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2018-05-14 12:44甄磊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施工阶段BIM技术建筑工程

甄磊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日益扩大,结构的形式也变得尤为繁琐,尤其是对于某些异性结构抑或是超大型结构来说逐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工程以及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通常来源于管理、投资等方面。随着BIM技术的脱颖而出,有效处理了这些难题,并且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

1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完善下,从当前BIM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来讲,进一步促使相关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该技术在建筑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使用。不仅仅如此,相关部门、住建廳等机构在2014年的时候也做出了明确的表示,要加大推行该技术的力度,可见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有着显著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技术使用到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以借鉴。

2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主要位于某城市的中心地带,同时也紧邻东西两路,两边分别规划了适当面积的绿地。主体的建筑面积在42.8平方米左右,地上建筑面积大概在36万平方米,地下面积大概为8.8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530米,地上一共有110层,而地下总共有8层,同时基础埋深控制在36.8米的范围。由于该工程属于写字楼,而且也包含观光等相关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该工程主要是巨型框架与型钢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模式,并且巨型框架主要由以下几种构件一起组成:第一是巨柱;第二是转换桁架;第三是巨型斜撑;第四是重力柱;而对于核心筒来说,通常由以下几种构件共同构成:第一是钢板剪力墙;第二是钢暗柱;第三是钢暗梁钢楼梯;第四是阻尼器等。

3 探析工程施工重难点

3.1 狭小场地平面组织及协调管理

该工程存在的空间有限,在开展地下施工的过程中有某段路线无法正常应用,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构件做好科学的安排,而堆场规划与布置是相关部门值得重视的主要环节。

3.2 工期紧,时间短,任务重

从该工程的整体结构来看,在实际开展施工的时候会花费较多的人力、财力等,显然在施工的时候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时间、任务量等。显而易见的是,工程钢结构有着较多的特点,例如工程量较大、结构繁琐等,依据工期要求需要在36个月以内完成结构封顶工作,这样算下来七天就要盖完一层,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实际开展施工的时候,由于设计单位在施工的时候会面临较多的问题,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避免因为设计问题而对相关企业带来的损失,并保障工程的整体水平是当前相关部门值得深思的课题。

4 阐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运用

4.1 工序模拟

针对某些结构比较繁琐的建筑工程来说,无论是对结构方式、还是对施工工艺等都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倘若相关人员仅仅对图纸进行了研究,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少看、漏看等情况,这样就无法深入了解员工交底的工作情况,在熟练掌握各种操作以后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模拟出建筑型体,而随着该技术的脱颖而出恰好完善了这一缺陷,同时也能够把比较繁琐化的部位制定出相应的模型,为员工能够采取恰当的施工手段提供重要的保障。相关人员通过使用虚拟效果图开展交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施工质量。

4.2 校核现场施工进度

首先,相关人员需要依据工程情况对每道工序做好科学的分配,在开展施工的前期阶段,需要准备充足的人员及其材料,为施工工序可以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施工进度和时间存在的差异值做好认真的比对工作,并认真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成因,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该问题,尽可能确保工程项目可以如期完成;其次,要采取恰当的手段对施工进程情况做好模拟工作,倘若施工工序出现了不科学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对模型的进度进行调节,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该技术在实际施工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4.3 文明施工管理

基于BIM数据平台的背景下,能够生动形象的把相关信息呈现出来,同时还为现场施工打下扎实的基础。显而易见的是,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其安全手段也会在某种情况下发生适当的改变,这样就要求相关人员在设计模型的前期阶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和现场施工进行比较,最大程度促使建筑工程可以在安全的状态下开展施工。不仅仅如此,在开展施工的前期阶段,在对现场平面进行布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利用BIM模型呈现出道路、线路等,无论对于标识来说,还是就尺寸而言都需要做好科学的标记工作。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自身宣传、安全手段等都可以清晰的表达出来,并依据实际需要对模型做好合理的布置。

5 未来发展的思考

5.1 将建筑工程工业化、模块化、数字化以实现BIM产业化

加大推行智能模型数据加工的力度,这样才可以确保预制件工厂的加工水平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际开展施工的时候,应当依据厂家的实际需要开展施工,促使建筑工程可以朝着数字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5.2 基于BIM技术,实现“BIM+”

基于BIM技术的背景下,能够与相关仪器结合起来共同应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检测质量,并且把存在的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而且还实现了“BIM+”的目的。

5.3 共享BIM技术新成果

针对该工程来说,当BIM模型建立完成以后,就可以加大推广云端共享的力度,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落实标准化构建模型,及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重复建模的情况,并对建立的模型要做好深入的研究,直到满足相关要求以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6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俨然步入到了信息时代,同时也进一步促使建筑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显然是运用高科技技术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的。而BIM技术渗透到建筑领域中有着显著的效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继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冯超.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1):45~46.

[2] 王宇佳,王佳,于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4):89~93.

[3] 吕世尊.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5.

[4] 王春涛,陈留兵.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2):81~85.

猜你喜欢
施工阶段BIM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