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旧时光

2018-05-14 20:28林涵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曼德勒僧人缅甸

林涵

“曼德勒之路啊,那里有阳光、棕榈和叮叮作响的风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吉卜林的诗《通往曼德勒之路》这样描写道,优美的诗句让人对这个东方故都遐想无限。

曼德勒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巴利语名称为“罗陀那崩尼插都”,意为“多宝之城”。缅甸历史上的几个王朝曾经建都于此,通过历史之光,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深邃的过往。尽管时代飞速发展,但在曼德勒,仿佛时光还是不紧不慢的模样。

作为缅甸的第二大城市,对于许多人来说,曼德勒这座喧闹堵车、建筑貌似也没有什么特色的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其实并不佳。但是,只要到达过的人,在经过几天的深入了解之后,这里就会成为其缅甸之旅中难忘的一抹亮色。

生活的静谧与佛性的深远

有江河的城市.总是不经意间透露出一股灵性和莫名的魅力。

缅甸的母亲河伊洛瓦底江从曼德勒市西边流过,人们在河边洗衣、取水做饭、挑水灌溉。河水映衬着夕阳的余晖,远处渐渐变成金色的佛塔,江上悠然的小渔船,随着落日西沉,都慢漫变成意境深远的剪影。

在曼德勒的大街小巷,时常可看到还穿着民族服装的人们,像“裙子”—般的“纱笼”:男式的叫“笼基”,女式的叫“特敏”。这样的着装传统不仅是因为天热,也因为女性爱美之心的自然表露,通常服饰色彩鲜艳,亮丽大方。即使并非特殊的民族或宗教节日,也是如此“盛装”,这在世界上并不多见。

当我们入乡随俗买来一套特敏时,她们会细心地帮我们在头上插上小花,并帮我们涂上缅甸特产树脂制成的“防晒霜”——特纳卡,然后微笑着用并不地道的英文说“Oh!Myanmar lady(缅甸女子)”。从她们天真的双眸里,我们看不出一丝因繁重工作而可能潜藏的哀怨,她们的笑容中,更是没有轻蔑、放肆,也没有隐晦,有的是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谦和,以及对世事与命运的乐观。

曼德勒地处热带,年平均气温27度。暑热难当,饮水需求大,很多路边的人家或店家门口常常放有饮水桶、饮水杯,供路人饮用。这里的人民对外来的游客表现得更加友好善良,随时随地都愿意伸出助人的援手,不仅对自己的同胞,而且也对外来的访客。陌生人在这里问路,他们怕自己说不清楚,甚至会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带你前去,而且不图任何物质回报。在佛教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乐善好施已成为缅甸人的一种习惯。他们认为,帮助别人是一件积德的事。如果把缅甸普通人的这些特性和优点进一步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来考量,就更显珍贵与难得。

在经过了数十年的封闭之后,开放的缅甸,在新时代正在开启之际,苦尽甜来的人民更加感恩惜福。有人说,曼德勒是一片佛光从未离开过的土地,是一座能够神奇地把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定在那里,然后静静地看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生活的静谧与佛性的深远,纷纷扰扰的心绪似乎也不自觉地静了下来。

牵手“爱情桥”看最美日落

从开始关注这座城市开始,你一定无数次见过这样的照片:一座古朴的木桥倒映在悠悠江水中,一轮红日缓缓落下,桥上来来往往的僧人和推着自行车的行人,这唯美的剪影为这个金红色的世界增添了一份禅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里,大抵都有一座“爱情桥”。牛郎织女每年七夕在鹊桥相会,白娘子与许仙于西湖断桥美丽邂逅,梁山伯与祝英台于长桥十八次来回相送,苏小小与阮郁于西泠桥上一见倾心而永结同心。“前世五百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识。”爱情桥上神话般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

曼德勒的乌本桥就是缅甸著名的“爱情桥”。乌本桥位于缅甸曼德勒郊外,建于贡榜王朝的敏东王时期,全长1200米,1000多根桥柱以及铺桥的木板用的都是千年不腐的柚木。整座桥没有使用一枚铁钉,全部由柚木铆合而成,在历经了16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的今天,依然坚固地横跨在东塔曼湖上。

当初建桥时,全桥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风避雨。建造这座桥的敏东王同时还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利用这六座亭子来体现佛教的“六和精神”,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为上互不侵犯)、口和无诤(言语上和谐)、意和同悦(精神上志同道合)、见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识)、利和同均(经济上均衡分配)。

“六和精神”原本是僧侣的生活准则。佛教国家的爱情桥自然不会挂满连心锁,六和亭所传承的和睦互敬精神,就是恋人们最浪漫的爱情宣言。缅甸人在相恋时,会相约来到这里虔诚地祈祷,希望双方和睦互敬,爱情能够天长地久。

而乌本桥的绝美日落场景,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游人去一睹它的风采。对于摄影人来说,安排两场乌本桥看日落是必须的,一次在河边旱地上,一次租船飘荡在江上。不过最好的机位还是在江心,这里的船工可以很好地让小船稳在你喜欢的位置,长时间让你拍摄。

行走在木桥上,会感觉到有些倾斜,甚至有些轻微晃动。看日落前,早早来乌本桥走走,坐在六和亭里,看当地人洗衣钓鱼,或者沿着桥中台阶下到江滩,看桥上人来人往。恬静的东塔曼湖上,当地渔民依然捕鱼泛舟。湖两岸葱绿,肥沃农田围绕,隐约可见几座寺庙。千江尽染,漫天金红,好一幅唯美日落图。

“前世五百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识。”爱情桥上神话般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

壮观的“千人僧饭”

在曼德勒,有“钟声佛号闻十里,路上行人半是僧”之说,黎明初晓,众和尚托钵出门,化缘后集中起来,在固定时间僧侣们按顺序领取食物。在马哈根德昂伽江僧院(Mahargandaryone Monastery),每天“千人僧饭”的盛况,更是成为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景线。

马哈根德昂伽江僧院仅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却是缅甸最著名、拥有最多僧人的寺院。这是一所佛学院,在这里学习的僧人有近1000人。他们的食宿一部分靠政府,另一部分靠大众布施。

缅甸的和尚严格遵守“午后不食”的规矩,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早饭和午饭。僧人们在吃完午餐后,从午后到午夜,除喝水外,不再吃任何东西。佛学院里环境非常优美,每栋房子的造型颜色都不一样,僧人们在这里安静地学佛修行,毕业后回到原来的庙里继续修行。缅甸家庭以送孩子去寺庙修行为荣,每个男人在16岁前都要进寺庙修行,修行时间可长可短,短的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年,时间长的可以是十几年。走在曼德勒的街上,经常能看到身穿白僧袍的小沙弥。刚入学的小沙弥穿的是白色僧袍,待转为正式学生后,才开始穿红色僧袍。

马哈根德昂伽江僧院有1000多名学生,每天集体进餐是一景。10点整,所有僧人开始排队,10:30钟声响起,大大小小及穿各色袈裟的僧人,有稚气未脱的少年僧人,也有安稳沉静的青年僧人,他们从各自的僧房中走出,手持大钵,排队等候进入大餐厅用餐,1000多人光是等候入餐厅就要花去半个小时。僧人们秩序井然地走进院子内的--食堂,桌上的竹筐里放着饭食、点心和水果,都是信徒们布施给寺院的,由寺院统一发放给僧人们。

托钵化缘是出家人自度及度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佛教经典《金刚经》中就有释迦牟尼佛祖每日出门化缘前梳洗,整理仪容,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化缘的描述。佛教认为,能布施斋僧的人,即与佛门有缘,僧人每日上街募化乞食,也是为了广结善缘。

僧人们进入食堂后,会解开裹得严严实实的僧衣,然后抖平,再重新围裹住身体,露出半边臂膀,坐下开始安静地用斋饭,全程无人发出声音或交头接耳,并且不会浪费食物,全部吃完。僧饭的食物中,除了白米饭、鸡鸭鱼肉、水果蔬菜、茶水饮料,荤素搭配,一应俱全。东南亚的小乘佛教对荤食没有禁忌,缅甸的僧人,可自由选择吃荤或吃素。

这样有序而安静的布施场面,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游客的好奇目光,而且以欧美游客居多,他们拥挤在长长的队伍侧面,用自己的“长枪短炮”数码装备记录下这盛大的场景。而通过各国游客的宣传,全世界都知道缅甸有这么—所大僧院。或许,这也是弘扬佛法的一种方式吧。

有人笑说这里是“千人僧饭,万人拍照”,僧侣们安静有序的世界与拥挤的游人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世间的心浮气躁与急功近利绝然被屏蔽在他们的僧袍之外,俗世纷扰与他们心中的空宁悄然阻隔。一切都仿佛被定格在了旧日的时光里。

佛教认为,能布施斋僧的人,即与佛门有缘,僧人每日上街募化乞食,也是為了广结善缘。

猜你喜欢
曼德勒僧人缅甸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缅甸·曼德勒
合肥磐石助力中国流动科普资源走进缅甸
曼德勒 缅甸故都新观察
缅甸希望20年内赶上新加坡
白云深处
人生即修行
当老鼠变成虎
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