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预报披露与市场反应关系浅析

2018-05-14 15:12董田田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3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董田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地完善,创业板的推出使得上市公司的数量逐年增长,上市公司的研究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是热点中的重点。盈余公积披露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学者们的难解谜团之一,本文研究目的是探索上市公司的盈余披露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盈余预报;市场波动;披露策略;影响因素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所包含的会计信息在整个证券市场上有着核心和基础性的作用。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上市公司有关信息披露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投资者权益,同时它也极大地破坏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在社会资金的筹集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带来了恶性影响。为了规范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证监会为加大力度完善规整信息披露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其中盈余预报披露应运而生。

一、上市公司盈余预报披露策略

(1)我国的盈余预报披露。有关盈余预报在我国的定义是指在每一期的财务报表正式对外发表之前,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亏损或是重大的经营状况变动,事先将公司的预计盈余数合理估算并对外公布,目的在于帮助上市公司的信息外部使用者合理预算投资,进行理性的选择。但是由于盈余预报在公司的正式使得财务报告之前发布,属于对企业盈利状况的一种预测,预告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正是这种偏差的存在使得企业在盈余预报披露的时机选择方面有着投机的行为,这就形成了企业的信息披露策略。

(2)盈余预报披露的影响因素。有关盈余预报披露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论述。现在的研究成果一般是从证券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公司财务治理这几个角度对盈余预报的披露进行分析,不同方面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其一,职业证券分析师的工作就是对证券市场上发行的证券进行盈利分析,他们利用各渠道获得的有用信息,结合自身专有知识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得到的结果传送到资本市场,为市场上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的参考标准。因此,管理层在盈余预报披露时,证券分析师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证券分析师作为投资者比一般的投资者拥有更专业的知识,搜集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准确。同时证券分析师作为证券市场的专业人士对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投资者针对证券分析师发布的分析结果和数据,更加理性且准确地选择投资方向,证券分析师对投资者的重大影响会使管理层重视分析师的分析工作并对自己的盈余预报披露进行合理的选择。

其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进行监督,他们拥有更加专业的团队,掌握着最新的信息和最优的市场分析,他们有着较强的博弈能力,对上市公司起到绝对性的影响作用;其次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自利行为让他们更加乐于持续披露公司的信息,对上市公司的盈余披露有着良好的监督作用。

其三,公司的财务治理是管理层盈余预报披露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司的治理情况直接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挂钩,好的财务状况必然给上市公司带来良好的业绩收入,同时良好的财务状况代表良好的盈利能力,这对于公司的筹资投资在融资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这时公司是倾向于信息披露以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创收。因此公司盈余状况的波动对于信息披露状况的选择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实际上影响公司的盈余预报披露的因素还有很多,最近的研究成果发现,市场波动对于盈余预报的披露有着很大的联系。本文分析不同于传统的角度,主要从市场波动这一影响因素探讨与盈余预报披露的关系。

二、上市公司盈余预报披露与市场反应的关联

1.理论基础

(1)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也称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有效资本市场即是指:在一个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能够充分、完全地反映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则说这个市场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市场假设下,投资者不可能赚取经济利益。因为有效市场的有效性证明了证券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中可以迅速、完全、准确地获得所有可以获取的信息,信息的完全披露使得投资者没有利用历史信息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所有可能带来经济效应的只是最新消息,而新消息的出现带有随机和不可测性这就使得投资者只能获得平均利润而达不到超额利润。

这一理论的最初创建人即费玛,他认为资本市场机制的运作效率在不同信息环境下有三种“有效”形式,即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其一,弱式有效市场:是指证券的价格已经完全反应过去的历史信息,因此掌握历史信息并不能获得可观利润;其二,半强式有效市场:是指证券的价格可以完全反映公开发表的信息,即当前信息的分析不会带来超额利润;其三,强式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已公开和未公开的信息,这种市场效力最强,即使掌握内幕消息也许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总结得出:在有效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了所有有关证券的信息,即证券的价格是根据市场上可获得信息预测得出的结果,有关证券的全部信息能够投射到证券投资者,因此证券的变化只由新信息产生,股票的披露与会计信息相关,说明了信息披露的有用观。

(2)信号传递理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只是一个假说,在现代经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确是真实存在的现状。首先,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掌握着有关证券最全面的消息,但是投资者显然无法获得同等质量的信息,信息存在不对称;再有投资者为获得有用信息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代价,不同投资者获取信息来源不同,交易成本也大有不同,这就是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显然获得更完整信息的投资者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种信息不对称对市场有效性产生了冲击。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2.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

通过以上对两个重要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存在的很多的问题,其实在经济实践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的披露得到解决。即在市场上,可靠信息的获得者可以将自己得到的信息传递给信息缺乏者,从而在市场中收益。会计信息的披露起到了信号传递的作用,股价就是公司各大财务能力的一个表现。高品质的公司通过信息披露向社会公众展现其良好的经营面貌自然在它的股价上得以彰显,相比那些效益不高的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爆发的问题会影响他们的证券报价。

总结以上,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有关盈余预报的披露利用了会计信息的传递性,盈余预报的披露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能力,这是对公司未来盈利的一个估算和评价,可以有利于投资者理性准确地选择投资方向。

三、市场反应与上市公司盈余预报披露如何相互作用

1.上市公司盈余预报披露对市场的影响

上市公司盈余预报的披露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盈余预报的披露对股票市场有一定的冲击。盈余预报披露的前后和当天对市场都有影响,具体表现形式也存在差异。盈余预报是对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一个估算和计量,它反映了公司的业绩成效和盈利能力,投资者都是理性人必然选择风险小收益大的股票证券,所以公司的盈余预报会对投资者的选择产生影响。

数据研究发现当预报的性质相同的情况下,积极性的预报比消极性的预报对市场的影响更大。积极性的预报表现为发布盈利大好的公司绩效,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会增大对它的预期,使市场股价上涨;但如果是消极性的利好现象比如转亏为盈,投资者不能确切掌握盈利信息,所以市场对它的反映很微弱。

当盈余预报的性质不同的时候,市场反应也大有不同。盈余预报披露的是收益增长的消息时,投资者可能出于谨慎性原则,不会对市场立马做出反应,在市场上就表现为略微较平缓的波动;相反的,如果管理层披露未来可能会有亏损,这时处于规避风险的考量,投资者会纷纷抛售所持股票,股价下降。

2.市场反应作用于盈余预报披露

(1)管理者角度。管理层发布盈余预报都是出于对市场波动的考虑,在盈余预报的披露时间上管理层运用了心理学上面的策略。在市场行情上升见好的情況下,管理者会披露又关盈余预报的好消息;在市场行情低落的情况下,管理者会披露盈余预报的好消息。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缓冲,在这种策略下,管理者不会因为信息披露的“坏消息”也不会因为市场行情的下落对公司的股价和经营产生严重冲击。

(2)投资者的角度。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管理层的盈余预报披露对投资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回报。研究发现管理层在股票波动上升期公布“好消息”,在股票波动下降期公布“坏消息”更能稳定市场,平滑市场波动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更大的利益收获。

四、总结

综合以上的研究探析,可以发现管理层的盈余预报披露与市场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可操控的空间。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盈余预报披露会影响市场的反应,另一方面市场的反映也会反作用于盈余预报披露,两者之间的相互博弈让证券市场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徐高彦,曹俊颖,徐汇丰,沈菊琴.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择时披露策略及市场反应研究―――基于股票市场波动的视角.会计研究,2017(2).

2.张庆翠.股票交易量对年报盈余信息反应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6).

3.陈晓,陈淑燕.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的交易量反应.中国管理科学,2002(6).

4.刘百芳,张秋莲.股票交易量对预亏公告信息反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的分析.经济师,2006(2).(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