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灵魂观的探析

2018-05-14 01:48折佩兰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感官对象

折佩兰

灵魂问题历来备受关注,灵魂是一个所有人都想搞清楚,却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能弄明白的永恒话题。灵魂在本质上是什么,灵魂在世间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以及灵魂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让人们困惑不已并进行着永不停息的探索。该文在探析亚里士多德灵魂观、了解众家灵魂之言的基础上,对亚里士多德灵魂观中关于灵魂的划分与功能、灵魂和身体的关系、灵魂的认识图景进行总结重述。并对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所未表达清楚的问题做了归纳,进而阐述自己对灵魂的看法与观点。

一、灵魂的划分与功能

1.灵魂的划分。亚里士多德对灵魂做了两种层次的划分,一是种类划分,他认为一切有生命的实体都有灵魂,将灵魂一分为三,图示:

二是性质划分,将灵魂一分为二,认为灵魂可分为“可死灵魂”与“不可死灵魂”两类,这种划分实质是对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两人灵魂学说的一种折中处理,认为所有的灵魂都存在死与不死两种性质。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灵魂具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消极被动的、短暂可朽的、以外界事物为对象的,这种灵魂会随身体的死亡而消失,因此是“有死的灵魂”;另一种是积极能动的、永恒不朽的、存在于自由人的身体中的,这种灵魂不会因身体死亡而消失,因此是“不死的灵魂”。这两种意义上的划分既在横向上、也在纵向上对灵魂做了区分,将所有的灵魂类别均囊括在内。

二、灵魂的功能。灵魂的功能大致有五种,图示:

这五种能力无疑是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的,而人类作为生命体中的特殊物种,其内在灵魂居于最高的地位,具有灵魂的所有能力,这也是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缘由所在。此外,亚里士多德认为,与感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相对应的是感觉机能和思维机能,感觉机能依赖于身体,仅能分辨构成对象的因素,具有遇强则弱的特征,即当感觉机能一次遇到较难问题时,以后都会产生畏惧心理,不再去触碰同类事物;思维机能与身体是分开的,能认识对象的本质特性,且具有遇强则强的特征,即当思维机能在思维了困难、复杂的事物之后会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进而提升思维水平,促使思维更好地处理较易的事物。

三、灵魂与身体的关系

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也采取折中的做法,对两种极端认识进行了批评,第一种是柏拉图观点,把灵魂当作独立的运动实体;第二种是二元论观点,把灵魂和身体看成两个分离的实体。二元论观点在笛卡尔那里也得到了继续,他认为人是由一个身体和一个灵魂组成的,坚持灵魂功能和身体功能相区分的立场,并对灵魂中的思维做了两种区分,认为一种是灵魂的行为,一种是灵魂的激情。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必须有一个宿主,且灵魂与身体不能是两个独立实体,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的立场接近于灵魂与身体合二为一的看法,认为灵魂使身体的潜能变为现实的生命活动。亚里士多德指出:“灵魂的诸感受(感应)大概是全部都结合于身体的——愤怒、温和、恐惧、怜悯,奋励与快乐,以及友爱与仇恨,所有这些感应现示时,身体都是有所动忍的。”虽然,有些人认为,死亡是灵魂与肉体分离,而是灵魂和肉体一起死去,灵魂在肉体中熄灭。但亚里士多德强调,实际上,思维虽属于理性灵魂,但也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作用,心灵在尚未思维时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所以心灵与身体是分开的,只有思维对象被心灵统治时思维才产生。并且说,“随便哪里,凡有灵魂存在处,就兼可看到‘睡与醒的现象,而醒就类于运用知识,睡则不予运用,而只是备有知识。”由这些论述皆可看出,亚里士多德在关于灵魂与身体的关系上往往总是将二者结合起来,阐述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关系。事实上,实际情形与亚里士多德分析的相同,灵魂与身体本就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心中想做一件事时,是因为身体有做此事的倾向,有了这种倾向,灵魂会产生完成这件事的欲望或冲动,在这种灵魂的欲望能力的牵引下,身体会朝着灵魂的规划的方向前进,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目的。拿吃饭为例,我之所以进食是因为我有想吃饭的这个念头,而我有这个念头的原因是因为身体的能量需求,这个过程即是外在的客观身体与内在的主观灵魂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人否认灵魂,认为人体活动全归于客观身体,并将相信灵魂者归于唯心主义的行列,从而使其与唯物主义对立。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是很容易做到的。首先,没有人能脱离灵魂的影响,完全将世界视为物质的,比如,我清楚的知道我是一个相信唯物主义者,同时我也相信灵魂存在,并对身体产生作用,如此,就能否定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吗?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其次,从古至今几乎所有人都在强调:要锻炼坚韧的毅力,相信榜样的力量,其中不乏唯物者。但这种毅力、这种潜移默化进入人内心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其实都是灵魂在发挥作用,所以说唯物者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灵魂的存在及其对身体所起的作用。因此,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身体作为物质的存在物,灵魂作为精神的存在物,两者缺一不可。人们时常会说某个人灵魂出窍了,此时的灵魂出窍是指,一個人看似醒着,但没有任何反应,通常人们会说这种情况是灵魂的缺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实是身体的短暂休息,因为在身体处于休息状态时,灵魂是不起作用的,从而造成普遍的误会,一旦出现这种情形,最合理的解释当是——身体与灵魂均不在线,在这个大家都能理解的情景下,灵魂与身体的关系莫不是相互呈现、相互作用的。

四、灵魂的认识图景

1.总的认识图景。认识的来源是先验的普遍知识,潜在于理性灵魂之中,认识的目标是得到关于一般原理和原因的确切的知识,认识的媒介是感觉经验的刺激。

2.具体的认识过程。外在对象刺激感觉器官,感官接受形成感觉,初次的感觉具有感性的特征,进入感性灵魂,到感性灵魂这一步,分了两个岔路口,若不改变方向,沿原来的感性灵魂的方向继续前进,则会得到关于个别事物的简单、表面认识;若转向前进,则是一条通向一般原理和原因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必须借助理性灵魂所具有的分析、归纳的能力才能达到智慧(哲学认识)的目的。

在认识的过程中,当且仅当外在对象作用于感官时,感觉活动才能对其有印象,且这种印象仅是外在对象形式的印象,即外在对象作为整个实体的一部分,这是亚里士多德本体论观点的在认识论上的必然表现。感官本身是感觉器官的一种能力,“感官接收事物的感性形式,有如蜡块接受图章的印迹。”好比现如今我们使用的各类章子,在纸上留下的仅是与纸张接触的那一个面上所刻有的纹络,而与章子的物理构成成分即章子的具体实质毫无关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感觉是感官的运动,感官的形式是感觉活动,既然感觉活动是一种形式,那么根据“同类相知”原则,感觉活动是无法接受外在对象的质料部分的,只能接受其形式部分,因此,感觉到的不是外在对象本身,而只是其形式,在这个意义上,通过感官活动全面地认识、看待一个外在对象的全部(实质)是不可能的。此时为了认识事物的全部,必须借助理性灵魂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所依托的是具有主动的认识能力的理智,但理智仅仅能认识的对象又是可知形式,而可知形式必须在将可感形式想象为一个印象时才显露,理智才能进行认识,这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想象,处于感觉之后、理智之前,是不同于感觉、不同于理智的另一种能力。人们在感觉活动仅能认识外在对象形式的前提下,必须通过想象重新形成对可感事物的印象,并将这些印象进行重组,之后,可知形式才会产生,理智才能进行抽象,产生对外在对象本质的理性认识。

五、遗留问题及个人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全面的分析了灵魂的相关内容,不论在性质、能力方面还是在认识活动方面均给出了较为全面的解释,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灵魂观体系。但在深入的探究过程中发现,关于灵魂的解释,亚里士多德亦有一些遗留的未给出界定的问题。第一是灵魂与心灵的关系问题。很明显,两者并不是同一物。亚里士多德曾表示:灵魂运用心灵来进行思维和判断,但心灵本身可思维,当思维心灵本身时灵魂又用什么来进行思维和判断则成为了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心灵本身具有自我思维和判断的能力,因为,如果心灵本身没有这种功能,人类则没有反思这一活动,通常人们说的反思,正是借助于心灵的自我排查和解析功能才得以完成。

第二是灵魂与身体谁掌握主动权的问题。对此,亚里士多德只是笼统的提出,“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还将灵魂新定义为某种不断的永恒的运动。在这个意义上,灵魂是根本的动力,而身体只是灵魂的表现形式。亚里士多德提出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并没有明确决定权在哪一方。我认为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中灵魂不是根本的,因为灵魂必须借助身体的支撑才能发挥作用,若没有身体作为载体,灵魂的功能不论多强大其结果最终都将是无。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感官对象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感官训练纸模
图说车事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感官训练纸膜
漫画
个性签名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