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及维修

2018-05-14 15:37熊光前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养护管理公路桥梁维修

熊光前

摘 要:公路桥梁工程在增加不同地区联系,便利人们出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为促进公路桥梁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及时修复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是必要的。然而,公路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自身质量缺陷,再加上暴雨、地震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行车荷载的作用,往往会出现相应的质量病害。常见病害有桥面铺装破碎、基础下沉、桥头跳车、沉陷、坑槽、构件钢筋锈蚀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公路桥梁外形美观,还会降低结构承载力,制约桥梁使用年限及寿命,对车辆通行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及时采取养护维修加固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维修

1 公路桥梁管理养护维修工作的重要性

公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公共设施,承载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公路桥梁的管理是提高公路桥梁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前期的管理做到位,将会最大化的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并且会减少后期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提高公路桥梁的利用率,而公路桥梁的养护维修工作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这项工作是公路桥梁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使用的基础。由于桥梁局部具有容易损坏的特点,而它又是公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桥梁在施工技术上做的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后期的正常使用。给当地的交通带来诸多的不便,因而必须根据桥梁的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施工技术。并且定期的对桥梁进行养护和检查,一旦出现损坏及时的进行维修,坚决杜绝因为桥梁质量问题而引发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影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主要因素

2.1 主观人为因素

在实践中,除了少数大型桥梁外,重视路面养护、轻视桥梁养护的现像严重,桥梁疏于检查,疏于养护,公路桥梁建设维护管理和质量控制中,项目经理,施工队伍素质等主观人为因素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缺乏细致的护理和维护管理,病害的处理和维护不及时,各级维护部门不能尽早做到防止小而渐进,如导致路面与桥面交接不够通畅,桥梁跳台、栏杆损坏、伸缩缝破损、排水孔堵塞、基础下沉、位移等问题,若不在日常维护中及时发现维修,就可能造成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活动失稳等病害,这样不仅降低了交通安全和驾驶舒适度,而且还直接影响了桥梁的使用水平和使用寿命。

2.2 客观环境因素

公路桥梁建设中养护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外部环境。一些主要反映了气候和气候因素在交通组织方面的季节性变化。客观因素不影响城市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质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桥梁工程有直接的相关性。

2.3 其他因素

公路桥梁施工材料、施工机械也会对桥梁的养护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筑材料是基础,它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关系到公众出行的安全。如果材料不规范,即使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队综合素养再高,要想创出一流的质量,也是不可能的。机械设备的因素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它关系到施工进度和施工到质量。

3 公路桥梁养护的基本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桥梁发展现状及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腾飞,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桥梁的建设业发展迅猛,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不仅意味着我们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公路网络,还意味着我国有能力来解决一大批的复杂技术,一大批的新型结构技术,特别是设计以及施工难度很大的桥梁出现,例如苏通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粤港澳大桥等,我国桥梁工程的建设规模正在不断向长度更长跨径更大方向飞速发展,超级工程的出现以及复杂技术的攻关,投资量巨大、工程信息量巨大也成为公路桥梁建设的趋势。

3.2 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现状

为了加强和规范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证公路畅通和运营安全,1999年交通部下发了《关天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工作通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普遍重视和加强了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养护管理中:一是桥梁疏于养护,二是对桥梁检查重视不够,三是旧桥梁技术档案资料缺失,不利于后续桥梁养护管理,四是桥梁养护管理单位的责任不明,五是对危桥实行交通管制困难,六是车辆超载严重而且难以管理。七是部份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技术水平难以达到现实要求,桥梁管理水平不够高。

我国对于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的起步较晚,交通部在二十世纪的1986年才开始着手桥梁管理系统的研究,六年之后形成了初步的成果,有了一套桥梁管理系统,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并加以实施。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该系统具有了查询桥梁等级、资料数据、录入管理、相关评价、维修记录等等功能,共计超过百项,而且还能够支持扩充以及维护。目前来看,我们虽然拥有了比较完善的桥梁管理系统,但是与国外成熟的系统比起来,我们还有明显的短板,还缺少足够的数据分析,使其作用甚微,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论证。总之,我国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相对国外还比较的落后,还有许多需要进步的地方,也有许多技术和问题亟待突破和解决。

3.3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

(1)加强桥梁检查力度,配备检查设备。桥梁检查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后续决策的依据。现行《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LL)规定,每月开展一次桥梁经常性检查,但有的养护单位检查粗糙、应付了事。桥梁构件缺损并不是每个月月底才出现、因此增加检查频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但根椐现行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桥梁检查由桥梁工程师负责,因此为了及时发现桥梁病害,确保行车安全。桥梁检查應推行以下检查制度:每日养护站技术人员巡查桥梁,每月县公路管理部门桥梁养护工程师对桥梁进行经常性检查。每年监管单位养护工程师组织桥梁定期检查。

现行《公路桥梁养护规范》(JTGHLL)规定,每1~3年开展一次桥梁定期检查,但在我国由于建设时未预留桥梁检测通道,而且桥梁检测车不普及,难以按时定期检测,有时勉强开展定期检查,也由于无检测设备,采用望眼镜“暸望”方式检查桥梁,检查质量难以保证,基层的经常性检查设备更无从谈起,只是在桥面步行巡查,效果不佳,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

(2)提高基层桥梁养护工程师业务水平。基层桥梁工程师由于多年游离于桥梁建设、养护决策层外,有责无权,责权不统一,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桥梁工程师直接承担着桥梁养护管理的责任,是确保在役桥梁安全运营的直接责任人,加上有些桥梁养护工程师的知识水平不高、业务生疏,对病害危及桥梁安全程度判断不准,对桥梁病害产生原因分析不明,导致采取的养护维修措施不当。因此提高基层公路养护单位桥梁工程师的业务水平,是加强桥梁养护确保在役桥梁安全运营的首要手段。

4 公路桥梁养护和维修解决策略

想要做好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还要立足于多方面,如人员控制,合理的方案制订,道路状态评价等。只有做好公路养护与维修,才能确保车辆的顺利通行,增加行车舒适感。同时,做好道路养护与维修,还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4.1 分析病害,制订维修方案

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特点,其科学合理的方案制订是重要环节,对施工具有重要作用。对此,还需相关部门要做好交流,结合施工规模、施工时间进行交通设计与合理布置,结合具体状态制订维修方案。

公路桥梁常见的病害有:一、桥面病害二、上部结构病害三、桥梁支座病害四、下部结构病害五、附属构筑物病害。桥面病害主要分为:(1)桥面铺装病害,特点是裂缝,断裂或破损,坑槽,车辙,拥包。(2)桥面与道路连接处病害,特点是接缝处存在错台、桥面破损(3)伸缩缝堵塞、橡胶条破裂。

4.2 施工修复与改造

(1)公路桥梁桥面破损修补。现阶段,对桥面铺装病害常规养护维修技术多为封缝、铣刨、沥青罩面、微表处理等,若想提升道路水平,延长使用时间,还需做好技术、工艺、材料的引进和利用。如选择冷再生技术能够节省经济投入、避免污染;选择沥青冷半成型可减少温度对公路的制约;此外,选择硫磺沥青混凝土维修方法可提升路面刚性。

(2)公路桥梁过渡段维修措施。对桥面连接处病害的维修处理为加强台背填筑质量控制,科学选择质量合格的填料,按要求进行填筑和压实。采用分层压实的施工方式,保证压实度合格。合理设置排水设施,将雨水顺利排出,避免路桥过渡段出现积水等问题。对过渡段的软土地基,采用换填法、排水固结法、预压法等措施,进而确保结构稳固可靠,提高过渡段处理效果。防止桥头跳车现象发生,让车辆安全顺利通行提供保障。

(3)桥梁构件表层裂缝处理。对出现的构件损坏问题,应该结合公路桥梁现场基本情况,对构件及时修复。对破损严重的构件应及时更换。适当增加公路桥梁支撑结构,保证结构稳定可靠,能有效承受行车荷载。此外,还要定期和不定期对公路桥梁进行现场勘查,详细了解工程施工基本状况,综合采用预应力法、灌浆法、涂抹法加固,及时修复公路桥梁存在的质量缺陷。预应力法施工时,使用机械设备将其钻入结构当中,适当穿入螺栓,防止钢筋遭到破坏,预防裂缝产生。灌浆法施工时,常用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加固后能显著增强结构黏结力,及时修复裂缝,增强公路桥梁的稳定性、可靠性与耐久性。涂抹法施工时,常用聚氨酯沥青材料、环氧沥青涂料、聚氨酯弹性体等进行处理。

4.3 做好质量管理

现阶段,相关部门针对公路维修养护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制订有效管理方法,管理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做好各项施工流程质量监控,才可以确保养护维修质量。对此,想做好质量控制还应立足于材料、方法、设备等多方面控制。

(1)材料质量管理。维修材料选样的第一要素就是材料质量控制。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还需综合对比多家材料质量,选择高信用度、高性价比的厂家。管理人员做好质量检查,避免劣质产品流入施工现场。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进行抽样检验,从而保证材料质量,从根本上做好公路养护与维修施工。

(2)施工工艺管理。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要做好工艺技术控制,这对公路养护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

①制订完善的质量保障体制,完善管理体系,確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将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②在工艺技术落实过程中,管理人员做好各环节检查工作,做好监督与检查。特别是关键节点的检查及技术薄弱部分的检查。施工流程结束后,根据养护标准展开检验评定,确保符合养护规范要求。

(3)施工人员管理。桥梁养护与维修过程中,施工人员是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对养护和维修具有直接影响。所以,还需做好人员专业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各单位定期进行人员培训与教育,从施工人员管理水平、专业水平、安全认识等多方面提升。现场施工人员还需具备相关资历,制订完善的技术审核方法,持证上岗。并对不同能力等级的养护与维修人员展开技能教育,确认职责,优化分工,提升安全认知。

总之,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与维修施工还应立足于多方面,从各环节入手,制订有效方法,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才可确保养护与维修施工质量。对此,笔者分别从桥梁养护管理与维修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对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起到帮助性作用,做到养护维修与施工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车辆通行顺畅,推动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月莲,林有贵.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与维修加固[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2).

[2]邰振伟.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施工关键技术解析[J].居业,2016.

猜你喜欢
养护管理公路桥梁维修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针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试析公路桥梁检测技术与现实中的运用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