冬天的残败景象,应该把“枯树”“暮色”和“残雪”唱得沉重一些,把“霞”字所对应的切分节奏唱出韵味,并把拍子唱满。歌曲演唱过程中应该是充满渴望,但又饱含着深深的忧愁。

由此可以看出,赵元任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具有豐富的艺术性,通过民族化的曲调处理、西洋作曲技法的运用以及音诗交融的意蕴之美,对原诗的情感内容进行了深化的表达,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史上的一次别具特色的创作。

参考文献

[1]陈海荣.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J].音乐生活,2009(06).

作者简介:丁艳(1987—),女,汉族,湖南常德人,四川音乐学院,硕士学位,声乐表演,研究方向:民族唱法。

猜你喜欢
赵元任艺术歌曲
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誓不为官
店员嘲笑赵元任
领导者的威信
艺术歌曲写作初探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填坑大师”
赵元任:擅长说方言的语言学家
“填坑大师”赵元任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