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2018-05-14 14:43王慧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

王慧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般的发展,施工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结构上向着多层次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因此这也意味着对建筑结构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设计师不单单要有扎实强硬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拥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对设计的工作要有负责任的态度,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当前,安全性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面临的一个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建筑的安全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焦点,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是设计师急需要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全面的分析了目前在建筑领域中结构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安全性

1 前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当中,建筑结构设计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建筑工程的后续进行、整体质量、安全性能等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就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展而言,建筑结构这一环节的质量与以往相比出现了明显的提高,无论是建筑结构的流程设计还是相应技术手段的应用等,都有着更为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建筑结构的具体设计当中,建筑自身的安全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防震性能不强等。如果建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切实保证,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之上,相关人员就需要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等保证其安全性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2 建筑安全性的重要性

前期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这是必要的,这为建筑工程的实施多一层安全保障。一般情况下,专业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时,必定要以相关科学数据为依据,要有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一个科学估测,以便对建筑工程的承载力和安全性能上有所提升。建筑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一方面,保证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对我国建筑事业的有利发展有着促进作用[1]。因此,建筑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建筑单位必须要负有责任的做好每一项建筑结构设计。

3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1 抵抗地震的强度低

我国部分地区处于地震带,这些地区的建筑物对抗震度有一定的要求,而很多建筑在结构设计时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问题,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几次比较严重的地震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现象。我国领土范围广泛,不同地区的地理结构有所差异,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当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用的抗震规范来约束结构设计的等级,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基础上,也能避免非必要开支,节约建筑成本。

3.2 建筑结构的设计相对不够合理

建筑工程以建筑结构为框架,建筑结构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及质量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当中,为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充分认识和考虑到安全隐患问题是对设计者的硬性要求。现阶段我国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还不够合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大部分结构设计人士,在设计方面上,过多的看重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和使用性能,而忽视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较多的安全隐患在建筑物投入使用以后表现出来了[2]。②经济利益成了诸多设计者追求的唯一目的突出表现在降低施工的成本,从而忽视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的安全问题。

3.3 在结构设计阶段偷工减料,钢材量少导致功能降低

部分建筑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结构设计阶段就降低了钢材的品质或使用量,明显没有按照国家对不同部位的钢材使用要求来进行结构设计,这种行为将直接导致建筑物质量不合格,威胁其安全性能。因此,在施工阶段,仍然需要设计人员对建筑物各部位所使用的钢材进行监督,确保使用的是设计人员规定的钢材。

3.4 人为因素引发安全隐患

人为因素也是影响着建筑物安全性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的设计、规划不够合理,有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塌陷、倾斜等。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的施工人员忽视了相关施工标准,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引发了安全问题[3]。为此,建筑单位务必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严格把关,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致使建筑物质量下降。

4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策略

4.1 提高安全质量意识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当中,若想切实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质量意识。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充分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个人的创新思维,对工作中每一环节的设计等做到了然于心,并且以严肃、端正的态度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相关人员需要认识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意义,本着对用户及自己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并且需要在实际工作当中将建筑结构设计与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安全要求紧密融合,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存在安全隐患[4]。只有这样,建筑的安全性才能得到切实保证。

4.2 建立健全建筑结构设计制度

制度是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符合标准的重要衡量指标。因而,我国建筑单位必须建立或完善建筑结构设计制度,以规范设计者的行为,使其充分考虑到建筑安全因素。其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资质;②设计者完成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严格审核,待审核通过后,方可进一步实施;③设计者应及时改正設计中的问题。

4.3 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设计规范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建筑物的结构越来越被重视。国家相应的出台了一些规定,以规范建筑行业的结构设计。而国家的规定不会仅仅是技术性的,还带有很强的政策性的特点。同时,这些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在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时,不能仅仅满足过去的要求,还要具有发展的眼光。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合格,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结构设计人员要恪守工作准则,及时对建筑过程中违背国家标准要求的行为提出意见,并及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降低或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多地体现人性化特点[5]。

4.4 严格审查设计图纸

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是施工人员的重要参考凭证,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查,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有效性:①建筑单位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在审核过程中有制度可依;②选择专业能力水平较高的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将设计图纸仔细推敲,确保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考虑周全。

5 结语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但是在实际设计中由于设计结构不科学、结构抗震性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在具体工作中要立足实际,科学设计建筑结构,增强人员的抗震意识,提高结构设计技术水平,加强结构设计的安全监管,从而保证工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实现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骕.浅论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J].绿色环保建材,2017(4):21.

[2]梁彬辉.试述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筑知识,2017(8):14~15.

[3] 蒋文婷.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四川建材,2017(4):37~38.

[4] 刘小八.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97.

[5] 谢陈节.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低碳世界,2017(8):163~164.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