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2018-05-14 09:01何文文
参花(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策略

摘要:习惯的养成有如纺纱,一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最后它便成了一条粗绳,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缠得非常牢固,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所以,在幼儿时期,习惯养得好,将受益终身。

关键词:幼儿阶段 习惯方法 策略

一、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意义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翁去世后将自己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方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乞丐接受遗产后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些。”

虽然这只是一则寓言故事,但也反映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巨大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但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后天习得的,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在幼年养成,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所以,家长、老师作为孩子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应该在孩子习惯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与策略

(一)家长应遵循科学的培养原则

孩子是一个有独立行为的人,属于社会,也属于他自己。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中,应当注重自己的引导方式,遵循科学的方法。

1.抓住教育契机,适时赞赏。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处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天真烂漫的孩子更是需要赞美。当然在当今的社会,6+1的家庭模式,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于孩子家长也从不会去吝啬自己的赞美,但是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所以,给孩子的赞美要适时适当,找准时机。比如说,今天晚上孩子自己洗袜子,那这个时候就可以去表扬他:“宝贝你长大了,都能照顾自己了,妈妈真为你感到高兴。”又或者是孩子在家帮忙干活、见人主动打招呼时,家长都可以给予孩子表扬来强化他们的好习惯。

2.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这足以说明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父母是孩子最直接、最经常模仿的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孩子模仿学习。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确实如此,如果你想要求孩子是什么样子,那家长应该首先做到。

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整个家庭教育的大环境下,常见的家庭教育类型有:高压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高压型的家长信奉“虎妈狼爸式的教育”,孩子必须要达到自己的要求。溺爱型的家长就是尽力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只要孩子开心。放任型的家长经常只顾忙于自己的工作,孩子怎么样都是老师的事情。以上三种教育方式都是偏颇的。最正确、对孩子最有利的是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家长与孩子相互理解,用激励、引导、以理服人的方式教育孩子。

(二)教师把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有比家庭更为专业的、系统的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1.井然有序,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内化的过程。所以,要求我们做到教育内容的系统化。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我们可以把幼儿习惯的培养纳入日常生活当中,如孩子早上入园主动向老师问好,进餐前按“七步洗手流程”洗手,就餐时做到“三不”,不说话、不撒饭、不剩饭。饭后漱口、擦嘴,区域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整理区域等。

2.把习惯培养渗透于教学活动中。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带幼儿阅读习惯方面的绘本或观看动画来说一说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区别,哪种最受人喜欢,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怎么做,让孩子去发现和学习。

(三)家园共育,达成教育一致性

“5+2=0或是5+2≠0”,绝大部分原因都取决于家园的配合度,家长、教师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发展教育的主体,两者应该形成教育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结语

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習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终身受其福,坏的习惯终身受其害。幼儿阶段的孩子,习惯的可塑性强,家长老师应该把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首位,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毕竟家长老师陪伴孩子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唯有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爱孩子,就请为孩子送上一份最宝贵的礼物,不是名牌衣服或鞋子,也不是堆积如山的玩具,而是用爱和耐心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作者简介:何文文,女,本科,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