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有“仪式感”

2018-05-14 00:32
新传奇 2018年2期
关键词:仪式感厕所仪式

结婚前看黄历,搬家前看黄历……做大事前都得看下黄历;睡觉前上厕所,登机前上厕所……做大事前都得上个厕所;旅游前理个发,相亲前理个发……做大事前都得理个发。我们为何总喜欢在生活中追求一些“仪式感”?

前几年,大家只会在两个地方看到“仪式感”这个词,一个是渲染节日气氛、让小情侣互送礼物的广告;另一个是有意无意加深着性别割裂的毒鸡汤。

可这也没过多久,人们好像在一夜之间开了窍,变得能理解浪漫了,“仪式感”也随之成了一桶万金油,出现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里,化身为“习惯”更容易被年轻人接纳的关键词。

小时候培养起来的“仪式感”

有的人觉得自己的一些小习惯是从小时候培养起来的,而又是这一个个小习惯构建起了现在坚持的“仪式感”——

受妈妈的敦促,以前放学回家会把玄关的鞋子踢成一片,现在进门换了拖鞋必须要把鞋摆正;

受爸爸的影响,家里一定要有电视声作为背景音乐,一个人在家就算不看电视,也要打开听声音。

小时候过生日最开心的肯定不是自己又长大了,而是过生日时可以吃到蛋糕、收到礼物,久而久之就认定了,过生日必须吃蛋糕,要是没吃上就觉着少活了一年,根本没有年长一岁。

同理,如果提起小孩子对长途旅行最大的期待,相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坐火车一定要吃方便面。虽然当时是受限于物资水平和经济能力,但方便面确实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出行好拍档。

作为中国人的头号节日,春节里必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仪式感”:

过年必须穿新衣服,大到棉衣、羽绒服,小到袜子、毛手套,最好是一套簇新,穿之前必须全身上下洗干净;尽管节目越来越无聊,但人们还是会准时打开电视看春晚,听着里面的倒计时“守岁”……

很多事情需要带着“仪式感”去做

当然,并不是每一天都在过年或者过生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带着“仪式感”去做的事情。

关于睡觉——上床前最后一件事,和起床后第一件事,都是去趟厕所,为膀胱的续航能力加油。

手机党更严格一点,睡之前一定要虔诚地拿出手机,交叉着刷几遍微博、知乎(网络问答社区)、朋友圈、公众号,直到刷无可刷,才意犹未尽地定闹钟睡觉。

关于听歌——洗澡要公放音乐,化妆要公放音乐,整理房间也要公放音乐,出门了就戴起耳机放音乐……总之,不让自己处于一个寂静的环境里,啥都甭管,摇摆就是了。

关于吃饭——在外面吃,点完餐了要等半个小时上菜,上完菜了还要等半个小时拍照,因为用相机“开过光”的食物才是最好吃的。

在家吃,不管是炒菜做饭还是点外卖,必须要精心挑选一部综艺/电影/电视剧当“下饭菜”,虽然很可能还没看到1/3就吃完了。

而對于平时就爱小酌一杯的朋友们来说,喝酒跟喝饮料肯定是不一样的,最表象的就体现在杯具上,喝红酒要用红酒杯,喝啤酒就要用啤酒杯……所有都是固定搭配。

寻求心理安慰也要“仪式感”

就连寻求心理安慰的方法,也有一种走过场似的“仪式感”——

上学时,回家不带两本复习材料内心不安,可带了又基本不看;

工作了,出门不下几部电影、小说内心不安,可下了又基本不看。

说起来,这些寻求心理安慰的“仪式”,其实也可以算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心理学领域。

《请回答1988》这部电视剧里,有一幕是德善去图书馆复习,她把书包里所有东西都一样一样地拿出来,在桌上摆放整齐,又展开一张白纸列好了接下来的复习计划,这才开始复习(然而她最后还是睡着了。这不就是读书时代的我们本人吗!)

领到课本的当天晚上必须包好书皮;买水彩笔必须买一盒24色完整的;跟着录音机读英语必须从第一个单词开始……用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增强心理暗示:这样干了学习效果会更好。

这些行为有没有真实地提升学习效果也说不准,因为一到考试,还会有另外一些需要辛苦维持的“仪式感”,环环相扣,一个也不能少。

像某位明星就表示:上学的时候,如果上一次考试考好了,下一次会继续用同一支笔。

同样的道理,很多人应该能回想起小学时的经历,期末考试的早餐,爸妈会让你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寓意“100分”,后来总分变成了120,这个仪式也就取消了。

显然,这种带有一点“仪式感”的心理学,更多代表的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的祈愿行为。比如在玩纸飞机的时候对机头哈一口气。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不是变相增加机头的重量,可以使飞机更加平衡?很遗憾,这个“仪式”唯一的作用是:图个吉利。

人为什么要有“仪式感”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有‘仪式感?”有个网友是这样回答的:“仪式感”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

短篇小说《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平淡无趣,其实正是缺乏了“仪式感”。可以说,“仪式感”对我们而言,庄重而有意义,它足以让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发出光芒。

于是,有人打游戏一定要在腰上垫个枕头,不垫实力会下降;有人抽卡时要闭着眼睛,感觉手机震了一下才缓缓睁开;还有些人把所有的仪式都简化为一个个“小行动”——

结婚前看黄历,考试前看黄历,搬家前看黄历……总之,做大事前都得看下黄历;

睡觉前上厕所,考试前上厕所,登机前上厕所……总之,做大事前都得上个厕所;

旅游前理个发,考试前理个发,相亲前理个发……总之,做大事前都得理个发。

当然,除了“习惯”,我们也发现年轻人会在一些其他的领域追求“仪式感”。

比如谈恋爱——

某网友说:我觉得,大家还是有点“仪式感”好。“你愿意做我女朋友么?”“我愿意。”这句话说完才算搞对象,不然不明不白地开始,就会不知不觉地结束。这里的“仪式感”就表示了对彼此的重视,还有用心程度。

但更多的还是比较搞笑的情况。比如热情庆祝生活里每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把每一天都当成纪念日——

比如复习功课时,把书摊开再玩手机,因为不到这一刻,真的是不知道手机居然有这么好玩;等开始工作了,又是打开各种文档,然后玩手机。

事实证明,只要连续七七四十九天举行这种“仪式”,学生在考试当天就可以多考1分,工作党在最后期限来临时就可以领取加班大礼包。

然而,“仪式感”这东西每个人有相似之处,也必然会有不同——

对于网瘾少年来说,上厕所一定要带手机,就这么一会儿工夫也能回两条微信消息。

对于胖女孩来说,称体重要把衣服脱光了再上秤,点快餐要算好热量。

对于老烟民来说,蹲马桶必须要点根儿烟,就算不抽,也要有一种“仪式感”。

……

(《Vista看天下》2017年34期)

猜你喜欢
仪式感厕所仪式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未来猫厕所
厕所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
少年成长的仪式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