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瓷釉种类及其装饰技法

2018-05-14 10:51彭舟秦慧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3期
关键词:装饰

彭舟 秦慧

【摘要】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是中華民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品种多样,装饰技法繁复,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推动中国古代瓷业生产,在积累制作技艺方面作出了巨大成就。

【关键词】吉州窑;瓷釉;装饰

【中图分类号】TQ174.43 【文献标识码】A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座落在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创烧于唐代,经五代、北宋的发展,兴盛于南宋,元代末期趋于衰弱,前后长达700余年的生产期。其产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色彩,所烧瓷器种类多,纹样精美生动,釉色齐全,有青釉、酱褐釉、乳白釉、黑釉、釉下彩绘、绿釉、碎纹瓷和雕塑瓷等,且造型丰富精巧,装饰技法独特,本文就吉州窑瓷釉的种类及其装饰技法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青釉瓷

青釉瓷是晚唐五代吉州窑创烧时期的主要品种,青瓷釉色青而淡,多为青褐、青黄色釉,也见有淡青釉和黄青色釉,釉层较薄,釉色不均匀,多数留有泪痕,有的釉面开冰裂纹。胎骨厚重,瓷胎多为黑灰色和黑色炻胎。此时期,吉州窑青瓷烧造方法比较原始,内底和足沿留有4至8个衬块支烧痕,与江西丰城洪州窑和浙江越窑晚唐时期同类器相同或相似。装饰以素面为主,偶尔见简单的刻划花。该类青釉瓷在宋元时期停烧,转而生产另一类釉色呈淡青、淡绿色甚或黄青色的青釉瓷,釉层较厚而均匀,釉面大多数开细冰裂纹,在圆器类器物内底留有一周涩圈,便于器物之间摞叠装烧。器物的装饰仍以素面为主,以釉色取胜,偶见有印花纹样。

二、酱褐釉瓷

酱褐釉瓷是吉州窑早期产品之一,以晚唐时期生产为多,器物造型丰满,器型以罐、壶、瓶类为主,胎骨粗糙,釉面多数较涩,呈半木光,并且施釉仅限于器物的上半部分(图1)。装饰技法简单,主要有刻划花和印花。该类器是吉州窑名扬世界的黑釉瓷生产的基础。

三、乳白釉瓷

乳白釉瓷从晚唐五代起开始烧造,一直延续到元代。早期乳白釉瓷质地较粗,釉层单薄,施釉不匀,有的出现泪痕。由于受景德镇窑的影响,吉州窑乳白釉瓷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北宋至南宋时产量较大的品种,但与同时期景德镇的青白瓷相比,胎质和釉质仍显粗糙。晚唐五代时以厚唇碗为最多,均施半截釉,具有定窑同时期器物的特征,有的在器物的局部有印花装饰。北宋时碗内底常印或刻划有“吉、记”或褐彩书“吉、记、福、慧、太平、本觉”等字样(图2),这类器物胎质灰白,上面敷一层略带青味的透明薄釉,底部无釉或半截无釉,从器物的修坯工艺来看,草率中颇见熟练,胎质较为坚实,有的器形饰有褐色点彩或褐色彩斑。另外一类乳白瓷是定窑型印花白瓷,较之前一种乳白瓷,工艺上有所发展,也更显精致。器型以碗类为多,图案有凤采牡丹、缠枝花卉、莲花、梅花、双鱼、仰腹如意头、回纹等,碗底中心作圆圈莲花,瓷质牙白,釉薄泛青(图3)。胎有厚重或轻薄两种,施釉一般多为半截,器底修坯利落,工艺手法痕迹较重。南宋时碗多芒口,太平底,内外满施釉,内底印缠枝花卉、海水游鱼、凤采牡丹以及回纹纹样,印花精致工整。元代多装饰莲瓣纹、缠枝牡丹、鸾凤纹和如意纹。

四、黑釉瓷

吉州窑产品以独具风格、变化万千、清新雅致的黑釉器最负盛名,创烧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延烧到元代。吉州窑黑釉瓷的兴盛与宋代饮茶文化的风行有直接联系,可与福建建窑黑釉瓷相颉颃,素有“吉州天目”之称,黑釉器中以盏的烧造量最大。器物的胎体都较粗松,胎色灰白,圈足浅,处理比较简单,在圈足外壁用刀随意刮削而成,故底部与足端有不平的刮削痕。吉州窑黑釉瓷利用当地廉价的天然黑色涂料,通过独到的技法和各种装饰手法,特别是通过窑变使釉色装饰达到变幻莫测、匪夷遐思的艺术效果,其装饰品类繁多,有素天目、木叶纹、剪纸贴花、鹧鸪斑、玳瑁斑、虎皮纹、兔毫纹、油滴纹、洒釉、黑釉彩绘、剔花和黑釉描金银彩等。

素天目是吉州窑黑釉瓷中产量最大的品种,是一切黑釉的基本形式,它只是上一次铁质釉,窑变黑釉是在素天目施加铁质釉的基础上根据装饰手法再重复施釉烧成的,是素天目加上艺术装饰的精制品。早期素天目色地单纯,一般来说釉色中略带酱褐色,南宋时新出现一种外黑釉内白釉的装饰形式。

木叶纹多装饰于口大足小、敞口浅腹的斗笠碗上,工艺是将天然树叶浸水腐存脉络后沾釉贴在器物上烧制而成,是宋代吉州窑茶盏中最具特性的作品,是吉州窑独创的一种陶瓷装饰工艺。有半叶一叶的,也有二叶三叶相重叠的,纹样的安排,有的在器壁或器口,亦有的在器底,完全凭艺人创设的艺术意境。在乌黑发亮的釉面上浮露一片纹理清晰、色调明朗的树叶,富有自然天趣和诗意般的艺术效果,是宋人斗茶试茶的珍品(图4)。

吉州窑剪纸贴花是把民间剪纸艺术与瓷器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独特技法,剪纸纹样一般装饰在碗、盏内壁,制作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将剪纸纹样贴在已上过含铁量高的底釉器上,再薄施一层含铁量低的竹灰釉,揭掉剪纸,入窑高温烧成,在浅淡的底釉上呈现出深色的剪纸纹样(图5);另一类是将剪纸纹样直接贴于坯胎,然后上黑釉,再将剪纸纹样揭掉,得出釉色与胎色相映衬的图案。这种手法,一般与描绘、剔刻相结合,因此,也有的学者称剪纸剔花。纹样主要有行龙、飞凤、蝴蝶、月梅、梅鹊、竹兰、朵梅和图案文字“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其地色大部分为窑变花釉,各色杂呈,异彩缤纷,使得剪纸纹样也因釉彩的流失而变得自然生动。

鹧鸪斑的形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烧造时高温中较多的铁元素带到了釉层表面产生结晶,黑色釉面便呈现类似鹧鸪鸟胸前羽毛状的灰白色圆点花斑(图6),另一种是人工以毛笔蘸白釉点上去的,属二次施釉性质,与通常一次性施釉窑变中自然烧成的有所不同。

玳瑁斑是吉州窑黑釉窑变中较为美丽的品种,它是在黑色底釉上洒上一种掺灰的含铁量较少的釉,烧成后黑色的釉面上,有的就在黑处混有黄褐色斑,也有的带白色,类似海龟背壳上的颜色斑纹,整体犹如玳瑁黄黑相间的色彩,非常艳丽、高雅(图7)。

虎皮斑纹是由黄色和褐黑色两种釉间隔相溶的一种长短不一、相对平行的竖条形花釉,色调形式如虎皮花纹,这种釉多用于罐、盆一类大件,也见于碗、盏之类(图8),也有与彩绘一并装饰器物的。虎皮斑和玳瑁纹都是吉州窑特有的窑变结晶釉装饰工艺,其区别在于色斑形状,呈长条状者为虎皮斑,呈块状者为玳瑁。

兔毫纹是宋代茶饮具中较名贵的纹样之一,成因有二,一是烧成中由于高温使釉中铁质元素带到了釉层表面,釉面流动,富含铁质的成分流出了细长条纹,冷却时便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在黑釉中渗出了如毫毛一般的铁锈色和银白色条纹(图9)。另一为不是在窑内自然烧成,而是采用洒釉甚至描绘白釉在窑内烧成,有些则以赭石色剂用毛笔描绘细纹而烧成铁锈宽纹。其毛状带细点的闪光,光彩夺目。吉州窑兔毫较之建窑兔毫不同之处是垂釉现象不很鲜明。

一般油滴釉是在高温中铁成份向中点收缩而聚成一个含铁量很高的斑点,如果这时温度冷却,这些铁斑就被留住在釉面上,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形似油滴,犹如夜空的星晨,十分美丽。而吉州窑油滴的制法是铁质釉面上洒矽酸釉小圆点烧成,带有人工装饰的痕迹,且绝少窑变,它与一般油滴釉不是一个概念(图10)。

洒釉一般是先施铁质黑色釉于器表,然后用毛笔蘸乳料随意挥洒而成,洒在黑色釉上是一种淡黄色。由于洒釉时厚薄不均,窑变后即是一种纯自然风格,不经意地洒釉又会出现无数颇具形式美感的画面,纵横交错,天趣盎然(图11)。洒彩的彩釉和黑色的铁质釉溶合会发生窑变,铁质中杂有的镁矽多了,就偶然会成为琉璃宝光的色彩斑点。

黑釉彩绘是在已施黑色底釉的器物上再以一种草木灰釉作彩料,用笔绘出一定的图样,烧成后器物上的纹样有的与底釉相溶而看不到笔触,略带窑变的朦胧美感,有的与釉不太相溶,洒脱的笔法依稀可见,这类器物带有很强的写意画风格。纹饰主要有梅花、龙凤、喜鹊登梅、兰草等(图12)。

剔花加彩吉州窑一类黑釉大器,如瓶罐之类,是在黑釉上剔出装饰纹样,再以笔勾绘纹样的精细部分,然后上透明釉烧成。如黑釉剔梅花纹梅瓶(图13),通体施晶亮黑釉,在器物一侧肩腹部剔刻一枝怒放梅枝,其中梅花朵是剪纸贴花图案,花枝是剔出来的,褐色花蕊是以笔添绘的,黑白分明,线条流畅,简洁有力。

黑釉描金银彩是用胶或其它粘胶剂调金银彩直接在素天目之上描绘纹样。吉州窑遗址曾采集一件碗残片,内书“山”字,字外有双线六花瓣形开光。

五、釉下彩绘瓷

南宋至元的吉州窑烧制了具有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釉下彩绘瓷(少数部分为酱褐地白花),所不同的是,磁州窑是先上白色化妆土,再用黑彩绘画,然后上透明釉,而吉州窑是直接在米黄色地上用铁质涂料绘画,然后上透明釉,是一种褐色单色彩绘,人们称之为“铁锈花”,有酱褐、红褐两种,彩绘瓷的胎质、釉色与同时期的乳白釉瓷完全相同。纹饰题材大多表现民间吉祥如意的象征图案,如蝴蝶、双鱼、鸳鸯、莲荷、跃鹿、喜鹊、折枝梅、芦草、梅竹、海涛、人像及连弧开窗等(图14),也有彩书诗句文字及各种连续图案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元代吉州窑彩绘多数皆布满全器或采用多层次的绘画,装饰画面非常饱满,与元青花的装饰风格有相同之处(图15)。吉州窑彩绘瓷笔划纤细,运笔大胆有力,笔法风流潇洒,既有国画特色,又有图案装饰的效果,色彩鲜艳,纹饰取材于自然又富于变化,是我国传统纹样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对景德镇元青花的勃兴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六、绿釉瓷

吉州窑在北宋末至南宋初烧造低温绿釉瓷,瓷质较粗松,是先素烧胎,再上绿釉,经低温焙烧而成,是属于半瓷半陶的产品。器物种类有枕、盆、碗、盏、碟、长颈瓶、洗、碟、壶以及建筑构件等,以绿釉枕为佳,釉色莹亮,釉多不及底,装饰手法以刻划花、印花为多,纹饰有弦纹、蕉叶纹、圆圈纹、缠枝牡丹纹、水波纹等,风格简练率真,体现出吉州窑陶瓷工艺的明显特点(图16),有的枕底印“舒家记”“元祖肖家大枕”“陈家记”“元祖郭家大枕记号”款式,应是北宋时期作坊的商标记号。

七、碎纹瓷

元代吉州窑还生产一种釉下开片纹的碎纹瓷器,以往一般认为系景德镇窑产品,通过吉州窑的发掘声明,实际上是吉州窑烧造的。具体有两种釉色,一是青釉开片,二是米黄釉开片,以米黄釉为多,其造型有瓶、盏、碗、杯、盒等,均属仿宋代官窑制品,只惜至今传世品极少,故弥足珍贵。装饰技法有剔划花等,在器物上了釉之后,以刀、竹签等工具剔除部分釉面而得出纹样,纹样以梅花为多,也有月影梅等其他纹样(图17)。

八、雕塑瓷

宋代吉州窑还生产不少神像、人物、动物等雕塑瓷,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的舒翁、舒娇父女便是吉州窑场中塑造瓷雕的名手,尤长于仙佛,这可能与永和镇浓重的佛教氛围有关。这些瓷塑作品造型古朴,琳琅满目,栩栩如生,极负盛名。在制作手法上,可区分为捏塑和雕塑两类。捏塑是采用较松软的粘土,以手捏、镂刻、模制等技法来制作立体形象的一种手工艺,它的特点是概括性强,手工造型痕迹较重(图18)。瓷雕的手法往往多用于制作较精细复杂的形象,陶瓷雕塑作品的制作,第一步也是以捏塑方法来求得大体形象,对于一些细小的局部和形体的转折,则是以雕刻的手法来进一步完善。瓷雕作品往往是在做好了一件作品之后,翻成范模,然后重复生产,一般是以两块范模压出瓷雕的各一半,然后合贴而成为完整的形象,再以手工加以修饰,并进行一些细部雕刻的充實加工。陶瓷雕塑中褐色加彩也是表现形象的一种手段,它是以铁锈花的彩绘粘点瓷塑的必要部位,将瓷塑形象提炼得更精彩,使人物瓷塑千姿百态,令人叫绝(图19)。吉州窑动物瓷塑中,多是白质坯胎施薄釉,也有些是半截沾黑釉,瓷塑施黑釉是动物作品区别于人物作品的一大特点。

吉州窑瓷釉种类丰富,其装饰技术是江南瓷业区域中一支绚丽的花朵,它集全国南北各民窑技艺之大成,运用彩绘、剪纸贴花、刻花、划花、剔花、填彩、印花和雕塑等技法,使得瓷器的实用性与装饰艺术性结合统一,使吉州窑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的南方名窑。这些优秀的装饰艺术,至今仍是我们陶瓷工艺借鉴、继承和发扬的珍贵遗产,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简介:彭舟(1977-),男,汉族,江西安福人,副研究馆员,江西省博物馆,研究方向:考古与博物馆学理论;秦慧(1974-),女,汉族,江西鄱阳人,馆员,江西省博物馆,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

猜你喜欢
装饰
Fast Food Restaurant
小熊当当装饰圣诞树
DIY装饰沙漏
DIY装饰沙漏
DIY节日装饰家
“北京攻略”之地面装饰
介于“二维”与“三维”空间中的装饰浮雕
试论装饰雕塑的界定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