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8-05-14 16:33韩坚强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趋势现状

韩坚强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下,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阶段,而且依赖于自身的优势,在相关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具体情况及其发展前景,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以借鉴。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趋势

1 引言

電子自动化技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迈向了新的台阶,它能够通过自动化设备对整个生产流程做好实时的监控、调整等一系列工作,促使生产线处于最优越的状态,而产品水平也可以获得重要的保障。除了具有可靠性能以外,电子自动化技术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高效性,诸多生产环节可以借助于机械手臂亦或是自动生产线等相关设备就可以完成,这样不但减少了劳动力,而且将生产水平加以提升,可见电子自动化技术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2.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当前,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相关人员往往都是使用分布式计算机做好实时监控的。就大型系统而言,监控的数据量较大,倘若仅仅有一台电脑,监控的流程比较繁琐,那么一定会影响速度,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卡死的情况,无法确保监控的可靠性。因此,相关人员需要使用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做好监控工作。由于不同计算机监控的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监控的数据都会输送到各自的计算机上面,无论哪台计算机都会呈现出一项亦或是几项,倘若某一台计算机突然出现问题,那么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作为替代,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测。对于上位机来说,主要的作用是对现场的实际运作状况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倘若不在允许的范围就要及时报警。假如需要动作,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上位机开始向下位机输送相关信号。而下位机仅仅接收信号就可以了,并做好准确的判断,进行动作。就这两种设备的安装通过是以太网亦或是有关通讯形式连接起来的。

2.2 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在过去的工厂中,一般都具备一个控制间亦或是控制柜,并且在主控制器的四周集成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另一种是数字量的输入、输出。这个时候相关人员将电缆线的每一个点都要和现场设备保持连接的状态。经常使用的DCS系统请看图1所示。

该控制形式有着较多的特点,例如施工量较大、容易出现错误等。显然,现场总线属于窜行总线,仅仅具备两根通讯线就够了。相关人员需要在主控室内部放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并且把车间内的仪表、电机等相关设备都要挂在这些线上,然后利用CAN或者是TCP/IP等相关协议和计算机实现通讯的目的,把车间所有的数据都汇集到指定位置,还需要对控制设备具有的控制形式也都汇集到同一台计算机中。该控制形式叫做集散控制方式(DCS),并且有着较多的优势,例如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等,在相关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2.3 交流调速控制系统

当交流电机在大力推广的过程中,其具有的诸多性能都呈现出较大的优越性,在工业领域中较为适用。然而存在的缺陷就是调速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精确转速的场合,该设备无法满足相关需要,这个时候只能使用直流电机。然而直流电机容易出现损害的情况,还要特定的时间更换电刷。通常情况下,工业领域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就是交流电,为了使用某个直流电机还应当配置相应的直流电,这样就不太方便。而交流调速方法的应用在某种意义上妥善的处理了这一难题,当前交流调速大部分使用直接控制转矩的形式,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即使还是不能和直流电机具有的调速性能进行比较,但是也促使交流电机在相关领域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2.4 单片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显然,单片机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它也促使中央控制系统变得更加的轻巧、有着较高的稳定性。然而随着工业控制变得日益繁琐的今天,以往的51单片机无法满足相关需要,从而衍生出了PIC、AVR,到当前已经慢慢朝着32位ARM内核的单片机发展。

就某些比较简单的控制体系而言,单片机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代替计算机工作,同时也可以做好监控工作,单片机技术在工业领域中获得了相关人士的一致好评。

3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

3.1 技术更新更加频繁

随着当前我国进入鼎盛时期以后,国家对科技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推动科技的不断创新。而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电子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相关研究人员也应当加大研究的力度,将自身的创新能力加以提升,增强设计的含量,创造出新型的电气自动化装备,从而紧跟时代的潮流。

3.2 操作人员专业化

相关人员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聘请专业人士,操作形式比较便捷,诸多单位是等到所有安装完毕以后才开始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但是培训内容往往没有包含诸多的构造原理,相关人员没有对内在含义有做到熟练掌握,只是会对机械的运行情况进行观察,操作。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人员也应当不断的学习,对内部构造做到熟练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操作的时候更加胸有成竹,从而在发生问题的情况可以做好单独的检测亦或是维修工作。

3.3 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更加紧密

就未来道路上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形势而言,计算机在日后生产及其生活中会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计算机具有的作用也不单单限制在监控及其简单操作上面,某些控制设备都能够汇集到这里,比如诸多虚拟仿真软件就能够将以往的控制器替换掉,这样不但可以起到节约资金的作用,而且还不容易出现错误。而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机的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是该技术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自动化因自身的优势在相关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也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不断的优化,这样就需要相关单位对自主创新引起必要的重视,尽可能推动我国创造的产品及其相关技术可以获得世界的认可,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长路,王登众,田之伟,戴圣鑫.关于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7(18):57~58.

[2] 林鹤,朱俊龙.浅析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7.

[3] 夏诚.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12(27):139.

[4] 宋宝林.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5):58.

猜你喜欢
电气自动化趋势现状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