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柬埔寨宗教与舞蹈表演艺术

2018-05-14 22:11李岩炜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宗教柬埔寨

李岩炜

【摘要】宗教是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柬埔寨的古代文化中包含有印度教、佛教等宗教因素并作用于建筑、表演、音乐等方面。文章在梳理柬埔寨舞蹈表演艺术历史沿革的前提下,提出柬埔寨舞蹈表演艺术中宗教因素主要体现在题材选取和表演场合两方面。

【关键词】宗教;柬埔寨;舞蹈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宗教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最为悠久的文化,也是最具号召力和最神秘的文化,一个民族文化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小觑。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国家柬埔寨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艺术中,宗教在其音乐文化(尤其是舞蹈表演艺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柬埔寨的古代文化中大致可以了解到,公元9世纪以前,柬埔寨的文化里有许多印度教(主要是婆罗门教)与本民族宗教融合的现象;公元9世纪后,柬埔寨的宗教在佛教与婆罗门教相互“博弈”中曲折发展;公元14世纪,泰柬战争的爆发使得上座部佛教在柬埔寨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确立下来,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逐步失势;此后柬埔寨受周边国家的文化影响,成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全国90%的人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这样丰富的发展中,文化若想不受到宗教的影响恐怕是很难的。因此,若探究柬埔寨音乐文化的内涵是无法避宗教而谈的。

一、舞蹈与表演艺术的发展

柬埔寨舞蹈已经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如同该国皇室著名舞蹈家诺罗敦·帕花黛维(Norodom Buppha Devi)公主所说:‘自从吴哥时期的高棉国王开始,古典舞蹈就已经是王宫和寺祭祀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吴哥王朝是高棉艺术最辉煌时期,从吴哥寺的壁画里可以看出,当时高棉人的舞蹈和舞剧已有相当高的造诣。这时高棉人的宗教是印度教,在艺术表现上主要汲取印度的宗教文化。舞蹈从印度古典舞蹈基础上发展成自己的民族舞蹈。舞剧也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等神话故事中提取素材编成舞蹈。

柬埔寨民间表演艺术在阇耶跋摩八世(1243-1295)以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趋于多元化。其中有风格源自穆斯林的伊斯兰教文化的民间戏剧“蜡昂依克”、受中国戏剧影响发展形成的高棉戏“蜡昂巴撒”、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神话故事的面具戏“蜡昂考噢”、具有供奉神灵、对神灵祈祷的宗教功能的宫廷舞蹈“阿普萨拉舞”等多种表演形式。

二、舞蹈表演艺术中宗教因素的体现

(一)题材选取

柬埔寨舞蹈表演艺术的故事题材主要取自于宗教故事,包括佛教故事和印度宗教等(见表1)。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舞蹈是表演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和题材一般与表演内容保持一致。

笔者认为,面具戏“蜡昂考噢”极有可能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柬埔寨的变体,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是跟随印度宗教传播到东南亚,其内容必然少不了宗教的影响,因此可大胆推测,面具戏“蜡昂考噢”与印度宗教相关。另外,宫廷舞蹈“阿普萨拉舞”也取材于《罗摩衍那》的一个场景。

(二)表演场合

柬埔寨舞蹈表演主要出现在宗教节庆或佛寺祭祀当中(见表2)。朱海鹰有言,“南传上座部佛教地区的歌舞、戏剧、舞剧、曲艺、木偶戏等在佛教盛行期的许多艺术,……都是在佛教节目中高歌舞跳的。”于12世纪建造的吴哥窟至今尚保留了大量精美浮雕和塑像资料,其中可见“音乐和舞蹈几乎是伴随在宗教和民俗活动当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佛教通过歌舞的宣传而得以传播,歌舞因宣传佛教而得以发展,使得音乐和舞蹈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佛教的色彩。

舞蹈表演艺术的发展与宗教相伴相生。宗教通过歌舞表演而传播,歌舞表演因宗教得以丰富,不得不说,宗教因素在舞蹈表演艺术中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发生一种社会现象,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就有宗教,更何况是东南亚这个纷繁复杂的人种、民族、宗教的文化混融地。

参考文献

[1]杨民康.吴哥窟石雕壁画中的舞蹈图像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01):17-25.

[2]朱海鹰.东南亚民族音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杨民康.柬埔寨吴哥窟石雕壁画中的乐器图像研究[J].中央音樂学院学报,2016(02):26-41.

猜你喜欢
宗教柬埔寨
柬埔寨·贡布
柬埔寨·金边
柬埔寨鱼类产品逐渐摆脱邻国进口
《柬埔寨日报》因欠税宣布关停
马克罗斯科宗教主题绘画的情感表达
儒家文化与书院基址的选择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柬埔寨筹组新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