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波 军旗下走来的时代先锋

2018-05-14 17:41张培宽
雷锋 2018年1期
关键词:菏泽文化

张培宽

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军转干部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成为改革开放的时代弄潮儿,作出了骄人业绩。我们要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成为弘扬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精神的生动教材,在全社会形成向模范人物看齐的良好风尚。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27日接见第六次全国军转表彰大会代表时的讲话

在齐鲁大地、牡丹之乡,古有商祖范蠡富行其德,留下的一串串佳话美誉天下;今有时代先锋王福波创业奉献的壮举,成为广大干部群众交口称赞的楷模样板。中共菏泽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号召向王福波同志学习,山东省新闻媒体突出宣传他的先进事迹,他成为名扬全国的著名创业创新示范者,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篇报告文学《无衔将军》,向亿万读者介绍他坚守理想、拼搏进取、创业创新的不平凡历程。

王福波,曾经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军人,8年军旅生涯的淬火历练,使他从战士到军校学员、再到基层标兵连长、师司令部军务参谋,一路执着追求,一路锦绣前程,不少人说他具有当将军的潜质。然而,一场百万大裁军的历史变革袭来,已是年轻军官的王福波,服从大局,听从召唤,退役回到家乡菏泽。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他从市政工程、装饰装修做起,继而进军地产开发,打造出声名远扬的山东福汉集团。创业成功的王福波依然保持军人本色,为党为国分忧,奉献社会,服务民众,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业楷模、时代雷锋。

踏着时代的步伐开拓进取

王福波成长在学雷锋的火红年代,特别是雷锋听党话跟党走的誓言让他心明眼亮。王福波决心像雷锋那样,冲锋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阵地上。边疆烽烟起,报国情切切。王福波17岁那年,一场自卫反击的战斗打响了,他毅然中断学业、奔赴军营,参军来到济南军区某炮兵部队,在神圣的战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成长为一名血性勇猛的优秀军人。甘当铺路石,悲壮亦神圣。20世纪80年代中叶那场百万大裁军,60万军官列为编余,四分之一陆军部队要被撤销,王福波顾全大局,打起背包回故乡。

当改革春风吹拂祖国大地、举国上下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时候,已经成为市建委国家干部的王福波,勇敢地抛弃“铁饭碗”,汇入市场经济大潮。他从捡破烂、收垃圾开始做起,几次主动转型,成为名声大振、名噪一时的“创业大王”。春江水暖鸭先知。王福波的眼界和思路总是伴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延伸。当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民众盼望“安得广厦千万间”之时,王福波开始进军天地更加广阔的房地产业。他要为老百姓建造买得起、住得好的房屋,为老年人建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公寓,为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建造艺术家聚集、文化精品荟萃的殿堂……

近30年的创业创新经历,给了他无比丰厚的回报 :300元钱白手起家,发展到如今拥有二十几家公司的企业集团,再到现在集房地产开发、酒店经营、物业管理、养老服务、武术传承、网络传媒、书画艺术、影视制件、牡丹文化等等多种经营并举的综合经济体。

瞄着持续发展加钢淬火

王福波深知,我们这个党和军队之所以从小到大、以弱胜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最大的秘诀就是善于学习,善于在冲锋的道路上自我加压,严格历练。在拓展事业的过程中,他将雷锋精神运用得出神入化,他用雷锋“问题-学习,实践-总结”的学习公式指导自己,不断地拉长知识的链条。

在王福波的企业集团里,不论做哪一种行业,他都要做得最好。其奥妙在于他善用人才,培养人才,人才是他企业的第一资源。每个人都是一座金矿,都有他自己宝贵的东西,他认定锻造出一批优秀企业家才是企业的最具价值的产品。

王福波的管理思想从军队而来,从国学而来,从磨砺而来,从失败而来,从家国情怀中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让福汉集团拥有了一个科学管理思想和管理团队。在学习中浴火重生,让王福波始终不敢有半点懈怠。他“三进北大”“三进清华”之门,与北大教授、院士近距离对话交流,感知、感受、感悟北大文化和精神 ;他聆听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香港大学的专家教授、院士的讲座,感受大师思想,掌握学科前沿知识,把握科学发展规律,从而完善自我规划 ;他还报名攻读美国斯坦福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公司的员工们发现,王福波缩短了每次开会的时间,加快了行走的脚步。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出差的航班上,他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总是装着学习教材。有人对此不解,这是图啥?王福波的回答语重心长 :想赢个三回两回,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做个百年企业,想一辈子赢,没有智慧绝对不行。王福波拜师学艺,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企业的经营模式。国学大师南怀瑾、易学大师刘大钧、书法大师谢孔宾等,都成为王福波的座上宾。王福波博览群书,经常研读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的书籍。对儒家、道家等经典多有涉猎,从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营养,他还编撰了《国学精选赏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创业团队铸魂励志。王福波致力于思想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福汉集团开出了接地气的“花朵”,这就是“自强、开拓、实干、卓越、自律、养德、担当、奉献”的“福汉精神”。

凭着诚信友善立身处世

诚信和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王福波在创业过程中立身处世的原则。一次员工大会,王福波高声朗读了雷锋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王福波是盼望用博大的中华文化教育员工,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在重诚信讲友善上,王福波处处率先垂范。一天,70多岁的李大娘用手巾包着两张热煎饼,用瓦罐提着刚熬的小米粥,来到王福波办公室。进门对王福波说 :“他大哥快歇歇,趁热垫吧两口,千万别累坏了身子!”就这样,每隔几天,李大娘就会给王福波送一次饭。原来,王福波的公司在建设成盛新都汇小区时,李大娘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被列入拆遷之列,李大娘以家庭有特殊困难为由,又提了一些额外补偿要求。听了李大娘的诉说,王福波握住李大娘的手说 :“大娘,你提的要求,沾点儿边的,咱都算上 ;一些不沾边但数额不大的,咱也算上,权当我孝敬您老人家了;一些确实属于政策之外的,也请您老人家理解。”王福波的话音未落,李大娘激动地站起来,泪眼婆娑抓住王福波的手,激动地说:“他大哥,你是好人啊!”后来的结果,一个个“钉子户”都成了“带头户”,纷纷在拆迁协议书上签了字。

旧城改造,是城市蜕变的必经之路。随着菏泽市被列入中原城市群建设规划,这方面的任务极其繁重,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一座现代化的牡丹之都呼之欲出。但改造涉及千家万户,特别是在拆迁赔偿问题上,容易爆发拆迁户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冲突。王福波告诉身边的员工,要时时以大局利益和整体利益为重,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事,在依靠政府做工作的同时,要积极为党委政府的民生工程排忧解难 ;在依法对拆迁居民进行合理赔偿的同时,更要注重为特殊困难的群众让利、送去关爱和温暖。为此,王福波创造性地提出“三赢拆迁理念”:首先把被拆迁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他们赢在明处 ;其次是保证地方政府的利益,让他们赢的合法 ;最后是保证企业的利益,让他们赢得其所。王福波的“三赢拆迁理念”,让拆迁工作不再难。拆迁工作由过去工作人员上门动员“我要拆”,变为被拆迁户主动找上门来问“啥时拆我的”。

俗话说 :商场如战场。但王福波不这么认为,他告诉记者 :“商场是‘情场,市场经济也是感情经济,因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人是感情动物,付出真情才能交友聚人,人心凝聚才能干事创业。”“菏泽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历来以重真情,尚大义而著称。我们要让外来的投资者感到牡丹之乡是发财的福地,交友的‘聚义堂。”于是,王福波主动增补合作方几千万的“亏本”事件成为感动牡丹之乡的事件。王福波千里迢迢去看望这位诚信相交的合作伙伴,对方向当地企业界的所有朋友介绍了这位德厚仁义的山东企业家。

王福波商海弄潮30年,现在他的核心团队逾百人,合作伙伴遍及北京、浙江、江苏、陕西等省市,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当记者问他聚人的秘诀时,王福波提笔挥毫写了8个字:真诚、真情、利他、共赢。

为着国计民生奉献付出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的躯体正逐步扩大,新城建设、旧城改造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道考题。这道考题同样摆在王福波面前。

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许多地方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放眼望去,伤痕累累。山东是全国棚改任务的重点省份,而菏泽又是重中之重,全省近八分之一棚改量在菏泽,居全省第一,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任务量也最大。菏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下大力解决好这个问题。

王福波是一位在商言德、在商言国、在商言民的共产党人,他想得最多的是国家利益,看得最重的是民生福祉。《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建设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文化高地”为目标,充分发挥菏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增强文化产业实力……

一段富有潜力的地块进入王福波的视线 :临近赵王河公园的240亩建设用地,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王福波的心,他深刻领会菏泽“十二五”规划中“文化高地”的含义,为此楼盘做出了“文化城”的高端定位。

菏泽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是书画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同时拥有黄河文化、牡丹文化、红色文化、水浒文化,把文化注入旧城改造,成为一个全新的设想与创意。于是,这块占地面积240亩,规划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文化价值大为凸显。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王福波第一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的论述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因为这些年来,他把文化注入了高大的建筑,融入了福汉人的血脉。

自己活着要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这是伟大战士雷锋的崇高境界,如今成为福汉集团和王福波的自觉追求。在王福波奉献爱心的一串串佳话中,人们不会忘记这样一件事 :《菏泽日报》上曾刊登了一则消息,鄄城有个农村女孩父母患病,家庭十分清贫,可她矢志不移,一边尽力做好家务,照顾双亲,一边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高考时,一举考过了“一本”分数线,可惜交不起学费,她只好忍痛割爱,准备辍学打工……“好孩子,太可惜了!”王福波看到了这张报纸,心弦被触动。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求学的情景,十分理解这个女孩的处境与心情,他马上拿起电话,打通了公司财务 :“今天的报纸看了吗?那个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交不起学费,咱给她拿了吧!”一次善举,改变了那个农村女孩一生的命运。现在福汉集团逐渐做大,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入职。“我先教给他们的不是如何经营、计算成本和利润,而是传递企业文化,教他们如何做一个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合格的公民。”

经过多年奔波,王福波有了一個清晰的发现 :那就是中国未来的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一个“银发潮涌”的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了 15%,预计 2020年将达 17%,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相当一部分人是独生子女,一对年轻夫妻要照顾三四位老人,还要上班,实在难以应对。如果几亿老人都去住养老院,床位根本不够。

思想的火花在王福波脑海里闪烁 :这个楼盘面对北关医院,应该发挥这个优势,以孝道为主题,定位于居家养老!将原来设计120平方米左右的豪华房改造成70平方米的小户型,便于老两口打扫房间和居住。然而,又不是传统的养老院,而是符合有关政策提倡的“居家养老”概念。也就是说,老人住在自己家里,与医院观诊室联网,万一有事,一按电钮,医生几分钟就可上门诊治,相当于家庭病房。中国的传统伦理以孝道为核心。如此定位,这

正是弘扬中国伦理文化的最佳亮点!

雷锋在1959年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们在建设焦化厂当中,住不好、吃不好和工作环境不好等,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局部的、可以克服的。只要我们有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气概,是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的。”王福波把这段话抄在笔记本上,他回味着这些年的艰辛付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决心像雷锋那样,把人民的利益放到心中最高位置,在践行宗旨的伟大事业中,谱写福汉集团一曲曲高亢的新时代赞歌!

猜你喜欢
菏泽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快递时代谈恋爱
什么是文化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研究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