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匠”的“大国工匠”梦

2018-05-14 11:21徐红清
学生导报·中职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年度人物金牌工匠

徐红清

在过去这一年时间里,哪些人用平凡而伟大的事例感动了你我,感动了这座城市?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开展的“光荣与力量——2018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正式揭晓。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杨山巍荣获“2018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称号。

对训练的要求到了“病态”的地步

“来上海打拼,我想学好一技之长。”正是这样的志气,让杨山巍一举站上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金牌领奖台,也实现了上海选手世技赛上金牌“零的突破”。

杨山巍天生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以前带教过他的老师曾说,他对自己汽修训练的要求严格到了“病态”的地步,教练允许有2毫米的误差,他规定自己必须小于1毫米。门板修复一般用手摸、用尺量,而他用强光灯照在门板上,一点点找不平。每一次简单的敲击,他都要反复练习上百遍,力求每次都能做到分毫不差。

杨山巍说,“有的人适合上大学,有些人动手能力强。只要从基层做起,沉下心来踏实干,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抓斗大王”包起帆为他颁奖,他说,在这个20岁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未来“大国工匠”的影子,“希望能看到更多像他这样的知识型、技能型、学习型人才,通过不懈努力改变人生和命運。”

从世技赛的备送选手到世界冠军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在世技赛的训练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世技赛被誉为职业技能界的奥林匹克大会,有来自22个国家的选手同台竞技,除了来自职业院校的师生,更多的是世界顶尖企业的技能名师,竞争非常激烈。所以,世技赛选手的训练强度不亚于奥运会运动员。

杨山巍回顾集训期间的训练,依旧非常感慨。

每天从早晨6点到晚上11点甚至更晚,除了吃饭,所有时间杨山巍都是在训练室中度过的。这些训练有时是枯燥的,每天就是把部件拆下,再完好无损地装上,周而复始。有时也是痛苦的,在训练焊接时,因为焊接板件厚度只有0.6-0.8mm,非常薄,所以经常有火花烫穿衣服烫在皮肤上、鞋子里。被烫到了还不能马上停下来,要把这一条完整焊好后,才能停。好些时候等火花在皮肤上自然冷却后,杨山巍都能闻到肉被烫焦的味道。

“但我从没有想过放弃,我不想再留下遗憾。”原来,杨山巍曾经是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备选选手,当时的他仅因为0.5分的差距,最终与那届大赛失之交臂。“高手过招,相差无几,我知道那0.5分中所饱含的汗水与艰辛,我也亲眼见证过学长们如何一步步从校园迈向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

职校生也能走上报国成才路

2017年10月,杨山巍代表中国出战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一举斩获车身修理项目金牌。这是上海选手在该项目上的零的突破,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比赛中的首金。

“曾经,我以为汽修技师就是不断重复简单工艺,曾经我也有过疑惑,粗糙低端的技能是否会被不断进步的科技淘汰?可一路走来,随着不断学习、不断磨砺,我越来越感受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大,也越来越觉得,年轻的我是多么幸运能够在这样的行业中开启职业道路,我的未来充满可能,想到这些我的内心就澎湃着无穷的力量。”杨山巍说,他会把世界技能大赛执著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带到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每一步。现在,杨山巍主要从事新车研发试制的尺寸精度控制工作,努力为自主品牌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里脱颖而出的先锋者和追梦人,总会给人感动和震撼。在“光荣与力量——2018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上,获奖者走上舞台,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他们中有科学家,也有大工匠,还有许多默默无闻在基层奉献的劳动者。他们坚守信仰、追逐梦想、开拓创新,为城市带来了光荣与力量。杨山巍的梦想是:“希望有一天我这个‘中国小匠能够真正成为助推创新中国崛起的‘大国工匠。”

猜你喜欢
年度人物金牌工匠
90后大工匠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金牌搜笑王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候选人展示(以姓氏笔画为序)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现代青年》2018年度人物评选
有惊无险的金牌
致敬!老工匠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