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伦散文小辑

2018-05-14 09:01
参花(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痛苦精神生命

情爱悲悼的挽歌

元稹的《遣悲怀》,在我看来,真乃千古第一哭!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是遍寻不见的痛。然而,一旦驰神入幻,悲伤的目光穿透冥界的重重铁冷,寻寻觅觅中,扑入眼帘的是依然如故的妩媚,以及那楚楚动人的眼神与哀婉的惆怅,情何以堪?何以堪啊!

一湾水绕的阡陌之上,一棵翠萦黄昏的孤柏旁,一抔黄土掩尽了曾经的衣香鬓影,伊人已矣;而你,却依然沉溺在那一场牛衣共守、濡沫涸辙的恩爱之中,眼帘里满是昔日艰难生活中一幕幕其乐融融的情景,执著地在呼天抢地的悲怆中诉说着滔滔不绝的痴情痴语。

幽壤处,伊人可在倾听?

水亭秋夜,你茕茕孑立。面对一片寒光冷色,你依然频频送目,然而,四冥窅窅,踪影皆无。昏曙梦回的时刻,你常常泪落飘枕。一桩桩梦里梦外的往事在眼前浮云般依依聚散,空留下百转愁肠。刻骨的相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此恨绵绵,令人终身衔泪。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斋奠中,你凄凄地低诉:

朝朝暮暮,湘瑟秦箫伴着云心的飘游,想望着在一念之遥的里程再次与你相逢。那时,我会把我温暖的心蓑披上你颤冷羸弱的腰身,挽你参拜那棵曾经供养了我们的参天古槐,然后款款于青青的草地,或者对酌于山花烂漫的锦帷之中,或者在清远的幽香里拥你入怀,一偿我隐忧耿耿的歉疚。

然而,衰草飒飒间,只有鸮鸱泣露的哀鸣,还有,一丝阴冷的风儿掠过。

其实,你知道,阴阳两界,幽明殊途,是不可逾越的距离;但是,你仍痴痴地等待着那个遥遥的倩影翩然入梦。你担心刹那间睛目的交睫而错过了迎迓玉姿的莅止,于是,你钩起床帏,瞠目端坐,等待着那纤纤玉指轻叩虚掩的门扉。

当绝望成为幻想的土壤,人就会在清醒的自欺中获得精神的满足与灵魂的安顿。

吕温在《药师如来绣像赞》里说:“黄昏望绝,见偶语而生疑;清旭意新,闻疾行而误喜。”(盼到黄昏,仍然不见所爱的人回来而感到绝望,见到人家窃窃私语就心生疑惑;清晨又抱着新的希望,听到车马疾行的声音就满心欢喜,误以为所爱之人回来了。)生离死别的痛焦爍着心灵,让每一个失去所爱的人悲思堕泪,痛不欲生。高长虹在《离魂曲》中哭道:“桂冠兮尘封,晶泪兮成冰,爱不我与兮,吾将为谁而生?”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渴盼生命的相握与誓言永生厮守的人生风怀;然而,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如愿以偿呢?人的一生,情爱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养料。它的美丽或伤痛都是生命无法摆脱的纠缠,得而患失,失而厥痛。失去了,便成了心枷,牢牢地羁绊着余生的脚步,时时在回眸中踯躅于过往的忧乐,或神凝于断续的梦里,啜饮着锥心的忧伤。然而,谁能经得起柔肠九转?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也曾因梦送钱财”。多么令人泣下的情节!这种超感觉的浪漫色调,温馨中深蕴着思念的路上灵魂奔赴的悲哀。别君只有相思梦。在现世苦难障蔽的绝地,梦是通向心仪所在的唯一途径。于是关窗锁昼,拉下重重帘幕,甘愿长梦不醒。

梦,是第二现实。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多少难以企及的渴望在梦里都会很轻易地实现。《贾子说林》载:有一个人与邻女有情,却因一壁之隔而难亲芳泽,于是辗转反侧。一日,忽然“梦乘一玄驹入壁隙中,隙不加广,身与驹亦不减小,遂至女前。”梦的穿越性确实能宽慰思久念渴的心灵。然而,梦回,又是一场新的别离。这样的时刻,一身孑然的冷,又如何抵挡?这种痛苦的沦陷,及至精神深处,直叫人幻幻凄凄,愁心欲死。一生追索的痛,都会在愁肠百结的哀叹中成为梦中梦,成为一种恍惚的精神守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今世情难以天长地久,祈盼来世吧。然而,理智的羁勒告诉自己,来世是何等地渺茫!即使通向来世的路是触手可及的距离,而今生猝然失去的悲哀总是令人心生疑惧。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更短。

渴望恒久的爱与生命的无常消亡是人生一种痛苦而无法回避的症结。能厮守终老,即使居于蓬窗竹屋的容膝之地,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倘若中途弦断,心之殇该如何忍受?“服从于一个无情的自然法则,服从于至高无上的必然性,总比屈从于某种本来或许可以避免的偶然遭遇要使人好受些。”(弗洛伊德《超越唯乐原则》)

忽然想起了石评梅。在她把恋人高君宇埋在陶然亭畔的时候,她亲手立碑题词:“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此后,这个多情的女子整整在高君宇的坟头哭泣了三年,并因之病死。

此种深情笃意,在人情翼薄的现世多么弥足珍贵啊!

这期间,她写了一首长长的《扫墓》诗,其中的两段是:“秋深了/荒枯遍天涯/那回绕墓头的女萝/一丝丝/一缕缕萎化作尘沙/谁相信/一刹那/一刹那白骨映落霞//

……

狂风刮着一阵阵紧/尘沙迷漫望不见人/几次要归去/又为你的孤冢泪零/留下这颗秋心/永伴你的坟茔。”

精神止泊的港湾

《唐诗纪事》载:“(崔)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叩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户扃锁矣。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人面桃花”的情韵勾起人们多少浪漫而又悔歉的联想啊!

当一盏笑靥酿成不可企及的妩媚,当一灿的秋波溢出灵魂的深处,当一闺的缱绻空对陌上萧郎徒然的表达,碰碎的,是一颗谙世不深的心。

当一个落拓之士怀抱一襟风雨孤独地蹀躞于南村北郭的迷茫之中,当一场呼酒买醉的人生沦陷了最初的意志,当愈久的蹉跎经历了浮沉的砥砺而细雨梦回的时刻,那一蓑烟雨的身影,无意中,竟然摇动了一颗深闭固拒的心;而他,却一无所知。

你轻叩柴扉的指音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你轻轻地一个转身埋葬了一树如火的桃花。

望眼中,你已乘槎而去,在幽篁隐隐的汀渚,如一丝无踪的絮影,飘入茫茫人海,空留下余恨依依。

当你的身影遥遥地走入苍茫的入口,你一直都没有回顾那一只风中飘舞的翠袖;而她,依旧在酸风射眸的黄昏里翘望着芳草无边的远处,一颗无法遏止的尘心随你而走向盈盈一水的飘渺。

哦,飘渺不是一种无定感,是一以往之而又捕捉不到的疼痛。

朝朝暮暮衣带渐缓的日子里,等待着那个撩人的指音再一次触摸饥渴的心灵,已然成为生命里唯一的守望。想象中,云墙篱落外,淡淡的芦烟在幽渺的晚照中升起,隐约地,一支咿呀的小橹正逐水而来;渐渐地,一个伟岸的身影穿过逶迤的皋地与参差的巷陌端坐于瓦檠灯火旁。在默默的对视中,袅袅的一杯淡茶温暖着苦思的荒寒。蓦地,那个身影悄然变成兀立汀畔的飞鸿,一声嘹唳,淡出涔涔的眼帘。

经年的颠簸,你回来了,带着一身的颓尘。

一场宦游的梦醒使你想起了那支绚媚的桃花,桃花旁那张楚楚深情的脸。

那是一个春风送暖的午后。河边的淑气微醺着丝丝碧柳,一带翠薇萌动着生命的激情。你带着依稀的酒晕,浓睡乍醒般叩动着那曾经叩动而如今紧闭深掩的门扉。你自然地觉得随着指音的起落一个搴裙徐步、冰清玉润的少女会香泽纷流、温馨无限地扑怀而至。然而,空空泯寂的庭院只有风儿的低诉透过篱墙颤抖着你一身的料峭。

人何在?桃花自婵娟。

幡然一悟的瞬间,睨向自我灵魂深处的精神之火烛祛了羁身仕路的遮蔽,然而,伊人已去,一切皆为空白。

“人面不知何处去”,无可奈何之后,只能坐叹遥遥的虚空。

那一株笑迎春风的桃花,仅仅成了精神止泊的港湾。

境是人非,造化弄人。那一段际遇只能成为记忆中时时飞舞的一瓣桃花,隔着时光的流水,缠绵着忧伤的人生。如此下去,真的不知道生命将会落幕于一个怎样的终点。

难捐的愁绪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从梁园来到宣城,进行了两年的漫游。诗人在被放逐还山的遭遇中深切地感到怀才见斥的抑郁与苦闷。于是他写下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

今天读来,情味颇浓,不仅憾憾然有所思。

对于一个为情所困的人来说,月侵寒窗的时刻,独对孤灯,心灵常常在漫漶的状态下浮现出清冷的情事,而这时,人往往因一杯苦酒的啜饮或爱重成恨,或尘心渐息。

可是,“昨日之日”虽然远逝为淡淡的轻云,却常常萦绕心头,又有谁能一挥衣袖而万虑皆捐呢?“今日之日”虽然历历为一种“亲在”的煎熬,却抑郁难遣,又有谁能一心寂然而斩断藕丝呢?我不禁想起济慈的一首诗:“我向‘愁烦/说了一声再见/本打算/把她远远地撇在后边/但她情意缠绵/热烈把我爱恋/她对我/情那样重/心那样坚/我很想把她欺骗/和她割断牵连/但是啊/她情那样重/心那样坚。”

多少短笛吟风的苦诉,多少素琴横月的怅惘,折叠成一杯杯伤心的苦酒,燃烧,在梦里,在浑然无绪的长昼。那个弃我去者,流水般消逝的时光,时光里一件件涓涓往事,时時攒动心头,汪洋在记忆的河床里,盘结着恹恹的人生。

搔首问青天:

为什么?当我们的脚步就要接近海岸的时候,你却蓦然转身,残忍地将我弃置在星光烁冷的汀渚。当初,我们相约去看海,听风儿骀荡在七彩的贝壳间。你听,你听啊!涛声已经叠起,就在那儿!就在那儿啊——蓝色的月光下!

为什么?为了你,我曾残酷地改变自己,甚至整个的心都成为你的飞地;而你,却将踏歌的脚步漫过我涌动的春潮而属意于青山之外。我刻意地修饰自己,等待着牵起你的手一同去青天揽明月,枫林看晚流;而你,却更行更远于青草之外,只留下一声悠远的笛音缠绵着我的忧伤。

为什么?长天的雁影掠过,一声声,却是无字的哀鸣。你在哪儿?你在哪儿啊?我看不见!无穷的远方扯痛我眺望的目光,千帆过尽,只有流水悠悠着斜阳。

秋雁横空。万事不如杯在手。高楼上,金樽正对晚凉。将拍遍了栏杆的号啕交付给一场呼酒买醉的沉沦吧;然而,烈酒难抵浓愁,只落得窒息般睁着清醒的望眼。一杯杯酒,一幕幕愁。

举目四望,落霞萧瑟着远水。万顷之中,只有啸风的芦苇与点点的浅渚在幽幽地旷寂着。想世事茫茫,无以为之,又有谁不愀然泪零呢!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放舟江湖是对于真实的觉醒吗,能告别昨日之日的伤痛、消弭今日之日的烦忧吗,能把“此在”从沉沦中取回吗?

纷红骇绿中,谁能栖神于心、了身达命而忧乐两忘呢?

多少意欲决绝红尘的放达最终往往都晓梦春心地难决去留。

世网中,“称意”的时刻又有多少呢?失意之后,初衷不渝,挺秀色于冰涂,厉贞心于寒道的人又有多少呢?要么身寄鸥波,忍耐生命苍白地消磨;要么心去身留,求得“心斋”一钵,在水月镜花中了却余生。

人是矛盾的,又无往不在矛盾之中。所以,人是痛苦的。

埋心的往事

深宵渐冷,孑然的灯下又翻起唐诗。忽然来了兴致,将李商隐的《锦瑟》抄录一遍,并语译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阵琴声悠扬,穿过岁月的涟漪。

无端地将一颗枯死的心带入伤心的往昔。

驿楼东畔,梧风桂月间。

那场匆匆的聚散,也是这样依依地洒落

在这繁音促节的五十弦。

如何?遣情情更多。

在梦里,庄生似我,而我又是那只迷离的蝴蝶。

而如今,流年已换,即使泣泪如血春心亦难托。

沧海桑田,人事已如败红衰翠。

只留得,月色泣霜,明珠浴泪,恨切切。

可是哟,那场今生不再的苦恋,依旧缥缈在。

十二晚峰前,远风吹散又相连。

朝朝暮暮,曾经的美好如香玉迷蒙又灿烂。

在这凄冷的人间,脉脉地温暖着我的双眼。

芳草迷离的去路,问一声,痴情何处。

烟波里,天涯一棹,微雨送黄昏。

茫茫。回首杨柳岸,唯有魂牵肠断。

满眼残红落尽,一切皆惘然。

一川风絮里,点点离恨中,空有梦相随。

那是怎样的一场风花雪月,在记忆深处恒久地浪漫低徊?

曾几何时,我在寻找,用我潮汐般的脚步穿越宿命的注定,一路水绕山斜,阡阡又陌陌。那时候,你手挥素琴,将一曲高山流水的清音泼洒在我心灵奔赴的里程。

这是一次致命的精神邂逅,让我一生放棹于你缥缈的情怀。

眼帘里,一个暮春时节,你隐约从遥远的烟波之外走来。一剪秋波,宛如一阕优美的月色,遥遥地晕染着我危澜迭起的心湖。

那一弦一柱的召唤浮现出我无法抵抗的幸福的颜色。恍惚间,我化身为一只蝴蝶,在一派流烟淡岚的江渚,轻轻地展开我无声的翅,飞翔在香气四溢的花海,而后,凝伫于月光如练的水湄,或者浅浅深深的叶底,等待着一个不期的约会。可是,当我拼却生命中仅有的勇气,踏着你的琴音汹涌而来的时候,而你,却在修眉一抹的远山之外。

悠悠岁月,只有云去云来。

即使如此,我依然沉醉在那一片海蓝的诱惑,奔赴在沸腾的翘望中。

想象中,你正微步于一丛修竹旁,面对潺潺而去的溪水,扬蛾微眺,似在等待一只飞鸿的降临。此时,琴声已歇。汀州上,芷兰正幽幽着远香。

我终于没有握住你的纤纤玉手。缘悭一面,与你擦肩而过,在那个东风无力的夜晚。

当春天的最后一片花瓣落下,我听到了你微微的叹息:我——走——了……

你的声音淹没了我绝望的目光。一阵荒风掠过,我的心剧烈地跳动在料峭的岩石之上。

那时,只有松梢的水月在缓缓流淌。怅惘中,山路空空;迢迢的一脉流水泛着神秘的白光。远处,烟雾弥漫,疑是你衣袂飘飘撩起的芳尘。于是,我绝尘而去。然而,山远,水远,人更远。

停下你的脚步吧,那一阵琴声只是天外羽翅一个不经意的表情。岸,就在身边。灼灼的桃花开得正艳。

灵魂深处,谁在呼告?

可是,我无法涂改那烙在心上血迹斑斑的痕迹。

在岸草切切、蛩声如织的水湾,在夕阳残照、寒鸦数点的林畔,我依然撑着那一支精神的长篙蜿蜒在星光烁冷的梦里。

心之愿:往来于天地之精神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读罢张九龄的《感遇》诗,心怀忽有烛照之感,不禁想到,世路参差,生涯纠错,已逝的时光里流淌着多少人生的伤心泪语。一自屈原放声《离骚》而殒身汨罗,便叫后世无数士人“远浊世而自藏”。为走出痛苦,他们寻找着不同的“精神杠杆”,或执太玄而和光同尘不为皎皎之操,或幽憂佯狂而特立独行,其所作所为,只是为了持守生命的贞姿懿行。“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然而,沧海横流,泱泱漫漶的人间世界,圈守一己而不为所污的领地,何异于登天之难!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到大自然去吧!听听山水撩人的清音。挽起自然这个精神的邻居,然后,潇洒地抖一抖羁身的蓑衣,将峭冷的风雨洒落在青山之外。

高更说,我不在意自然外表的真实,我珍视自然在我心中激起的那种神秘的、谜一样的力量。在美丽的塔希提热带之夜的寂静中,我能听到我的心脏跳动的甜蜜而又动听的咚咚声,它与我周围的神秘生态保持着柔情的和谐。

面对优美的大自然,你是否问过自己:

你可曾同那疏林透射的斜阳共舞?

你可曾同那黄昏初现的冷月齐颤?

你可曾同那蓝天闪闪的星光合奏?

你的心琴可有那蝴蝶翅的翩翩情致?

你的歌曲可有那黄莺儿的千啭不穷?

你的呼吸可有那玫瑰粉的一缕温馨?

——宗白华

瑰丽的自然是伟大的,你看:

在千里苍莽的绵绵列岫中,峰云五色,碧洞栖霞。无数的溪流穿峦绕谷,澄静如练。乔松古柏,缕缕根须曝于礁岩之上。风暖鸟翠,飞瀑潺潺。风篁送啭,吹无腔之韵。不借丝管,自有空桑钟石之音。香蝶舞醉,柔草吐芳。蒲苇丛茂,藤萝阴阴。弥望中,一丛兰香幽幽于窎远的溪谷,两岸的桃花在浩荡的春风里烨烨菲菲。倘若此时扶醉踏月,信步徐行,自是别有一番风情。

至若晨光淡冶,秋露滴翠。残荷留盖,枫林烧晚。清泉瘦石,空谷传音。烟霞朦胧里虫声唧唧,雨雨风风中蜃景迷离。及至凉月出岫,河影横空。万点星辉攒动于林梢,千盏萤火漂浮于草际。矶畔鸟眠荻花芦叶,渚边鸥栖红蓼碧漪。烟月轻笼高梧,却照隔水平沙一片。此时,悄然凝寂,顿觉香气袭人,极郁极浓。一片桂花似海,若微霰积素凝华,佼佼自洁。倘若此时闲步秋韵,或临水泛不系之舟,定会心空万虑,怡然自得。

与春兰秋桂结庐空谷,炼得生命的一段幽香,任心外海天潮起潮落,今生复欲何求?

牧心于林下水滨,不是抱守“终南捷径”以图扶摇直上的等候,也不是尼采《快乐的科学》里那个高喊杀死上帝又寻找上帝的“疯子”的叹息:我来得太早了!我的时候还没到!

过往蹭蹬的慊恨、泥于流俗的梦想都已经烟消云散。狷狭之志、愤世之怀也已经淡薄为一瓯潋滟的美酒。这不是由儒入道的一种精神的变异。扰扰红尘中,退守自我,不做与世沉浮的放任,只是为了持守自我人格不为外物所污的一种自珍的修炼。退守自我,不是因愤世而厌世。生命是可贵的,每一个人都有热爱人生的理由。即使几经沉浮患难,饱受人世的凄苦,也不要失去对生命的信任。无论怎样,对生命的热爱依然可能;即使已恢复不到原初的热情,也要用另一种方式爱——就像爱一个无限钟情而又使我们怀疑的女子。

尼采说,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站在生命之上,是对自我私利的疏离,是一种精神的超越。在人世间,走过一段精神的苦旅,经受炎凉舛厄的砥砺,生命才会具有御寒力,才能在扬青岁寒之后呈现无畏的坚挺。倘若在失意的困顿中损神劳思,欷歔惴惕,或寄希望于外力的拯救而捐弃自我,生命岂不落入萎靡不振以及俯仰由人的悲哀。面对“他者”的羁绊,以一笑置之于身外,何需神疲气衰地做不情愿的屈从而扰乱了内心的平静!

兰自葳蕤,桂自皎洁。

在这“精神的自然里”,一切都是那样自由自在。安格鲁斯·西勒西乌斯说,玫瑰是没有什么的,它开花,因为它开花。它不注意它自身,并不问人们是否看见它。这是生命超越了俗态而获得升华的一种自在性的存在。在黑格尔看来,这种自在性是“以自己给自己以意义的东西,从而也是自己解释自身的东西,这种东西是精神的东西,精神的东西一般以它自身为对象。”生命的活力与美好品性的养育虽然来自于“本心”(内在性)的润渥,却也不能拒绝对外物芬芳的采擷。其实,世事的磨炼也是一个“慧中”的过程。不经苦难湔洗的心灵是脆弱的心灵,脆弱的心灵怎么能经得起偶然遭遇的致命一击呢!

云遮雾横,难识人间真与伪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白居易《放言》

有多少谎言,俏丽为生命的外衣,包裹着纷纷的企图而赢得青睐,有多少真情因谎言的欺蒙而萎谢如片片落花。

虚情假意犹如一川桃花水,泮解了多少冰情雪意,漫漶了多少真情与良知。你看啊,多少故作的殷勤换取了多少廉价的善良;你听啊,多少美妙的戏文赚得了多少嘘唏无泪的感动!真的,无法否认,于有些人而言,生活就是在演戏,尔虞我诈浇灌了这个世界悲剧的根源。

据《玉堂闲话》记载,唐朝的时候,京城长安有个研习神仙法术的道士,面色青春,因而自称已有三百岁。他到处宣讲自己炼得一种灵丹,能使人返老还童,于是,前来奉献财货、求取仙丹的人络绎不绝。一天,几位朝官到道士家访问,饮茶谈话兴味正浓的时候,守门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报告说:“公子打从老家来,想见见您。”道士变脸变色地把守门人申斥了一顿。几个朝官听了,纷纷劝说:“令公子远道来,见见又何妨?”道士皱了皱眉,勉强同意了。不一会儿,一个弯腰驼背满头白发老态龙钟的人迈着小步走上前来拜见道士。道士斥骂他到后堂去,然后慢慢对客人说:“小儿愚痴,不肯服用仙丹,因而还不到百岁就干枯到这个样子,我一气之下就把他赶到乡下去了。”由此一来,人们更加信服道士的灵丹,从此道士家中天天门庭若市。后来,人们得知那个弯腰驼背的老人是道士的父亲。

叵测的人为了谋图一己之私利,不惜乱了天伦。吕布贩君,郦寄卖友,多少背信弃义的行径浊水般汪洋恣肆于红尘之上,凄风惨雾地阴霾着历史的风云。谁又能独具慧眼而不受虚伪的欺骗呢?

那个“假容于江皋”的周子,隐居钟山之时,曾信誓旦旦地“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清高得不可一世,把出仕做官的人贬低得一钱不值。可是,当他听到朝廷召他出山做官的消息时,便丢掉了先前的标榜而欣然往之。不仅如此,在他做官期间,比俗吏还俗,比酷吏还酷。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假隐士!

无独有偶,麋蒙虎皮,不乏其人,西晋诗人潘岳便是一例。元好问在《论诗绝句》里是这样评论潘岳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安仁,晋诗人潘岳。他热衷名利场,谄媚权贵贾谧,每候其出,则望路尘而拜。可是,他在自己的辞赋里却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不计功名利禄的清雅高洁之士。这种言行的背离欺侮了多少世人!又有多少世人戴着虚假的人格面具在这个浮躁的尘寰之上自欺欺人呢?《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像赵高的这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在这个人情浇漓的世界里真的是指不胜屈,因而,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很难的。恰如白居易《使百职修皇纲振》所说,这个世界“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

痛哭,本来是因为痛苦伤心的事,但是,有多少眼泪是真的呢?

古人的“借面吊丧”,便是本无哀情但必须面色惨怛。其虚伪之情淋漓尽致。据《宋书?刘德愿传》记载,世祖宠爱的殷贵妃死了,世祖对刘德愿说,爱卿,你如果能悲伤地哭我的贵妃,我就会厚厚地奖赏你。刘德愿应声号啕,“抚膺擗踊,涕泗交流”,皇上十分高兴。世祖又让医生羊志哭,羊志也号啕不自胜。过了几天,世祖问羊志,卿哪得此副急泪?当时羊志刚刚死了爱姬,于是答曰:“尔时我自哭亡妾耳。”

慕容熙的妻子苻氏死了,朝廷要求百官哭临,并且下令检查,有泪者为忠孝,无泪者罪之。“于是群臣震惧,莫不含辛以为泪焉”。此等虚伪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有人给“情话”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情话,就是你说了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却希望对方相信的话。情话尚且如此,此外的话又有多少是真的呢?

不能否认,有时虚情假意并非是出于己愿,而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但是,这种尴尬人生久而久之使得真正的人性到何处去寻觅?一切真正的内心感受被掩藏起来,与世俗同流,带着空洞的微笑葬送自我个性的光辉,这是何等痛苦不堪的事情啊!

冰雪之上,你用孤独取暖

读柳宗元《江雪》,似乎看到一个刚毅的身影正企望一个豪迈的转身,将精神与肉体残忍地撕开,弃俗身于薄宦匏羁的冰途上,精神坚挺地行走在孤独寂灭的死地。即使生命的高原只有酷寒,即使人世间没有一个知己,在精神的领地里,他依然我行我素,抖擞生命的强悍,以冰雪粼粼的波光,一洗烦襟的忧伤。

尘尘之中,走荒岩,循曲涧,永州的一场跋涉,暴露了一颗渴望缝补的心灵,艰难地寻觅只是一个自我欺骗的梦想。游走山林,蹭蹬穷波的纵心寻乐,不过是企图摆脱精神超载的负荷。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徒然地挣扎呢!因为,山水只能供养亦禅亦庄的闲人,而对于一个用世极深而又蹑步于理性高地的至人,能加深进退成毁的感慨与体悟,是难以耳濯清流,道取无为的。

戴着痛苦的花环实施着精神的高蹈,即使衣萝带荔地乔装自己,即使餐英饮露地润渥自己,饱受风雨摧残的灵魂也难以捐除孤愤,宽释介介之耿忧。因为坚冷如铁的雪覆盖了整个的世界。那个唐朝,只有雪在湔涤着一切!唯一的生命意向凝缩在那根手持的钓竿上。

寒冷,是此时生命深刻的感受。万顷皑皑之上,千仞雪峰之间,那一蓑一笠、一杆一钓要构筑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一个“钓”字,表达了一往不返的深入。这种永恒的持守和期待是一种寻找,是以极端的姿态朝向精神王国的挺进。“钓”,不是遵时养晦以退为进的待价而沽,它是生命命意的一个进程,是精神掷向命运的一声呐喊。它的方向不是安顿肉身的桃花源式的悠闲与恬淡,也不是疗救精神创痕的乌托邦式的玄思与渴望,更不是林下水滨自娱自乐感时叹命的空号。这是一种生命意向的执著,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的忧思竭虑。骆宾王《钓矶应诘文》里说:“且夫垂竿而为事者,太公之遗术也。形坐磻溪之石,兆应滋水之璜。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身临厄途,一个“钓”字何等硬气!何等啸傲!

人云,意欲“跃出深渊,则需陷入深渊”,然而出路在哪里?寻找。只有寻找。

纵观历史,多少赍志难舒的身影消失在这一片白茫茫的雪野里。然而,其途径各殊,那个途穷而哭的人,不过是以佯哭作态而远祸全身,蜗守生命庸常的苍白;那个立雪断臂的人,不是撕开心以身囚的遮蔽而获得至高无上的妙道吗?“良弓挂壁无由弯”,是消磨生命尖锐的借口;“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是畏虑前行的苦难而自圆其说的谎言。你看那区区之蛾,尚且不安其昧而乐其明,奋然去暗,赴灯就死。这是生命不屈的挺进;这是“自缘头而上”的超越。超越自我才能获得生命的升华。

不能否认,外物对人自身的奴役。正所谓人有饥寒伺其身,操作劳其形,嗜好攻其性,灾祸怵其虑。然而,生命没有苦难的纠缠也就缺少了应有的厚度,以致脆若纤草,委顿于霜寒而难以倾听风雨。

读罢此诗,又想起明代李贽的《卷蓬根》。诗云:“尘世无根若卷蓬,主人莫讶我孤踪。南来北往称贫乞,四海为家一老翁。”虽然达观,然而孤蓬一样的命运,要怎样的肩膀才能扛得起呢?

其实,何必因孤独而自哀!

孤独就孤独吧!人的一生,有谁不是孤独的过客呢?

痛苦就痛苦吧!人的一生,有谁不曾有过痛苦的感受呢?

在生活的经验世界里,痛苦是无处不在的。其实,行走的人生,痛苦是必不可少的行囊。譬如室如悬磬,病疾的绵顿,才高见恶,宦海的沉浮,忠直遇佞,亲故的背弃,以及失偶的情殇,异乡的冷眼,春闺的清愁,等等。无不使生命处于一种无法躲避的考验之中。真是人生无处不痛苦!

有一种孤独是生存的孤独,有一种孤独是生命的孤独;

有一种痛苦是生活的痛苦,有一种痛苦是生命的痛苦。

生存的孤独,是人际的疏离与淡漠而导致的一种孤立无援的感受;生命的孤独,则是生命感的高涨,是生命力在灵魂深处的凝聚,是对忧患的认领而表现出的人生境界的升华与生命独立不倚、孤傲啸洁的姿态。是生命的一种诗意的栖居。追求生命的孤独是人向自己生命提出的崇高的使命,是人同自己以及外在的困苦进行的一场精神的搏斗。

生活的痛苦,是肉身存在过程中遭遇的种种磨难以及欲望受挫的情绪感受;生命的痛苦,则是精神的痛苦。对于一个高尚的生命而言,精神的痛苦是化蝶前茧缚之中生命的躁动,是黑暗中星火的闪烁,是沉闷的乌云里滚动的雷声。不经痛苦洗礼的人生是浅薄的人生,痛苦能滋养生命并造就生命的伟大。

人的一生,一切遭遇应该怎样面对?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因而,当生命走进孤独与痛苦的领域,我们不必忧伤,只要平心静气地思悟并了然于现存的状态与生命的真,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打击不能承受?还有什么样的坎坷不能经过?

“虽九死其犹未悔”“岂余心之可惩”的坚执的精神突围,那个伟大的西西弗斯,征服磨难的顽强;那个生前磨难重重死后无地可葬的帕格尼尼,在痛苦的土壤里耕耘出的天才的花朵,都是经历了苦难并在苦难的峰巅之上锁定了人生的目标。

爱因斯坦说,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克尔凯格尔说,我像一棵孤独的枞树,兀然向上,孤身只影,只有鸟雀在枝杈上筑巢。

这是智者对自我存在状态的觉识。

在这孤独的氛围里,我痛苦地想起了东林的《八月》:我看见树/一无所有了/鸟们/也子弹般飞去//不想站在窗口/我怕秋雨染湿我的诗歌/我知道/我从不流泪//河流穿过村庄/我的彩陶被沙石击破/水面虚幻的阳光/让我浮想联翩//想你的时候/我的左手紧握着右手/这是世上/最痛苦的表达//不要说海枯石烂的话/我们活着都不容易/做我的妻子/是一种冒险的选择//树林荒芜/果子已经不知去向/生命经不起一次死亡/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在你的暖语里长眠//将手给我/风雪已逼近/没有退路了/我们必须/忍过这个冬天//这是孤寂的平原/我和一棵树/都被黑暗的风/吹成火把

“左手紧握着右手”,这是何等地孤独!然而,“紧握”的生命姿态告诉人们,救赎自己的只能是自己,亦即孟子所云“反求诸己”。这是生命穿越苦难,朝向自我的一次昂扬的挺进,亦即对自我生命能量的确认与自信。

“认识你自己!”这是具有生命孤独感的人在扬弃自我的过程中寻找真正的自我,是经受苦难折磨的人面对生存危机的意志激情的涌动,是追求生命体验的人对自我生命本质力量的勘探。

对苦难的反抗,有时难以避免地使人生踏上生命悲剧的里程,直至毁灭。但对于一个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人来说,这一点,恰恰证明了生命躲避平庸的崇高。这种毁灭,更恰切地说,是真正的“人”的诞生。“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他便能超越平时的自己。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斯马特《悲剧》)

人的一生,无时不在构筑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在这自我的精神家园里演奏出一阕阕独自的风景。有的人为了远祸全身而潜隐于“薇”的世界里,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心,息肩于人事,投迹于渔樵。逍遥自我,自娱自乐;有的人浪身市井,狷狂不羁,纵情于忘忧的酒乡,颠沛着生命的年华;有的人纵身红尘,直面苦难,在“一箪食,一瓢饮”的陋巷中享受着生命自为的乐趣;有的人蹈足于苦难的深渊,披荆斩棘,以大无畏的精神气概展现自我生命独立不倚的气魄;还有的人坐在此岸的苦难中,寄身于来世,憧憬着彼岸的幸福……然而,对于现在,只有过去是确定的;放弃今世的努力,无论如何都是弱者自甘沉沦的表现。

凄风苦雨里,纷纷的,是寒叶的飘零。而那朵菊花,在萧疏的篱畔正笑迎霜风。

猜你喜欢
痛苦精神生命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分担痛苦
拿出精神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暴力和痛苦
2009中国CEO痛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