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

2018-05-14 22:11周洁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必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声乐演唱方式形成常规的三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对于这几种演唱方式,我国众多的艺术家一直在思索如何把两种唱法融合到一起,把美聲唱法融入民族唱法中,这样可以突破传统民族唱法的习惯性壁垒,也可以使我国民族唱法在新时期进行全新的突破。因此,本文主要以研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为主,强调两者之间融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融合;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必要性

近代,我国声乐教学随着国际化水平的发展,逐渐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这三种演唱方式因舞台不同、歌曲不同,演唱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别。对于这三种唱法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美声唱法主要是延续国外的高音形式,民族唱法以传承我国民族歌曲演唱形式,通俗唱法简单的说就是流行音乐。所以,三种方式各有各自的特点又都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本文强调的是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融合,在融合后又会产生哪些效果,这种融合的形式可以模拟出全新的声音演唱的艺术表现新方式。当代的很多艺术家都在不断尝试如何才能突破演唱壁垒,使得中西唱法可以融合到一起,进而促使我们的民族音乐实现全新的突破。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融合的主要途径

(一)在科学发声中要彰显出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在泛音方面,美声唱法要比民族唱法更加丰富,但民族歌手在演唱时嗓音声谱要比美声唱法尖峰的多,因此衰减速度较快。在欣赏中华民族歌唱艺术时,大众的审美就显得尤为重要,符合大众审美的歌唱艺术有着以下特点:以汉语言文化为基础,投入民族情感,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能够深刻表达出演唱者内心情感,打动人心。对于平常百姓来说,他们可能更难欣赏美声唱法。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声唱法没有与汉语言文化得到完美地结合。二十世纪中期,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应尚能先生针对这个原因指出,大部分老百姓欣赏不了美声唱法可能是因为美声唱法演唱方式不接地气,咬字不清楚并且听起来特别像外国歌曲。久而久之绝大多数老百姓在提到美声唱法第一反应就是歌曲好听,声音嘹亮,但并不能听懂。在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唱法的问题,有这方面要吸收民族唱法的特点,尽量做到字正腔圆,而在发声方面可以吸收美声唱法的特点,声音的位置因曲而异。通过这种途径融合的唱法既能够拥有美声唱法气势磅礴、声音洪亮的特点,还能够带有民族唱法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注重表现民族情感

自古以来,无论何种艺术表现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表达出各式各样的情感,声乐作品也是如此。相比较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声腔圆润浑厚,更多的是给人一种相对严肃的感觉,而中国人能够欣赏的情感氛围是欢快喜悦幸福,相比之下过分追求唱法、音量、共鸣的美声唱法忽略了内心的情感表达,不能得到国人普遍的欣赏。因此,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有机融合时,需要融入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情感和演唱者的深情表达,真挚自然地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方法传递给观众。所以,在融入的过程中要始终谨记我们的融合只是借鉴美声的元素而不是之间的“拿来主义”,要在恪守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后的风格要更加贴近民族情感,而不是失去民族特色。

(三)走近民众,贴近生活

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要具有民族情感,还应该贴近民众,能够表达民众的生活。我国的声乐艺术需要能够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以追求更好的发展。民族唱法要比美声唱法具有更强的群众性,因此,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美声歌唱家需要学习民族唱法的特点,提高群众接受度。前苏联《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传唱度很高的一首贴近民众的美声歌曲,受到大家的欢迎。这种传统度高的歌曲最大的特点就是同时具备艺术性和群众性。因此,美声唱法需要不断吸收传统民族文化特点,使我国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我国声乐演唱的艺术水平。

总之,美声唱法只有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生根开花,并形成中国民族声乐多样性、多元性的发展样态,才能使我国的声乐演唱艺术获得更大的进步。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在唱法上的研究也在逐渐成熟,已具有屹立于世界各声乐流派之林的实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与音乐工作者的谈话[N].人民日报,1979.

[2]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M].长沙: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周洁(1982—),女,山西,山西大同大学,音乐表演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必要性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