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无价

2018-05-14 09:01王司恺
参花(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孝心长辈亲情

王司恺

有人说,提到了亲情,就想起了父亲宽厚的肩膀;就想起了母亲慈祥的爱抚;就想起了家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情归何处,亲情的线,永远都在牵引着你。

而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素来便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在古人眼里,亲情同于孝道,而孝道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人无孝而不能立。无论是学习还是修身,孝道始终贯穿于一个人的成长岁月。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推崇孝廉,以孝为德,去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内涵。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孝道都没有,可想而知,礼义廉耻对于他更是无从谈起了。

在历史的烟云里,以孝为先的故事比比皆是。这之中就有黄香温席、鹿乳奉亲、百里负米、芦衣顺母等。这些故事令人热泪盈眶,感怀至深。每每读来,总有欲罢不能、言犹未尽之感。因此可以看出,亲情与孝道,在古人眼里是何等重要。它不仅构成了家庭的血脉,更连接了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现出一个人之所以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素养和良知。

但是,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子女與父母长辈之间的亲情却越来越淡,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不得不去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学习之余,人们往往投身手机、游戏、歌厅或酒吧等娱乐,而忽视了生养自己的父母,把他们忘在脑后,不知道他们在等待着自己常回家看看,实乃可悲。

我们不能忘记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带领我们去探索这个世界,是父母给了我们无限的温暖……所以,我们受恩于父母,要知恩图报。最起码,我们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父母,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珍贵与孝心的温暖。

也有人说过,感恩父母,应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可是令人惋惜和悲愤的是,很多人以“没钱”“没时间”等为借口,一次次甩手而去,只留下孤独的老人,望着自己子女远去的绝情的背影而哀叹。我们不禁试问这些子女:你们尽到作为子女的责任了吗?你们能称为一个合格的子女吗?你们或许不会感到愧疚,因为你们的父母决不会把对自己子女失望的一面展现在你们面前。

在我们的思想意识里,父母,特别是老去的父母,对子女们往往是强颜欢笑的,因为他们理解子女的苦衷。出于对子女的爱,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宽容,或者说,装作宽容。若将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等到父母长辈入土为安的那一天,子女们恐怕才后悔莫及。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则新闻,说是某护理院用代金券制度奖励常来探亲的子女,这无疑是当今社会亲情意识淡漠的真实写照。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尽管护理院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亲情是圣洁的,出自真心的,决不能被金钱玷污。老人若是知道子女是为了钱来探望自己,心里该有多冷啊!

所以,身为一名思想正常的中国公民,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亲情意识,将对父母长辈的亲情与孝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我们不能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一次次上演。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也成为了父母,看到自己的子女对自己爱理不理,无视亲情,无视孝道,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因此啊,亲情无价,孝心无价,那些看起来平平淡淡的关怀,却如春风,如沐雨,滋润心田,涵养心灵。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父母唯一的骄傲是子女知道感恩,知道养育的艰辛,知道亲情的线,就是他们无尽的牵挂。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武钢三中学生)

猜你喜欢
孝心长辈亲情
亲情的滋味
《弟子规》小绘本
《弟子规》小绘本
孝心歌
孝心地图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我的孝心
假如
多彩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