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运维及设施管理平台的构建

2018-05-14 12:36李建沛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平台构建

摘 要:BIM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技术,BIM也已实现在建筑各个领域的应用,但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还比较少,本文针对BIM在运维阶段的应用情况,通过对运维阶段的技术架构,给出了BIM 在运维阶段的设计平台构建步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广大运维管理者提供思路,为BIM的应用拓展空间。

关键词:BIM;设备运维;平台构建

1 引言

国家近几年来不断出台政策引导和扶持BIM技术,这促使BIM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工程的各个领域,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网络协同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BIM技术已经在工程的各个领域得到长足的發展,特别在设计、施工、业主单位得到了使用者的一致肯定,但BIM技术不仅仅局限在建筑的施工和设计,也在建筑的运维阶段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BIM的特点,提出了BIM模型在运维和设施管理的平台模型,对改善项目运营流程、输出各种数据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2 BIM在运维阶段使用概述

在建筑的运维阶段,BIM也可以应用在设施管理的各个方面,比如三维互动的操作界面、可视化的数据模式、标准的权限控制、简单的操作界面等等,运维管理者利用BIM技术进行楼宇控制,通过传感器和控制设备进行机电设备的能耗优化,利用三维界面的各种专业检测数据进行楼宇实时的能耗分析和环境管理,完成建筑节能减排的需要,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权衡系统,解决数据智能化服务和云端专家诊断,不但可以减少人工投入,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3 BIM在运维阶段的技术构架

BIM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在运维阶段的全方位管理,采用LOD技术,提升BIM显示效率,利用三维引擎剔除多种处理,实现桌面和移动的无缝连接,本文所采用的BIM技术技术构架,主要采用三级管理结构,从而实现从数据层到应用层和用户层的管理。

在数据层主要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对建筑模型内设备设施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这些信息包括多方面的资源,比如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红外线感应系统、烟雾感应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系统等等,通过相关的数据采用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输送。

在应用层主要是利用BIM技术的日常管理和应急联动管理,对于BIM技术管理来说,主要是进行日常监控管理,通过日常的监测和分析,采用相应的应急措施,比如预警系统、调控系统或者评估系统的实时管理。

在用户层则主要是针对职能管理部门和调度部门实现用户层面的互动和控制,比如利用手机和电脑来控制室内的环境温度、门禁等等。

4 BIM运维及设施管理平台的构建步骤

通过BIM系统的开发,开发人员不断的在建筑运维的第一线和用户进行沟通,了解人们的基本诉求,发现人们最愿意的是按照系统进行三级模型浏览,并专门针对某一个专业进行模型控制,鉴于此,本文采取这种思路进行模型架构。

4.1 利用revit建立一级三维模型

第一级为整个项目的建模,主要分析整个项目的模型建立,这个阶段主要利用项目周围的场地环境,分析项目的光照情况,空气湿度和温度情况,立足于本地区的风向指标,光照指标,对项目未来的节能情况做粗略的分析,为项目的细化打好基础。

Revit是用于BIM的软件。利用其强大的工具,您可以使用基于智能模型的流程,实现规划、设计、建造,以及管理建筑和基础设施。Revit 支持多领域设计流程的协作式设计。可以构建建筑构件模型,分析和模拟系统及结构,以及迭代设计。从Revit模型生成文档。实现集体的分工合作,让多个项目参与者可以访问集中共享的模型。这将促成更佳的协调,从而减少冲突和返工。不仅如此,还可以实现可视化的操作,使用模型创建更具吸引力的3D视觉效果,更有效地向项目所有者和团队成员沟通设计意图。Revit 包含适用于建筑项目所有领域的功能。当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专业人员使用一个通用平台工作时,可降低数据转换错误风险,而设计流程的可预测性将变得更高。通过这个软件,可以实现个人与成员规模庞大的项目团队有效合作。其各种常用格式导入、导出及链接数据。

4.2 第二层级的全方位展示

第二层级在第一级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细化管理,同时根据各项运维管理参数对项目模型进行管理,比如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暖通系统的设计、消防系统的设计、门禁系统的设计、故障监测及各项预警系统的设计等等, 通过这一层级的设计,为下一层极的具体系统设计做好基础。通过这一层级的设计,基本上达到了设备故障报警、耗能表现报警、维护时间报警和安全波动报警等诸多功能,必要时还会拥有项目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的系统设计。在这一阶段,从各个角度都要能够看到具体的系统展示,利用三维优势来浏览模型,比如中央空调模型,可以独立的按照系统浏览。

4.3 第三层级的精细化设计

第三层级的是整个系统设计完成的最终步骤,也是运维阶段的关键步骤,主要针对某一系统进行深入的设计,通过某一系统的完全设计,来满足最终的运维需要。比如针对机房暖通系统的设计,不仅仅要有详细的冷却冷冻系统布置方案,还要有明确的冷水机房、供热管道、地下室空调管道的位置、尺寸、管路走向等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甚至于未来整个暖通系统的故障分析系统,人为操作及控制系统都要考虑进去。这个阶段,利用鼠标点击任何一个构件,比如管道,就必须能够在界面的右侧出现与之对应的相关信息,比如某管道的设备说明书、维修资料、供应商资料、应急处置方案等等文件资料。这一层次对于整个运维管理来说至关重要,是真正的实现各个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也是决定运维成功的关键,通过这个步骤能够正确的实现整个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设计,让各个系统可以有条不紊的运行而不至于影响彼此的施工和维护,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从基本完成项目的目标。

4.4 设备运维管理阶段的相关使用

在设备运维阶段除了能够满足模型的浏览之外,还要能够满足设备信息查询,设备保修流程,设备管理和控制、计划性维修等各个内容,比如在设备信息查询阶段,通过对设备的关键字和设备名称进行搜索从而查询设备信息,而设备在运维阶段是避免不了报修的,可以在系统内设计好报修人的联系方式,当设备发生故障就直接报修,对于设备的维护也是这样,只要那部分出了问题,就可以直接精确的出现由谁来值班维护,这就实现了精细化的运维管理,可以应对不同的意外情况。

5 结束语

BIM在建筑的运维阶段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本系统的开发也只是一种尝试探索,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建筑运维阶段的价值,尤其是随着先进技术的出现,各种互联网技术、云技术、智能化技术和BIM技术的整合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BIM在运维阶段的优势已经开始凸显,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建筑运维管理提供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余雯婷,李希胜.基于BIM-COBie技术的建筑设施信息化管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1):129~135.

[2] 胡康.基于BIM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3] 张春影.BIM技术在设施信息管理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4] 陈晓.基于BIM的校园运维管理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5] 刘波,刘薇.BIM在国内建筑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障碍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9):20~23.

作者简介:

李建沛,1983年1月,汉,女,河南省鲁山县人,学历:本科,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结构工程。

猜你喜欢
平台构建
创新创业视角下校企合作平台构建
安徽农产品网络流通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校园创业平台构建研究
长三角经济圈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平台的构建研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