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

2018-05-14 08:59郭悦袁沁源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高等教育美育

郭悦 袁沁源

【摘要】音乐欣赏课是一门艺术性学科,不仅能使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内涵,增强自身修养。然而,传统的高校音乐欣赏课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方法的传统和落后,严重影响了音乐欣赏课对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本文针对高校音乐欣赏课的现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和革新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美育;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欣赏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通过音乐欣赏,大学生可以赏析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助于扩展学生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形象力和创造思维。

但是该课程目前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比较落后,因此,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本文论述了创新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多种可行性策略。

一、音乐欣赏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一)丰富生活和学习,提升自我修养

在音乐欣赏课上,学生们可以通过聆听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陶冶情操,培養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认为音乐是人生的快乐之源。[1]因为在聆听音乐的时候,人的身体处在放松状态,心灵得到净化。所以,欣赏音乐可以让人感受美。长期的音乐熏陶,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健全的心理人格。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欣赏课能给人带来听觉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官容易被调动起来,协调运作,因此,长期的音乐熏陶对于开发智力、激发想象力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提高重视度,明确教学目标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较新的课程,目前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作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开设时间不长,大部分院校在教学目标上对学生要求较为松懈,导致学生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不积极,学校也缺乏配套的硬件设施。

三、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和改革

(一)教材改革和创新

作为一门艺术,音乐是一直不断变化的,有着多种多样的流派、类别,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灿烂的音乐作品,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上可以丰富和改革音乐教材,引入多元化的音乐欣赏对象,将学生所学专业和音乐欣赏结合起来。如对于历史、文科专业的学生,可以播放中国传统音乐作品《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广陵散》等在音乐欣赏中诠释古曲创作的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2]另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多元化的音乐进行欣赏,如较为流行的电子舞曲、摇滚乐。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要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教学方法上一定要做到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1.课前兴趣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提问、互动等方式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好奇心,增强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同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多种表达渠道。不能统一要求学生一定要喜欢所播放音乐,要允许学生自我思考,表达辩证观点。

2.对比欣赏法

音乐发展过程中,有不同流派,对音乐的表达和创作方式、创作规律持相反观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比不同流派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找出各种派别在表达旋律美、音乐内涵、节奏上的不同,从而加深对各种音乐流派的理解。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艺术欣赏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但作为一门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却很难发挥其真正的教学效果。目前,在我国的部分高校中,音乐欣赏课的考核方式是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播放的音乐作品进行点评。学生只需要说出其创作的艺术特点、创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作品的流派、创作规律就算完成任务。[3]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并没有达到欣赏音乐的教学目的。

因此,高校在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的时候,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如根据学生兴趣,让他们自主选择考核内容。总之,音乐欣赏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上,一定要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创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实现审美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冰冰.音乐欣赏课在中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其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

作者简介:郭悦(1985—),男,汉族,山西左权,本科,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现在是助教,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袁沁源(1991—),女,汉族,山东济南,本科,荷兰阿尔特兹国立音乐学院,国家四级演奏员,音乐表演,湖南交响乐团。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高等教育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美育教师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