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剖析

2018-05-14 13:43周宏莉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周宏莉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文化元素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然后对传统建筑文化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例,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1 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更要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设计中如果能将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展示出来,不仅可以使建筑元素更具文化气息,还可以推动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方式,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 传统文化元素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2.1 建筑设计要立足于传统文化

建筑设计属于艺术的一种类别,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设计时要在文化背景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使得整个建筑能够展示相关的思想与观念以及价值。而建筑设计在形成过程中是以前人的经验与成果为前提的,所以虽然部分建筑设计看上去和传统文化没有太大关系,实际并不属于完全的创新设计,也是在吸收传统的元素和经验的前提下来实施自我的创新。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设计的过程中,汲取《道德经》中有和无的空间理念,使得自然与建筑得到有效的融含,现代博物馆与古建筑及江南山水园林三位一体,别具一格,体现出對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尊重,使得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得到有效的传承。

2.2 建筑设计的前提是传统文化

不管哪种事物其发展的都需要具有相关的基础与前提,建设的设计也包括在内,不管哪种建筑设计都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都可以在历史发展的过程找寻找出其影子。建筑的设计就是对艺术不断创新过程,无论什么新事物的产生,都需要在原来事物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不断的发展。在对现代的建筑进行设计时,想要有效突破风格带来的限制,保证其更具多元化的特点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历史,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文化蕴含的特点与风格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吸收其中的优秀经验,在探究的过程中明确创作的基础与源泉,将传统的建筑风格包含的思想和理念以及创作手法都进行全面的理解,之后才能够保证建筑设计更具传统文化元素的特征。

3 传统建筑文化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3.1 “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

传统建筑的设计十分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其中“天”是指自然,即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现代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的理念与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相符,即要求选用低碳、环保的建材,并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风,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另外,“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其蕴含了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且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因此,为了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将传统建筑文化理念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是一种趋势,即其首先体现在建筑造型复古、风格简约上,且将典雅、婉约风格加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展现出了现代建筑的精致、淡雅,比如苏州园林、徽州建筑等。但需注意,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理念的继承不应仅是表面上的相似,而应深入学习易经与手法,即将传统建筑理念的元素加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实现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的有机结合,从而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建筑文化的风韵。

3.2 “中庸”思想的体现

“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 “中庸”思想的内涵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在传统建筑中,“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上,即讲求建筑的布局匀称,风格与整体气息相适应,也表现为不求外显而求内涵,包括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比如:紫禁城围绕设在正中部位的一条中轴线布局;长安城由中轴线分割为二。基于“中庸”思想的居中理念构成了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材料。

对于现代建筑,其增强了对“中庸”思想的继承,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体现在建筑格局的设计上,即现代建筑的布局要匀称,且每一部分的风格、气息都与建筑的整体特征保持协调,即是对建筑整体风格、效果的展现,而非对建筑个体的彰显;②体现在色调的搭配、结构的镶嵌上。包括建筑色与自然色的和谐,建筑主次的联系和统一。但需注意,“中庸”思想认为现代建筑设计既不宜过度高调、浮夸,又应充分展现建筑的个性与特征,并从总体上给人以内敛的感觉。在实际应用中,现代建筑设计对“中庸”思想进行借鉴的同时,也应赋予建筑时代性,否则定会适得其反。例如,贵州民族文化宫是现代建筑设计对“中庸”思想的典型运用,即:文化宫的主楼是三叉弧形堵式建筑,其中前弧形面与毛泽东的塑像相衬,颇有贵州侗寨鼓楼的神韵;文化宫大楼每一面的形状都可组成“山”字,且整个建筑的造型立在突出贵州、文化、民资的内涵,因此深刻反映了贵州及侗民族的特色。

3.3 “恒变兼容”理念的体现

“恒变兼容”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理念之一,其认为世界是悠久且静定的。其中,《老子》一书用“长生久视”、“根深蒂固”、“天长地久”等来描述“恒变兼容”的思想。正因受到“恒变兼容”理念的影响,我国古代建筑在立面形象上从秦代到清代都使用了斗拱、柱子、台基及大屋顶等造型。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不仅一直对“恒变兼容”理念有所继承,且进行了完善和发展。虽然我国建筑格局、体系深受时代的影响,但其发展体系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且建筑的庭院组合模式、木构架、高台及大屋顶外观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但需注意,现代建筑设计在运用“恒变兼容”理念时,应遵循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同时应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加入传统建筑元素,以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理念的有机结合,从而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4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4.1 用形

“形”主要是指在传统建筑中的外在表现形式、构造、建筑构图以及色彩表达等因素,使现代建筑能够在外形上取得和传统建筑相类似的视觉感受,在建筑本身的“形”中看到传统元素。“形”似是一种很直观的体现,民居的屋顶样式、特色外墙形式、窗花栏杆样式等都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延续应用,如设计中经常将民居中的斗拱元素,经提炼抽象后穿插于建筑的屋檐下.

4.2 意境

在传统元素中的“境”即是指意境,对于传统的建筑空间形式,要做好分析工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空间流线与空间构成法,组织布置好现代建筑中的流线。这种表达形式既可以在建筑群体中得以展现,又能够在建筑单体中展现。

4.3 达意

在传统元素中,“意”的表达方式是对传统文化理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并形成建筑设计的一种手段,并不局限于使建筑外形和传统形式形似,更注重的是对古典建筑意境的表达,利用建筑表达出抽象的意境。换而言之,运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法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追求,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元素复古与仿古,而是运用较为隐晦的手法表达出传统建筑的理念。传统元素的达意是真正将现代建筑设计和传统元素融合的精神层面,在我国现代建筑中较少有建筑能够真正做到形似神俱。在传承中国传统元素方面,建筑设计若想做到“神似”,可以紧抓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特色,例如窗花、木构架等,然而要想做到“神俱”则很不容易。设计中应将精华吸收于内,使其神形兼具,达到超越时代的审美意蕴。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理念的融入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能够增添现代建筑的活力与文化内涵,从而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应用[J].艺术科技,2017(7).

[2] 曲新栋.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143.

猜你喜欢
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传承探讨
建筑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分析
传统文化元素在福建动漫产业中的开发与商业应用
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分析
解析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关于徽派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