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审美心理结构解读

2018-05-14 09:01刘蜀子何国正
参花(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审美心理李商隐

刘蜀子 何国正

摘要:李商隐是唐代后期杰出的诗人之一,其以《无题》诗为代表的作品是最受欢迎、最能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佳作。本文即以其中的一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代表,从审美心理结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关键词:李商隐 无题诗 审美心理

李商隐是唐代后期杰出的诗人之一,吟咏内心情感,以《无题》诗为代表的作品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受欢迎、最能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佳作。这些《无题》诗,在文学史上颇为引人注目,其中一些名词佳句历来为人所传颂。后人也习惯把《无题》诗同李商隐联系起来,视为古典诗歌遗产的瑰宝之一。汉语语言学家孙玄常说:“《无题》诸诗,深婉细腻,非深于情者不能为,故独步晚唐,后贤难继。”①李商隐《无题》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历史地位由此可窥见一斑。在多所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中也多以李商隐的无题诗作为讲解、赏析的重点。可见人们对李商隐其人其诗的热爱。本文即是笔者多年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得出的一些体会。

据有关人员统计,从审美心理结构的角度来看,李商隐的《无题》诗大概有15首,这些《无题》诗在形式层面达到了非常精致、非常完美的境地。限于篇幅,本文僅选其中一首“相见时难别亦难”作为对象,从形式层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与所爱女子别离时寒彻心扉的痛苦和爱人远离之后深入骨髓的相思,是忠贞不渝、万古不变的爱情誓言。表达委婉、曲折、朦胧,一切却又尽在读者心中。诗歌意象精妙,情思婉转,辞藻清新,声调优美,历来为众多读者所赞赏,至今读来,仍余香满腹,余音绕梁。

关于这首《无题》诗的主题,学者们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它是爱情诗。如刘逸生就曾说过:“这首《无题》,从诗的字面意思看,当然是在描述爱情的哀怨,而且也只有这样去认识它,诗里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才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假如把它说成是政治诗,这些句子简直一钱不值。试想,为了个人的向上爬,猎取更好的官位,为了向某个官僚乞哀求告,或哀叹自己官场失意,‘帝阍远隔,这样的‘春蚕之丝,‘蜡炬之泪,还值得后世读者去寻味它的情味么?可见谬托义山知己的评论家,不管其动机如何,客观效果只能是在诗人的鼻子上抹一块白粉。”②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是政治诗。如周振甫就认为:这首《无题》是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春后,从徐州回京,“希望令狐绹推荐”的“陈情”之作。③讨论此诗的主题内容并非是本文的目的。本文旨在就其审美心理结构的形式与意蕴层面作一些探讨,因此,笔者在这里比较赞同刘逸生的说法,将此诗视为一首爱情诗,而把其作为政治诗主题的一面悬搁起来。

从审美心理结构的形式层面来看,无论是在形象性方面,还是在节律性、美感方面,都在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一、从形象性要素来看:优美、雅致

形象性要素包括各种感知提供的形象。感知要素则包括外感觉和内感觉。外感觉,如视觉,它能形成视觉形象;听觉,它能形成听觉形象。内感觉,如肌肤感,由肌肤感觉构成,它虽不能单独形成形象,但能够参与增强视觉和听觉形象。

在视觉形象(当然,这里指的是想象的形象,也就是虚象、心象)上,本诗跃然诗人笔下,欣赏者眼前的是一系列生动可感的形象:百花、蚕、丝、蜡炬、灰、泪、镜、云鬓、月光、蓬山、青鸟——惨败的各种依稀可辨颜色的花朵、雪白的蚕、雪白的丝、燃烧着流着“泪”的蜡炬、凝固了的灰、干了的泪、光滑的铜镜、镜前的佳人、洁白的月光、仙人居住的美丽神奇的蓬山、展翅而飞的青鸟。这里,我们姑且把它们所蕴含的诗人赋予的意蕴悬搁起来,加上欣赏者记忆中的形象,即心象,在欣赏者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当然,在这个视觉形象中还有色彩感(通过色彩感作家也表达了内心的意蕴),如百花的颜色,白银似的丝,殷红色的烛光等。还有线条感与形体感:蚕丝的曲线、蜡烛的直线等。视觉形象在色彩和线条的对比下更加鲜明。这个视觉形象既清晰又朦胧,再加上微量的肌肤感觉,譬如“月光寒”,更是强化了这一视觉形象。

在听觉形象上,欣赏者仿佛隐约听见有佳人在吟咏感人肺腑的诗句,还有青鸟的啾啾而鸣和殷勤问候。这些视觉、听觉的形象,若悬搁其作者赋予的意蕴,单单就形式层面而言,都是非常优美、非常雅致的。这些有限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又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本诗的审美艺术形象,令欣赏者感受到无限的美感。

二、从形式节律上看:丰富、多样

节律性,也即有序性,它是宇宙万象、社会人生中最基本、最集中的秩序,是无处不在的。从天体的运行、空间的转换到时间的流转、四季的更替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到节律。节律在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如历史的演变有盛世,也有乱世;有分也有合,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节律,如交通流量,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旅游景点有旺季,也有淡季;人生亦是如此,有穷有达,有寿有夭,有生老有病死。

同样,节律也是一切艺术审美的生命,在艺术形式、语言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在“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节律同样无处不在。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有7个字,共8句,论平仄,讲对仗,押平韵。

从平仄来说,全诗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在诗歌创作中,每一联上下两句的平仄基本是相对的。一个诗句中,平声字和仄声字总是轮流出现,交替使用,上一节为仄,下一节必为平,反之亦然。如“仄仄—平平—仄仄—平”。而诗歌的后四句的平仄和前四句的平仄又是完全一样,构成了回环往复的声律与节奏感。

从律诗的对仗规则上来说,本诗的颔联和颈联用了对仗,即对偶句。“春蚕”对“蜡炬”,“到死”对“成灰”,“丝”对“泪”,“方”对“始”,“尽”对“干”;“晓镜”对“夜吟”,“但愁”对“应觉”,“云鬓”对“月光”。出句的末字是仄声,对句的末字是平声。这些完全符合律诗的对仗规则。

从用韵来说,本诗在押韵上也非常严格。韵脚是:残、干、寒、看。一般来说,诗歌韵脚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奇数句可不押韵,偶数句必押韵;而且押的都是平韵,一韵到底,中间一般不会换韵。

不论从平仄、对仗,还是从押韵上看,本诗都是非常具有节律性的,都具有语言和形式上的节律感。从形式上看赏心悦目,让人过目难忘。从语言方面来讲又是满口余香,回味无穷。

三、从美感来看:别样、无限

诗中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都构成了诗歌的审美形式感。而这审美的形式感总会引起我们的审美情感态度。这种情感态度,休谟称为“审美趣味”,康德称为“纯粹形式引起的纯粹愉快”。而这种情感态度,可能是情趣性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就是狭义的美感,后者就是丑感。这种情趣性是只与形式感的情感態度相关而不涉及内容。如我们听《二泉映月》的时候,不管其主题内容如何,其音乐的旋律本身就能够使我们感到悦耳,感受到美感。本诗也同样如此,我们先把其主题内容放在一边悬搁起来,单看其形式方面,无论是视觉形象及其中的色彩感、线条感、形体感,听觉形象,还是平仄、对仗、押韵,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美感。

四、结语

就其审美心理结构的形式层面而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在视觉形象上让观者“悦目”,在听觉形象上让闻者“悦耳”,在情感上让读者“悦心”;诗歌严格的平仄、对仗、押韵等节律性都给欣赏者以无限的美感。不论其所蕴含的意蕴如何,此诗读起来确实能使人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这一美妙的艺术境界中,让人如身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流连忘返,余音绕梁,是李商隐诗中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佳作。

注释:

①周振甫、孙玄常、吴世昌:《关于李商隐〈无题〉诗的通信》,《山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2期。

②刘逸生:《唐诗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7页。

③周振甫:《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隋唐五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686—687页。

参考文献:

[1]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刘学伦.李商隐《无题》诗新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07).

[3]侯文华.无奈世界中的灵魂呜咽——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J].名作欣赏,2007(15).

[4]钟群英.李商隐《无题》诗解读[J].文学教育(下),2007(07).

[5]吴彩云.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新解[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作者简介:刘蜀子,女,硕士研究生,保山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学;何国正,男,保山学院宣传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审美心理李商隐
石榴
李商隐:道是无情却有情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李商隐:世上天真莫如你
解读设计中的儿童审美心理
儿童剧《马兰花》的艺术审美魅力
观众学视阈下的国产公路电影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这个“情圣”不太够哥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