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的比较

2018-05-14 22:11粟清玲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比较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舞蹈,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思想和情感的具体体现。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是体现本民族舞蹈独特性的重要标识,是本民族舞蹈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重要标志。文章主要通过对汉族、藏族、傣族和朝鲜族这四个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增强人们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了解。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比较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民间舞蹈凝聚了每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生活习惯和思想文化,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符号。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具有56个民族的大国,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异彩纷呈,种类多种多样。然而受地域、民族心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对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进行比较,有助于人们对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理解,使他们对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彰显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殊性,也有助于民族民间舞蹈在新时代的发展和传播。

本文所想要研究的中心思想就是从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特色舞蹈的风格特征入手,去分析其民族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民族信仰等,并从中发掘舞蹈审美取向、情感表达方式的“根”,探寻民族舞蹈动律、舞蹈体态特征的“源”。

一、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汉族民间舞蹈起源于古老的农耕文明,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也就使得汉族民族舞蹈的取材变得非常广泛。汉族人最善于从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大自然里的万物生灵的身上、人物爱情故事的蓝图里、节日风俗的风土人情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中获取舞蹈创作的灵感,因此这些周围的各种食物也是民族舞蹈创造的重要材料。

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地域分布不可谓不广泛,因此所涉及的舞蹈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秧歌、灯舞、龙舞、狮子舞、高跷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非常熟悉的民间舞蹈,从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汉族的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即歌舞结合、动作幅度大、表演人员具有群体性。首先,一直以来,汉族的民间舞蹈非常注重“载歌载舞”,汉族人在跳舞的过程中将一些民族歌曲与舞蹈相结合,歌舞相映,既可以让人们听到动听美妙的歌声也可以让人们看到激情的舞蹈表演,具有很强的带动性,感染力较强;其次,汉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幅度大,例如龙舞、狮子舞、高跷等舞蹈中添加了一些中国传统武术、杂技的元素,动作性强,技术要求高,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最后,汉族民间舞蹈表演规模相对较大,舞蹈表演的人员较多,具有群体性,使得场面热闹宏大。例如,秧歌就是烘托气氛的大型歌舞形式,由许多人组成“秧歌队”进行表演。“龙舞”的表演也需要较多的人,表演者一般是男性,用木棍支撑着龙的身体,奔跑穿梭,时而呈圆形时而呈线条,表演者众多,场面非常热闹。

二、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间舞蹈深受农牧文明、宗教信仰和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具藏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藏族人大部分生活在青藏高原,这里民风淳朴,人民热情豪放,舞蹈形式融合了农牧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一些元素,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有“锅庄”“玄子”“踢踏”等,虽然他们具体的表现形式具有差异性,例如,锅庄舞是人们牵手或搭肩,围成半圈,腰膝有规律的颤动。弦子有领舞者,表演者围成圆圈,队形有时以圆为中心聚拢,有时散开,舞步多由托、点、转等动作组成。但是从舞蹈的整体上来看,弦子这种舞蹈具有一致的的风格特征。这些舞蹈的节奏感非常强,舞蹈的体态特征是身体向前倾,重心向下。舞蹈的主要动作有“屈伸”“颤”“拧跟”“拧胯”“晃身”等,脚下的动作灵活多变,他们非常注重膝盖的作用,将藏族舞蹈表现的刚健有力、沉稳优美,各种动作相结合,展现出藏族人民的热情和豪放。非常注重腰部的动作,例如,在锅庄舞和热巴舞中各种侧腰、下后腰等动作表现出舞者曼妙的身姿,展现出妖娆的风格特点。

三、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省,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这里的人们信奉佛教,在这种环境下孕育出婀娜优美、沉稳矫健、轻快明朗的傣族舞蹈。傣族舞蹈的表现形式有孔雀舞、象脚舞、蝴蝶舞等,从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傣族舞蹈大多婀娜多姿、节奏缓慢、轻快明朗,但是其外柔内刚,在表演的过程中由内向外散发着一种力量。例如,大家熟知的孔雀舞,是傣族民间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著名的舞蹈,它时而动作灵活、节奏多变,时而动作舒缓、节奏平稳,给人们呈现出跌宕起伏的视觉盛宴。傣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三道弯”和“一边顺”。“三道弯”大致勾勒出了傣族舞蹈的基本轮廓,线条感非常明显,敏捷活泼。“一边顺”是指手、脚、身体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非常注重手部的动作,手型主要有冠形、掌型、爪型等,总体来说,傣族舞蹈的动作比较平稳、含蓄、优美,线条感比较明显,跳跃性的动作较少,活泼灵巧。

四、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朝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主要聚集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由于这里与朝鲜半岛毗邻,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使得朝鲜族民间舞蹈的类型多种多样,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类型有“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从这些舞蹈的展现内容和动作来看,朝鲜民族舞蹈的整体风格是典雅含蓄、潇洒飘逸、细腻柔和。朝鲜族酷爱仙鹤,将仙鹤作为自己的图腾和追求,他们将对仙鹤的喜爱体现在舞蹈中,在舞蹈中朝鲜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就是“柳手鹤步”,也就是他们根据鹤的姿势和形态编排舞蹈的动作。朝鲜族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从整体上影响了它的风格。朝鲜舞将上肢作为主要动作部位,朝鲜族舞蹈的动作多是圆形的,体现出鲜明的对称性,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朝鲜族舞蹈的体态风格是松弛、含胸、垂肩,蓄腰、气息下沉,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美,它的舞蹈动静结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五、小结

民族民间舞蹈深刻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历史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不同民族的舞蹈有着其独特的风格,例如,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是歌舞相融、动作幅度大、舞蹈表演具有群体性;藏族舞的风格是节奏感强、刚健有力、沉稳优美;傣族舞的风格是婀娜多姿、活泼灵巧、晴朗明快;朝鲜族舞的风格是典雅含蓄、潇洒飘逸、细腻柔和。了解这些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是认识一个民族舞蹈的前提,也是了解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和研究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參考文献

[1]徐文锦.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之比较[J].大舞台,2010(05):133-135.

[2]张艳.排舞创编融合中国民族舞蹈元素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3]李珊.民族舞蹈的风格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 (S2):121,130.

[4]金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68-75.

[5]钟佩芹.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7):67,66.

[6]王琦.探析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对肩部动作风格的把握——以蒙古族舞蹈为例[J].戏剧之家,2015(19):158,164.

[7]平原.风格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J].赤子(上旬),2014(22):93.

作者简介:粟清玲(1985—),女,侗族,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本科,贵州大学音乐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比较
浅析技巧训练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
民族民间舞蹈中呼吸与情感的处理与运用
当前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肖邦《降b小调夜曲》(OP.9NO.1)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征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