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歌与二人转音乐史学维度初探

2018-05-14 08:59刘欢李莉
北方音乐 2018年4期
关键词:二人转表现形式比较研究

刘欢 李莉

【摘要】我国民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堪称是我国民歌曲集的鼻祖。民歌最早产生于人们的田间劳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民歌的题材日益广泛,有爱情的,有叙事的,有劳动的,有地方性的等等。东北民歌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在风格以及演唱方式上与其他地方性民歌有所不同,东北民歌其特点以诙谐幽默,旋律和节奏欢快为主,同时也与地方戏“二人转”曲牌,唱腔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东北民歌的豪爽,直率,朴实的性格特点。本文就东北民歌与二人传音乐史学维度初探,表现手法,以及音乐的结构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东北民歌的艺术价值,为弘扬和发展东北民歌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东北民歌;二人转;比较研究;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民歌,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真实描写反映社会文化的真实写照,它是流传于老百姓中间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一般都是由人们即兴所创作出来的歌曲,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并且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润色和修改。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是民歌最常见的三种类别形式,民歌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的种类繁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代表性民歌,例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山西民歌《走西口》、山东民歌《包楞调》、湖南民歌《刘海砍樵》、陕西民歌《信天游》、东北民歌《小看戏》等。东北民歌和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音乐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很强烈的代表性艺术之一,无论从音乐的结构,题材内容,语言歌词,曲调编排上,极大程度上体现了东北人的豪爽,热情,奔放等特点。因此本文以东北民歌与二人转音乐史学维度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一、東北民歌的历史流变

东北民歌是指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所流传的各民族歌曲的统称,艺术形式生动活泼,极具地方性特点,艺术价值也非常高,在中国民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古代东北民歌

我国音乐起源大多是以传说为主,据文献记载《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之一)》篇中最早提到北方民歌。夏朝是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开始,夏代把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各族统称为夷,按照地理位置将其划分为“东夷”、“北夷”、和“东北夷”。东夷来朝之际“宾于王们,献其乐舞”,这一时期的东北乐舞也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规模,可用作敬献之举。

(二)近代东北民歌

东北地区聚集着汉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等。由于汉族民歌受到东北地区人文因素和风俗的影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东北民歌,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民歌在东北地区被当地人们广为传唱。例如满族民歌《跑南海》《开山调》《喜歌》它的音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商角调式为辅,有时会出现宫音的微升,和加入微音和清角音的使用,满族音乐的曲式结构分别是由上下句构成的单乐段、开始用引子,中段用上长、下句短的单乐段不断重复,结尾敲击三下、数板式的吟诵调和近似回旋曲曲式结构构成。例如内蒙民歌《祝酒歌》它的音阶调式多以宫调式、羽调式、徵调式为主,调式的交替与转换也常见,音乐节拍使用散板和有板两大类。朝鲜民歌《丰收歌》《道拉吉》的音节调式多以羽调式为主,其次使用的是徵调式、角调式和商调式,朝鲜民歌的节拍惯用于6/8、3/4、9/8、12/8等,在音程上则使用大二度和四度,因此朝鲜民歌在旋律上此起彼伏,出现波浪式线条,给人们带来一种欢快娱乐的感觉。

(三)现代东北民歌

1958年“新民歌运动”之后,“大跃进”的到来使歌曲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作曲家创作出抵制黄色歌曲的,有反映 “大跃进”的。与此同时,作曲家创作出大量朗朗上口,深受大众欢迎的东北民歌,如《丢戒指》《瞧情郎》《新货郎》《看秧歌》等。解放后人们歌唱共产党,歌唱美好的生活,如歌曲《新东北风》等。

综上所述,东北民歌在经过历史流变的过程中,不论是古代的传说,还是近现代广为流传的纪实,随着历史齿轮的前进,东北民歌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据此也成为了人类的文化瑰宝。

二、二人转的历史流变

二人转是流行在东北三省的民间艺术,它属于说唱音乐中的一个曲种,类似于牌子曲类。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二人转不仅吸收了东北大秧歌,在此基础上还融合了河北的“莲花落”等逐渐演变过来。1925年被命名为二人转。

(一)19世纪80年代的二人转

据史料记载,由于当时东北地区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生活环境艰苦,二人转艺人大多是农民出身,他们结合东北民歌、戏曲、说唱、大秧歌等艺术,创造出这种具有生活气息,消除疲惫的小戏,并且命名为蹦蹦戏,它类似于西方的“游走艺术”,它们都是以即兴创作为特点,在游走中或是在生活生产劳动中,不断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内涵。

(二)1949年前后的二人转

1949年后,二人转则很快建立了独立的艺术团体,并由专业作曲家,演员,舞美设计等组成。通过对原始二人转艺术的精细加工处理,使二人转艺术的文学性、艺术性、理论性、规范性、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也创造出大量的优秀剧目。

(三)20世纪80年代的二人转

二人转演出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得以充分的体现。以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为例。该艺术团体在20年里,演出数千场,吸引观众高达万人之多的场面。90年代中后期,由于艺术团体的规范化与专业化逐渐缺失,这一时期的二人转演出形式陷入低潮期,也失去了不少观众。

(四)20世纪90年代的二人转

这一时期的二人转由于演出场所大多聚集在茶社或小型剧场,演出过程中二人转艺人为了追求演出效果,偶尔会用一些低俗的言语去博取观众的笑声,所以专家常用含带贬义性词语来评价这门艺术,认为它是一种低俗的艺术形式。

综上所述,二人转艺术能够流传至今,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扎根与人民群众当中,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地区的地方风情和民间文化,让东北二人转艺术能够流芳百世,广为流传。

三、东北民歌与二人转艺术形式的形成路径比较

东北民歌与二人转艺术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之一,两者经过历史流变,在音乐形式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各自吸收有价值的艺术。

东北民歌大多以小调为主,在民族调式中常常运用宫徵调式居多,商羽调式较少。在旋律运用上习惯出现四度音程的同时,重点突出小三度音程的使用,使其为了增强歌曲的节奏性和旋律性特点。在节拍的选择上,所采用2/4拍的节奏型,生动形象的突出东北地方特色。东北民歌在表现手法上运用打花舌(颤音)的方式,极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泼”“幽默”“俏皮”“浪”的特点,以及超强的演唱水平。例如《反唱对花》衬词的使用也是东北民歌的一大亮点,如歌曲《看秧歌》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少女迫切等待情郎歌出现的场景。东北民歌在演唱方面上,更加注重歌唱技巧的运用、吐字清晰、气息合理的运用、高位置、归韵、真假声音的结合、情感表达等、运用科学规范的学院派唱法、演出的场所大多会在音乐厅中进行演唱。

东北二人转具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音乐特点,在二人转曲调中起主导作用的想必就是其十大主调,包括(“胡胡腔、五字锦、文咳咳、武嗨嗨、三节板、包板、喇叭牌子、红柳子”)等。二人转的伴奏乐器大多以唢呐,鼓,锣,二胡,竹子打板,电子琴等乐器组成。小调的运用也给二人转增添了不少的艺术效果,给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听觉效果。乐句的重复使用,相同的主题元素,短小精湛的歌词,使二人转的旋律朗朗上口,广为流传。二人转的演出形式具有商业化,演出场所也不固定,有的在剧场里,有的在室外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演唱技巧上没有东北民歌那么规范严谨,有时很粗狂,演出节目种类繁多,例如开场时会唱小帽,接下来唱一段正戏,随后各种绝活,杂技,流行歌曲的演唱等。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迅速攀升,不再是贬义的艺术,它带动了全国人民的文化娱乐需求,表演形式逐步多元化,例如春晚的小品表演,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以及现在各大卫视选秀节目等,都有了二人转的身影。二人转演员不仅保留了传统剧目的表现形式以外,在此基础上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吸收学习各种艺术风格,的的确确在国人心目中有了不同的反响,也收到了高度的评价于认可。

四、结论

时至今日,无论是东北民歌还是二人转,都具有超强的艺术价值,代表了东北人民的精神面貌,凝聚了人民的智慧与文化,奠定了东北地区的艺术精华,是民族的结晶。从传承与保护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宣传东北民歌与二人转这门独特的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了解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让东北民歌走进高校的课堂中,让学生充分认识演唱东北民歌的精髓,同时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采风,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歌曲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东北民歌与二人转应当结合当代音乐元素,创造出新颖的歌曲,让在这片黑土地上的艺术经久不衰,广为流传。

参考文献

[1]李金柱.浅谈东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时空, 2014(14):76.

[2]张宏.东北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31.

[3]宁彤.东北民歌的演唱技巧與风格[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01):178-179.

[4]余成宽.浅谈东北民歌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08):174.

[5]何鹏,王振声.东北二人转曲牌的运用[J].中国音乐, 1991(01):75-76.

作者简介:刘欢(1993—),男,黑龙江省双城区人,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莉,女,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二人转表现形式比较研究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二人转旦角表演艺术之我见
移动支付大战:从“二人转”到“三国杀”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新金球奖欲打破梅西C罗“二人转”
编辑动态
我和姥姥的“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