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以及创新探究

2018-05-14 15:43王易童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王易童

摘 要:当前社会在不断超前发展,工程建设与施工中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技术要求,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对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下文就简要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当前社会处于经济发展的腾飞时期,我国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发展尤为迅速,所以,土木工程作为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具有先锋带头地位和作用,这也是土木工程自身的经济特点和优势。另外,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的施工特点比较鲜明,与其他工程组织结构不同,其体现在工作生产中。其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具有独立性。首先土木工程施工中必须具备统一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理念;每一项工程都需要清晰的施工要求与施卫性质;创建独立的施工组织进行生产,这就对各个工作单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必须具备完整的、科学的指导和号召。

在独立性的基础上,土木工程施工还具有以下特点:固定性,是指土木工程的具体施工建筑一般是不能够自己移动的,是固定在设计好的区域中进行施工,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不再修改或变迁地点;流动性,是指工作区域的流动和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可以在任意范围进行工作任务的接收;多样性,则体现在不同施工单位的工作分工不同,同一单位接收的每个工程各不相同,具体工作时的细节不同;合作性和综合性,由于土木工程最大的特点是独立性,生产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家不同的单位负责完成,因此就需要各个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相互之间密切交流,以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同时各个单位涉及的专业各不相同,具有强烈的综合性;脆弱性,是指土木工程在整体上相对复杂,涉及单位较多,管理较难,并且容易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具有脆弱性。

2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

2.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新型预应力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首先要对预应力技术进行创新,这个过程的主要内容体外预应力的发展和使用。体外预应力主要是将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构件布置情况相比,能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或无粘结预应力相对应。这种技术的创新,是为了体外预应力能够更好的在特种结构和混凝土道桥施工中得到较好的利用。其中,粘接体外预应力是体外预应力应用中的特征之一,这种预应力在管道结构外并不会产生较大摩擦,所以在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中比较方便。施工人员应在这个过程中,做好技术实施的控制工作。其中使用较多的体外预应力施工方式是无粘接力的体外预应力体系,这种形式的操作比较简单,单根无粘接施工产生的摩擦损失比较小,所以综合分析,体外预应力与传统预应力施工相比,更加合理,具有科学性,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2.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

在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中,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对土木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过程中,增加了抗震设计,地下空间建设等方面,为了保证这些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应做好土木工程中深基坑支挡项目。深基坑支挡技术,是土木工程不断发展的成果,最有代表性的是桩锚支挡体系的应用,针对深掘深度较深的土建施工,施工人员要明确施工的地质条件,如果施工的地质条件比较差,土质疏松,坑壁的密度不高,需要选用灌注桩体系和预应力锚杆,提高施工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文图层,施工人员要选用引进的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土木工程施工中,许多临时支挡的加固桩或地下支撑墙或永久性的支挡桩或支挡柱可以实施支挡与承重一体化的支挡技术方案。針对这种情况,需要保证一体化的承重和支挡系统,能够满足支挡的各项需求,并在承重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施工的速度,节约的施工资源,增加了施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土木工程的支挡技术创新,需要保证旋挖灌注桩的成矿质量,在管控灌注桩施工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避免施工出现,不利的影响因素。

3 我国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的措施

3.1 观念创新

应该将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建筑施工创新理念渗透到整个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虽然在很多航天航空、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建设中,人们的创新意识较强,但是,在更加需要技术革新的大范围的生产领域,建筑工程创新的理念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推广。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大多数施工人员仍然以利益至上为原则,在利益的驱动下,只注重按承包合同、施工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他们并未认识到创新技术对于提升自己企业竞争力的巨大作用。所以,对在施工过程中运用新工艺、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仍呈现片面单一性理解和被动性态度。

要真正地实现技术创新。就必须先树立创新的意识和观念,施工人员要做到不能过分注意结果、片面追求短时间的回报率,要理解虽然对技术创新或者引进先进的设备需要投入资金,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带来经济效益,但这种投资是必要的,不能只拘泥于眼前的个人利益,而忽略了社会公共利益,所以,要坚持连续的投入。同时,在创新中,要考虑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态势、建筑行业的最新政策、自己企业的技术专业水平等多个因素,能够把握住国家的优惠政策支持,同时,能够树立交流合作的观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3.2 制度创新

在市场经济中,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为成本管理的运行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所以,一方面我们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且不说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利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就是在建筑业内部,也应该及时更新一些陈旧制度、查漏补缺,进行制度的具体化、细致化,从而增强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这些制度的执行力度,权责明确,将它们落到实处。

3.3 技术创新

对于土木工程而言,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息息相关。为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技术的束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引进了旋挖技术的钻孔灌注桩,减少了工程施工的不确定性,可以避免不断地返工和维修,避免工期的无限延长;在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中,运用新型预应力技术,使得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可以有效降低预应力摩擦损失。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分析,为了促使土木工程在城市建筑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应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分析其发展趋势。在土木工程中,应遵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质量效益最大化,通过这种手段,使土木工程与自然环境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土木工程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会逐渐形成更多的环保设备和材料,应用这些进行施工,能够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满足生态保护的需求。所以相关人员应不断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工作,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宇轩.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江西建材,2014(19):278~279.

[2] 刘明博.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江西建材,2014(16):162~164.

[3] 周昊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发展问题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26):46~48.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