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川竹琴《竹乡茶馆》的艺术特征

2018-05-14 00:40蒙俞洁
参花(下) 2018年2期

摘要:四川竹琴《竹乡茶馆》,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激发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产生了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效应。由此可见,一个好节目的诞生,总是和一个好的题材、一个好的艺术构思、一个好的编导、一批好的演员息息相关,几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关键词:剧情设计 艺术构思 编排手法 表演技艺 演员阵容

四川竹琴《竹乡茶馆》是在四川省文化厅高度关注、四川省文化馆大力支持下,由大竹县文广新局、大竹县文化馆倾力打造的又一精品曲艺节目。该节目由本土知名词作家初创作词,经四川省文化馆专家再度提升创意、打磨修改,然后邀请四川知名竹琴(扬琴)曲作家作曲编曲制作,并由四川省文化馆著名编导曾萍女士执导,大竹县文化馆组织编排表演。2014年年初到当年11月,不到一年时间,节目从初创到成熟,先后在该年10月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暨首届四川省农民艺术节中精彩亮相并一举夺得四川省群星奖一等奖。11月上旬在遂宁市涪江流域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中广收点赞。11月下旬赴西安参加由中国曲艺家协会等主办的首届中国西部优秀曲艺展演比赛再获一等奖,并在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中心主办的2015年《大年小戏闹新春》视频节目征集展播活动中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十部曲艺作品”。其后,又在全国群星奖争夺赛中获得专家好评。一个地方曲艺节目,先后获得如此众多的赞誉和褒奖,缘由何在?作为一名参与过该节目创编参演工作全过程的基层演员,笔者认为主要源于其独特的艺术创造激发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产生了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效应。概括梳理,四川竹琴《竹乡茶馆》凸显出以下五大艺术特征。

其一,独到的剧情设计。节目以竹乡一老(男)一少(女)竹琴表演者在茶馆说唱的形式展开,说乡情,吐乡音。集中展现四个情节,即竹乡变迁、种竹挣大钱、竹下结良缘、高考中状元,从而揭示并赞美当下竹乡“美好生活溢香气,幸福时光驻心田”的重大主题,情节环环紧扣,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其二,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节目始,黑场。以童谣“竹林下,竹林边,竹桌竹椅竹门帘;新竹子,老茶馆,竹碗泡着嫩尖尖……”起兴,烘托竹乡人文环境。然后聚光二人竹琴主唱:“你看那,长嘴铜壶吐乡音,乡情盛满大盖碗……”并由此以竹贯穿全场,竹境竹人竹情竹事,皆于竹琴表演,充分展示四川竹琴说唱表演的艺术魅力。

其三,独树一帜的编排手法。大场面上,该节目采用主場(男女主角竹琴表演唱)和辅场(众茶客7人在后场无声演绎剧情)结合、动(竹桌椅皆装万向轮滑动)与静(座唱)结合的排导形式,有主有次,有平面有立体,有凸显有烘托。细节上,静态以一组组群雕似的画面依次呈现,动态以双人舞蹈及单人表演呈现,动静结合,生动有趣,避免了舞台场景的单调和扁平化。场景设置,又着力突出大竹的竹文化,竹桌竹椅竹盖碗,以及老川茶馆里的长嘴铜壶,极具地域文化特征。服饰设计颇为用心,主唱服饰艺人化,群众茶客服饰生活化,色彩明快而不暗淡。舞美灯光丰富而不杂乱,以多次聚光和变幻的暖色灯光,让整个舞台丰满热烈,起到暖意融融、激情蓬勃的效果。

其四,独一无二的竹琴技艺表演。四川竹琴在曲艺中地位特殊,因濒临失传而备受关注和保护。由此,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罗大春先生亲临大竹指导传授技艺,倾情助力打造四川竹琴《竹乡茶馆》这一重磅节目。一对古色古香精致的竹琴道具,配以精湛的弹指拨指技法,满台生辉,让观众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其五,独特的演员阵容。竹琴主唱演员可谓普通群众演员身份、一流专业演员水准,男主角唱腔高亢嘹亮,女主角唱腔阴柔绵长,开嗓即惊四座、叫好满堂。众茶客群众演员皆为大竹县文化馆群文干部,有表演技巧老到的退休老馆长,有具备扎实功底的音乐舞蹈辅导干部,还有从未上过台的舞美后勤人员,茶艺师则是专门从茶馆里请来的店小二。尽管如此,却皆入戏入情入法,表演得有声有色、有板有眼。

品味四川竹琴,品味《竹乡茶馆》,其味悠悠,其韵长长,意蕴荡气回肠。由此可见,一个好节目的诞生,总是和一个好的题材、一个好的艺术构思、一个好的编导、一批好的演员息息相关,几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作者简介:蒙俞洁,女,本科,四川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四川省大竹县文化馆,三级演员,研究方向:舞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