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探讨

2018-05-14 13:43高娜高鹏程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风格本土化建筑设计

高娜 高鹏程

摘 要:在当下文化意识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建筑设计风格要尤其注意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从而创作出本土风格与时代气息密切联系的现代建筑。具体到中国建筑设计实际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重要基础。要想成功地实现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就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入分析,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居住需求、家庭生活关系,为新中式风格建筑设计与建造提供新的文化支撑和内涵。

关键词: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

1 本土化的概念

环境上的本土化。对于建筑单体或者建筑群而言,与周围环境存在无法割舍的关系。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对其周围环境进行充分了解。该种环境包括地理上的经度、纬度、土质,还有软文化上的风俗民情等,是建筑物得以生存的根本。文化上的本土化。相较于在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文化更为深入与关键。当前,文化这一概念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人们对文化的了解也向多元化发展。基于本土化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应保证建筑能够将代代相传的文化体现出来并且传承下去,并将其与现代文明进行结合。空间上的本土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空间是本土环境与本土文化的升华。在建筑中,空间包括内部与外部的空间。在空间的本土化设计中,需要保证建筑具有地域性与场所感。优秀的建筑设计,需要赢得本土居住人群的共鸣。

2 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发展与应用

环境主要指建筑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环境。这些环境因素不仅仅为建筑创作启发了灵感,同时也为建筑设计的条件制造了一些阻碍。在确定建筑方案之前,应该将建筑设计条件和建筑创作灵感的脉络关系进行具体的分辨,并在一定基础之上进行组织和提炼,这是建筑创作风格本土化形成的必要前提。 在40多年前,世界各地都涌现出了密斯风格的建筑物,如:巴黎,东京,芝加哥等等。密斯引领了世界建筑的另一种潮流,密斯建筑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密斯建筑不管是在经济的层次上,适用的层次上还是在工业化速度的层次上,都与西方高度繁荣的工业社会需求将符合。但是在现代的社会中,密斯的建筑风格的受欢迎度逐渐的下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密斯是一个“吾道一以贯之”的人。文丘里曾经说过,密斯的“少”不是“多”,而是枯燥。文丘里的话语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在密斯的一生中,他的观点和建筑风格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时代在变化,以往的建筑风格和观点也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就显著设计的使用功能而言,建设工程技术并非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建筑文化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予以逐渐的重视。在很多时候,建筑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环境,因此,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的创作灵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内与外、过去与现代的结合是现代建筑设计的特征

因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环境的差异,东方建筑的客观环境和西方建筑的客观环境存在着一些差别,随着现代化社会信息传递速度的不断加快,这种差别并没有随之缩小和消失,在民主传统和国度性质的基础之上,建筑作品已受到了深深的影响。在建筑作品中,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和格雷夫斯的建筑作品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别。安腾的作品是对创造性工作的一种追求,在某一时期之中,让人们感受到“个人”意志的存在。并且这种“个人”意志是开放的,并在各种事物的联系中予以明显的体现出来。在安腾的“光之教堂”中,不管是站在传统的角度还是在国度的角度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安腾的建筑设计是日本建筑日本化的必然性。为了将建筑的结构性以及空间感得以更明显的体现,安腾追求于混凝土的平滑感和柔和的素材感。之所以有这样的追求,是因为日本人本身对纸质的材料和木材的材料具有独特的感性认识。而格式的建筑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格雷夫斯认为:不能因为时代的变化就将过去的文明予以忽视。他希望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既能包含传统精华又能包含新的时代特色。在一般情况下,格雷夫斯的建筑作品都是运用文学的表达方式,在“语言学”的概念之下,将隐喻和比拟的表现手法进行使用,将建筑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进行体现。在表现的过程中,并不是将复古的理念进行完全的应用,更不是将复古的设计理念进行拼凑和嫁接,而是通过一种含蓄的暗示,将想表达的思想和理念表述出来。在格式的建筑作品中,“休曼纳大厦”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作品不仅仅具有了古典建筑的轴线关系,还具有近代建筑的流动空间,将西方哲学思想的“美式赋予型”现代主义色彩予以充分的体现。

4 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第二代建筑师群体在建筑量激增、百废待兴的时代背景下,首先关注建筑功能的实现,为城市正常生活秩序的正常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年代的建筑设计实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儿童医院、北京百货大楼等当时重要的地标性建筑物。由于经济条件、物资储备等方面的限制,当时建筑设计的主要方向是尽可能提供建筑物基本的使用功能,但是在有限的条件和严格的时间限制下,建筑师华揽洪仍然在细节上保证了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刻画。飞檐、青砖、水刷石的灵活运用,不仅避免了建筑形式上的简单模仿,而且在细节上实现了文化特色与现代主义建筑的有机融合,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与意蕴。建筑师杨廷宝设计的北京百货大楼,在保证建筑功能实现的同时,在结构上采用三段式设立理念,利用额枋和雀替的形式,辅以中国传统图腾纹理,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平添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這些现代艺术设计实践,多是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的细节设计上参考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反而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这一段动荡时期中,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进程开始初露端倪。建筑师张开济设计的北京四会一部办公楼充分体现了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论述的中国建筑特征。这座建筑在设计风格上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屋顶采用传统宫殿样式,阳台、窗框、檐口、门厅等建筑部位都反映了传统宫廷建筑的形式特点。在青岛一号俱乐部礼堂的设计中,屋顶采用了薄壳结构并铺以红瓦,使得整个建筑不仅符合整座城市的建筑风格,还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这一时期,不仅是民族地域建筑设计风格成熟的关键时期,还是地域建筑建设的高潮阶段,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阶段,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承特色,还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注重地域性、文化性和创新性。

5 结语

尽管目前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在中国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但相较于世界现代建筑本土化设计的成功应用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另外,在目前经济水平还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建筑设计风格特别是外部建筑设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推广与交流,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进程会不断加快,更多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将会涌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岳冰凌.谈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创意步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 查琴.浅谈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与理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3] 何剑雄.浅谈现代建筑设计风格与创新[J].中国房地产业,2012.

[4] 吴小明.现代建筑文化设计风格的初探[J].建材发展导向,2011.

[5] 李亚峰.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创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猜你喜欢
风格本土化建筑设计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