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面对挫折,拨开心霾见阳光

2018-05-14 19:19吴影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挫折心理健康

吴影萍

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干扰,个人行动目标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如果不及时发现、调整,就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下去还会导致心理疾病并引发事故。因此,增强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在家里家长都非常宠爱,事事以孩子为中心,甚至于有的家庭出动一切来帮助孩子,宁可苦了自己,也不愿意苦了孩子,千方百计地为孩子的开心不断努力。然而,人在一生的道路上始终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崎岖与坎坷,如果孩子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难以承受,败下阵来;或者孩子遇到不公平对待和嘲笑,就很容易心里出现偏差和走极端。一点点小小的失败和委屈都承受不了,将来该怎样适应这个社会呢?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早干预学生异常表现,防止学生出现事故,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细致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

2013年12月的一天,江门市江南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吴某,被音乐教师怀疑与她丢钱有关,被多名教师谈话并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当天傍晚,吴某从教学楼五楼跳楼造成伤害事故。先撇开责任来分析问题,作为学校的政教主任和班主任,应该首先认为这个学生在老师的质疑中已经是被困扰了,心理比较容易出现偏差,所以要把这位学生定为异常表现的特殊学生。

如果细心观察中发现有学生行为或者心理有异常,那老师就不要让这个学生离开自己的视线,马上采取留意观察、单独谈心或者与家长沟通等一系列方式来及时处理。但行动必须是及时性的,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因为心理一时的障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二、及早干预化解学生不良心理

在我们的身边,往往有不少学生,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在经受一点点挫折时,常常大发脾气或是满脸委屈,两眼泪汪汪的。学生的世界往往是敏感脆弱的,很多时候,他们在对待事情时总显得比成人要较真,他们更在乎父母、老师、伙伴对他们的评价。很多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句无足轻重的话语,可能就会使得孩子感到莫大的委屈,而伤心不已。因此,当给予他们的关注稍微欠缺一点时,他们往往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接受,常常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从而采取自我防卫机制加以抵制和抗议。

当学生觉得委屈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发现、了解他们委屈的原因,讓他们的情绪得到释放,这样才能让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的人格。学生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一定要让学生主动的述说,当学生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老师在仔细聆听后,可以心平气和的从其他人的角度设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及时地干预学生的不良情绪,才能及时地处理学生的心理毛病,化解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耐挫折的能力

把挫折教育狭义地理解为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与挫折教育的本义是相去甚远的。挫折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如何引导受挫折的孩子,让他们懂得挫折与竞争相伴随,要成功必须战胜挫折,从而培养孩子受挫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由于人与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应不同,因此,教师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要因材施教。首先,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教育。如果孩子自尊心较强,好强、好面子,这一类孩子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较自卑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教师切忌过多地指责,而要多加安慰,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教育。能力较强的孩子遇到挫折时,教师应重在启发,让他们发现受挫的原因,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帮助他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孩子既能避免产生恐惧心理,又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总之,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教师细心的观察,循循善诱的引导、精心周到的教育。教师仅仅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和学业进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把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十分重要的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在生活学习的各种机会,及早发现、及早排除隐患,让学生勇敢面对挫折,拨开心霾见阳光并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挫折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Holism in Education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挫折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终身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