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8-05-14 08:59徐丽蓉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族舞蹈审美教育高职

徐丽蓉

【摘要】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主要是将人的形体展现作为核心,运用动作设计去表现思想感情,使得形体美和艺术美与表演美完美结合。和其他不同的艺术种类进行对比,舞蹈的特点非常独特,因为表现题材、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的艺术效果不同。在高职院校中,民族舞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民族舞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研究,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职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分析,对其外延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民族舞蹈;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审美教育,可以称为是美育,开展的主要任务是指对学生审美观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美的情感下展开教育,在美育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唤醒学生的灵魂。在高职舞蹈教育中,非常重视美育的教学,这是对艺术感受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对其个性进行丰富,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审美情趣以及道德修养比较健全的艺术新人。

一、高职民族舞蹈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方法

美感是舞蹈教学过程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相接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感动以及感受,是对美有所认识和欣赏以及评价的重要途径,是能够让人赏心悦目的一种心理状态。就美感而言,是能够利用一定训练以及培养进行健全和完善的。高职院校民族舞蹈教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美感。

(一)加强情境教学

在高职院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需要加强情境教学,对审美情境进行精心创设,促进学生审美感受力的提升。所谓情境教学,主要指的是,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对真实有效的教学环境进行创设,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让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之间可以相互结合,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美,并进行欣赏和创造。高职院校的民族舞蹈情境设置按照审美对象以及审美主体本身的特征,结合不同民族特色和地理环境与人文特征进行区分创设,用不同民族的舞蹈美和智与趣拉进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利用不同的手段将民族舞蹈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置身于舞蹈艺术的教学情境当中,用心去感受美,欣赏不同民族舞蹈立体的艺术形象,让舞蹈教学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二)加强直观地形象教学,在具体形象中融入舞蹈,体会形象美

舞蹈艺术教学中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形象性,由形体和动作与旋律以及表情等多种艺术语言共同创造的一种舞蹈形象,将声态和情态与形态以及动态的形象化特征相结合。舞蹈课堂中的审美教育属于形象化教育,在民族舞蹈的艺术当中融入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感染,可以让学生转变被动接受的现状,教师还要加强对直观形象教学法的应用,如示范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民族舞蹈的课程生动展现,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的美感。

(三)加强开放式教学,将舞蹈融入到生活中,体会生活美

教师要对以往比较封闭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将大自然和社会看作是舞蹈课堂,使得舞蹈艺术贴近时代,融入生活。以往的民族舞蹈是人文特色的绝佳展示,高职院校民族舞蹈的风格基本是通过民族素材对民族文化的底蕴以及精神风貌进行展现。高职院校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开放式的教学手段,通过历史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域,对民族舞蹈元素进行整合,营造出符合各民族特征的审美意境。也就是说,只有对我国不同民族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舞蹈风格充分了解,才可以比较清晰地对舞蹈画面进行勾画,进而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能够感知民族舞蹈的魅力。

(四)加强对情感教学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主要参与性

舞蹈是一门具有情感的艺术,能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在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所谓情感教学法,主要是以情感人和以情动人,运用教育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要将情感纽带置于学生,为课程教学创设具有平等性的氛围,让情感本身不断升华,进而实现审美教学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高职院校的民族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师要利用基于美感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自身的情感进行激发,进而进行审美体验,使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在精神上不断对美升华,不但可以打动视听,同时可以打动心灵。运用比较好的情感激励法,不但能够让学生有一个较好的美感享受,还会让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持久性的舞蹈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民族舞蹈审美的外延

審美艺术的分析和探讨能够推动并促进我国艺术理论以及艺术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并从中深入挖掘舞蹈的审美内涵。

(一)有效结合舞蹈原理以及艺术史

对于艺术来说,艺术史是对美学研究过程中的具体对象以及重要内容。美学的学习需要对艺术原理有所了解并掌握。舞蹈学习过程中要分清楚重难点,追根求源,并对艺术史进行细致研究,对学生爱好以及艺术欣赏能力进行培养。高职院校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想要使学生尽量对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有所熟悉,就要加强对舞蹈表演的观摩,促进学生创造才能的提升。

(二)加强哲学教育

就哲学而言,哲学教育是美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如果一个人不能对哲学理论进行了解,那么也就不具备研究审美的条件。历史上的美学大家一般都是哲学家,哲学能够回答人生中的很多根本问题。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舞蹈教育人员的优秀是否,受到哲学眼光的影响,也就是说,必需具备哲学思想,通过审美能力以及艺术领悟力的提升,才可以对人生价值与意义进行思考,对舞蹈形象进行塑造,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对审美意识进行渗透。

(三)审美教育要和自然科学进行有效结合

美学研究需要加强审美教育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结合。受到科技发展以及改革浪潮推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人们的审美爱好以及审美情趣产生一定影响。此外,科学新成果层出不穷,必然对舞蹈艺术的研究方法产生一定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的过程中,不但要对传统特色进行继承,还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人类学、现象学与伦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和审美教育相融合,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要善于应用多种知识进行探索。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民族民间舞的审美教育是该院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其他一些途径使舞蹈课程更具有趣味性和色彩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充分习认识审美教育的价值,准确把握舞蹈审美的规律,在有关理论的辅助下实现教学。还要对教学课程进一步检验,促进学生实践审美能力的提升,民族民间舞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现阶段素质教育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促进我国高职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丽.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203-204.

[2]王晓丽.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6(13):63-64.

[3]张祖清.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思考[J].文教资料,2016(02):77-78.

[4]李静.高职学前教育舞蹈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J].吉林教育,2015(25):142.

猜你喜欢
民族舞蹈审美教育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