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墙砖粘贴工艺

2018-05-14 09:10韩建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环保安全

韩建

摘 要:墙面砖(简称墙砖)适用于洗手间、厨房、室外阳台的立面装饰。贴墙砖是保护墙面免遭水溅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有趣的装饰元素。由于墙砖的阻水效果好、容易清洗、图案多变美观简洁、施工便捷等特性,使其成为我国市场上主流的装饰材料之一。同时由于老旧的施工工艺,及工人师傅操作不当,造成相关墙砖脱落等质量事故屡有发生。

关键词:环保;安全;易操作

1 前言

墙砖粘贴的施工工艺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粘贴方式(水泥砂浆),另一种是薄贴法。

其实不管使用什么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让瓷砖和墙壁紧紧的贴合在一起。无非是材料不同,施工工艺不同。但准确的说,粘合力主要靠的是水泥,砂子只起辅助作用。粘合力来自于水泥中的物质(硅酸三钙、硅酸二钙等)跟水反应,形成的稳定的水化物结晶。这种稳定水化物结晶,会让水泥拥有很强的凝固能力,然后把瓷砖和墙面联结起来。

为了更好的说明两种工艺各自的优缺点,我们从几个角度阐述一下这两种施工工艺,并做简单比较。

2 主要材料及配比问题

2.1 传统的粘贴方式

施工过程中,一般用水泥和砂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砂浆,砂子的作用主要是让水泥结构更稳定、牢固,同时也防止由于水泥的拉力过大,从而损坏瓷砖(所以砂子作为骨料存在)。为了防止砂浆的水分不足,砂浆必须要有一定的厚度,而且瓷砖也必须提前泡水浸湿。

实际操作过程中,砂浆都是工人师傅按设计配比现场配制的,水泥的标号、品牌,砂子的含泥量、含水量,水泥、砂子的比例大小,搅拌时间等影响因素过多。甚至有些砂浆都是工人师傅手工拌制,配比多少完全看手感,砂浆质量更是无从保证。砂浆的质量不好,瓷砖就粘贴不牢固,容易产生空鼓,久而久之就会脱落。

而且也并不是所有墙砖都可以使用传统的铺贴方式。现在的墙砖,越来越致密坚硬(吸水率低),尺寸也更大,更厚重,单靠水泥砂浆很难将墙砖与结构面牢固的粘贴到一起。

2.2 薄贴法

薄贴法使用的胶结剂,被称作瓷砖胶,其实主要成分还是水泥,只不过是经过升级、处理后的水泥。骨料还是砂子,但是是精选的石英砂,还添加了一些其他材料,用来增强粘接剂的结合强度。而且粘接剂是在工厂加工配制,配比也是标准化生产,使用的时候,按要求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搅拌即可使用。针对吸水率低的墙砖也要相对应的粘结剂,可以保证足够的粘结力。

可以看出,薄贴法的材料经过升级,且材料配比为标准化生产,质量更容易控制。

3 施工工艺流程

薄贴法:把粘接剂跟水混合搅拌,搅拌的时候,应先加水再倒入粉剂,需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并熟化30秒后再搅拌均匀。涂刷界面剂,界面剂主要用于各种基层表面,一方面防止胶浆失水过快,达到封底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基层表面粗糙度和强度,从而达到提高瓷砖与基层的粘结强度的作用。将搅拌好的粘结剂用专用齿形刮刀成排涂抹在墙面上,并用专用的齿形刮刀把粘结剂刮出条状纹理。薄贴法所用的齿形刮刀也是专业工具,贴不同的砖,所用的规格也不一样。铺贴过程中用靠尺检查垂直平整度,可调整时间为20分钟内。为了更好的保证铺贴的效率和质量,需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激光水平仪等。

4 前提条件

传统粘贴方式:基本不受基层形式限制,砼、砌体结构均可,垂直度、平整度要求不高,如超差太大可以通過调整水泥砂浆的厚度解决,确保装饰面层的垂直平整度。国家规范要求,内墙普通抹灰控制在18mm;中级抹灰控制在20mm;高级抹灰控制在25mm;如遇到特殊情况超过35mm,也可通过增加钢板网等补强措施进行处理。

薄贴法:基层要求较高,基层必须坚实、干净、无裂缝、灰尘、空鼓油污等缺陷;基层必须具备足够整体强度;基层必须平整,在2m范围内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3mm。

5 安全、质量、工期管控方面

从使用安全方面来看,薄贴法相对于传统粘贴方式墙砖与基层的粘结更牢固,不会因粘接材料的失水、空鼓等原因造成脱落。(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四季温差较大,可能出现的冻融作用对建筑物损伤很严重。北方经常会遇到一些案例,由于冻融作用造成墙体开裂,抹灰层大面积脱落,导致装饰面层的严重损坏。)

从施工质量管控方面来看,薄贴法相对于传统粘贴方式,材料基本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不会出现砂子含泥量、含水量过大,或水泥强度不足、比例不对等因素,影响水泥砂浆强度的情况。)配比更简洁且更易于现场操作,对有施工基础的工人师傅稍作培训就能上岗操作。难点在于基层的平整度要求过高,对砼结构成型、二次结构(砌筑、构造柱、圈梁)平整度、抹灰工程的平整度都有更高的要求。

从施工工期管控方面来看,薄贴法相对于传统粘贴方式施工步骤精简(省去了水泥砂浆打底、提前泡砖、墙面润湿等工序),且更易于操作,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从成本管控方面来看,薄贴法相对于传统粘贴方式费用相对较高,体现在材料费和人工费。材料费单价高于传统粘贴方式,但是用量有大幅度减少,可以根据具体工程体量进行折减;人工费方面,由于现在薄贴法还没有大面积普及,所以市场价略高于传统粘贴方式,其实施工手法和传统粘贴方式并无本质的差异,大同小异,相信根据薄贴法的逐渐普及,人工费方面不会成为施工工艺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6 市场前景

薄贴法在国内尚未大面积普及,其中一条主要因素就是对基层的标准要求很高。国内的建筑市场鱼龙混杂,施工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标准有待提高。

国内很多房企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工程质量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所以大量在建工程将模板体系进行更新换代,更换为铝模体系。铝模体系较传统的木模体系有很大的优势,如施工周期短、周转次数高、施工方便、效率高、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拼缝少精度高、现场施工垃圾少、支撑体系简洁、标准通用性强、回收价值高、减排环保等,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砼结构成型效果好,从本质上解决了薄贴法对基层平整度的要求,为薄贴法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另外随着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基层超差问题也会逐渐得到有效的解决。

如果基层平整度这一重点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薄贴法充分发挥安全、质量、工期方面的优势,相对于传统粘贴方式还能节约空间,增大房屋的可利用空间,提升业主的居住感受,此工艺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范钦珊.材料力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饰面砖粘贴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环保安全
竹材在现代家具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有痔无恐湿巾的试验研究及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