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在自闭症康复中的应用

2018-05-14 22:11张敏娟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钢琴

【摘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引致的发展障碍。我国目前约有164万自闭症儿童,并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对于治疗自闭症的研究仍然在继续,音乐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音乐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疏解忧郁苦闷的心情,甚至还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灵治疗。自闭症患者听到音乐身体就自主地跟随着节拍摇摆,天生有很强的节奏感,有很多自闭症患者对音乐的灵敏与喜爱程度远远超过很多正常孩子。这种自闭症患者与音乐之间的交流印证了音乐与他们之间的特殊纽带关系和亲密默契程度,用音乐这种孩子喜欢的方式带给他快乐满足的内心需求,教给他们创造快乐的能力。用这样的交流增进了与外界和人之间的感情,打破了自闭。

【关键词】心理调节;钢琴;自闭症修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自闭症的概念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引致的发展障碍,症状在三岁前出现,患者多为儿童,分布在许多国家,不分性别、种族或社会经济地位,其特征为社交互动能力缺失,言语和非言语沟通困难,行为、兴趣和活动有限和重复。我国目前约有自闭症儿童164万,并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这种病仍然无法找到病因,但可以确定是 “多因素致病”,即每个孩子致病原因都不同,是由存在于多层次和多种程度的许多显著症状组成的。

自闭症的主要特征包括沟通障碍(不会交流)、语言障碍(人称代词混乱,鹦鹉学舌)、听觉障碍、行为刻板、对外界反应异常。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心理和情绪。患病的孩子往往生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不能或不愿主动与人交流。遗憾的是,目前尚无可完全治愈自闭症的任何有效医疗手段,对于治疗自闭症的研究仍然在继续,早发现、早干预、多手段同时作用的原则也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认同。音乐就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音乐是一种符号,用于表达我们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和内涵的,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通过音乐,可以抒发情感并带给人美的享受。音乐可以让身体放轻松,好的音乐可以纾解压力,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音乐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纾解忧郁苦闷的心情,甚至还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灵治疗。

自闭症的沟通障碍有多种表现。他们除了表情,肢体动作之外就没有了其他表现情感和与人沟通的方式了。音乐此时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尝试运用专业的音乐治疗系统方法对特殊的自闭症患者进行试验性帮助,也逐步起到了一些作用。有个自闭症患者叫周周,他在很小的时候经常突然哭。这种情况发生数次后细心的爸妈找到原因——听同样一首歌曲。这说明他已经对音乐有明显反应。老师们尝试给他定期播放各种舒缓的歌曲,之后慢慢地他每次都能安静下来,从开始的哭泣反应逐步转换成静静地享受聆听。音乐带给他心灵上的安抚更胜于家长和老师的言语,也更加容易接受。也有些自闭症患者不会说话,但歌曲的旋律却哼唱得丝毫不差。这不得不说也是音乐和他们幼小的心灵有了碰撞。也有自闭症患者听到音乐身体就自主地跟随着节拍摇摆,天生有很强的节奏感等,……。有很多自闭症患者对音乐的灵敏与喜爱程度远远超过很多正常孩子。这些种种自闭症患者与音乐之间的交流,印证着音乐与他们之间的特殊纽带关系和亲密默契程度。有这样一个自闭症患者叫昊昊,是个5周岁的男孩,被诊断为自闭症和多动症。昊昊喜欢音乐,爱唱歌,会唱好多歌曲,包括很多英文歌,甚至还能哼钢琴曲。很多歌唱得相当好。他节奏感很强,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学习,竟然能打对较难曲子的节奏(这是很多正常的小孩,甚至成年人都做不到的)。每次看到教室的琴就冲上去,唱着音符,按着琴键。于是老师开始让他学习钢琴。他学得很认真也很积极主动,享受音乐带给他的快乐。有时双手抓着老师的胳膊,深情地望着老师,这是他从来都没有过的举动。此时我们能感觉到他的心情,兴奋与激动溢于言表。用音乐这一种孩子喜欢的方式,带给他快乐,满足了他的内心。教给他创造快乐的能力,用这样的交流增加了与外界和人之间的感情,打破了自闭。

语言交流是大多数自闭症孩子很难克服的困难。如此我们与之交流的这条通道就封闭了。音乐是通向人们感情世界的另一条通道。用这条通道来沟通,甚至少数人表现出惊人的音乐感知与记忆能力。音乐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它某种程度上能超越语言去表达。恺也是这样一个例子,12岁的他是一个中度自闭,智商不高的孩子。能懂得生活中简单的话语,但对于“不”、“多”和“少”、“前”和“后”,“左”和“右”这类的词依然分不清。起初他身体协调控制能力不好,走路笨拙,他弹琴键很沉。我们开始慢慢教他力量的控制,然后手指间的协调能力,再然后双手的协调能力,接下来练习边看谱子边弹琴的手眼协调能力……。经过四年的努力,恺钢琴现在是在校学生里最好的,学琴也是最快的。每次学会一首新曲子,都能看到恺灿烂的笑容。是音乐给了他们长足的进步,是音乐给了他们成就感与满足感。

音乐不仅改善了自闭症患者,还能给予孩子亲属面对外界的勇气和力量。“孩子11岁了,别看这么多年了。我也是到今天才愿意,才敢在别人面前,在媒体前承认我的儿子是自閉症。”这是自闭症日孩子们表演之后,恺的妈妈说的一句话。那天,恺为大家表演的是钢琴演奏,表演很成功。观众的掌声非常热烈,持续了很久。孩子有如此的成就,能让大家都认可和赞扬,给了这位妈妈敢于面对别人的勇气。压在心里十一年的石头,此时,也不那么沉重了。能帮到恺的家庭作为老师自己也感到很欣慰,4年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帮他建立了自信,让他享受生活。更重要的是带给家长更多的希望,让他们有勇气来面对自闭症。

也许不能把这些孩子变成按常规标准衡量的优秀表演家,但可以努力让他们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接着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来与外界沟通。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音乐有欢快的,悲伤的,有激昂的,安静的。教会他们体验感受不同的音乐,并且通过自己演奏各种类型的乐曲传递自己的心情,用音乐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希望通过音乐帮助他们走出孤独世界。这些成功的实例都在证明,自闭症并非无药可救。通过音乐这剂良药,相信更多的自闭症患者会走出阴霾,拥有和很多孩子一样美好的蓝天。让更多的人通过音乐更加了解和关注自闭症患者,让全社会都给予他们爱的理解。

如今,社会各界对自闭症孩子的关怀越来越多,关注他们未来的好心人也越来越多。文化知识和生活基本技能的传授是学校给予他们进入社会的基石,但是最让大家担心的还是与社会群体的沟通问题。为了引导自闭症患者多开口、多交流,运用音乐干预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音乐像是一位天使带领他们冲破自我禁锢的牢笼。

作者简介:张敏娟(1981—),女,汉族,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编辑部副主任,研究方向:钢琴教育、音乐及戏剧戏曲学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钢琴
钢琴
纸钢琴
能够像书一样打开的钢琴
最牛钢琴
钢琴
调音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优雅的钢琴卡袋
钢琴上的诙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