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实施林相改造 打造康美森林

2018-05-14 06:02叶少平叶军槐唐小华
浙江林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阔叶淳安千岛湖

叶少平 叶军槐 唐小华

淳安是浙江林业重点县之一,森林面积509.6万亩,森林覆盖率76.89%,林木蓄积量2338.5万立方米。绿色是千岛湖的盛装,是淳安的生态底色,同时,改变林相单一、色彩单调的森林景观是淳安一直不断探求的目标。针对以针叶林为主的单一林相结构,从2008年开始就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林相改造工作。截至目前,累計改造面积18.59万亩,直接资金投入1.55亿元。经过十年风雨兼程,不断前进,千岛湖森林结构更加完善,生态功能不断提高,景观效果更加显现。

先行先试   持续发力 打造康美森林久久为功

规划先行启动早。规划是龙头,是纲领。有了规划才有方向,有高标准的规划,才能有高标准的建设。2008年3月,以防范松材线虫病,保护森林生态为主要目的,组织编制了《千岛湖万顷森林景观改造工程总体设计》,提出在2008—2012年间实施淳安县环排岭半岛森林景观改造15万亩的目标。2011年11月,以全县景区化为目标,全面提升森林景观效果的景观化改造为目标,根据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组织编制了《淳安县“十二五”林相改造规划设计》,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以环排岭半岛的湖区松林改造为重点、向境内五条重要公路沿线两侧低效林分延伸完成林相改造15万亩的目标。2015年组织编制了《千岛湖森林彩化工程总体规划》,用3年时间在环千岛湖淳杨线和千汾线两侧照面山、杭千高速淳安段、进城公路两侧照面山、湖中重要景点和部分孤岛山体等11.6万亩区域实施森林彩化工程,实施面积1.09万亩。森林彩化工程在思路上从注重森林绿色色调为主的阔叶化、珍贵化、彩叶化、景观化转型升级为注重森林景观时空色彩变化的彩叶化、景观化、珍贵化、阔叶化;通过规划编制的不断完善和科学实施,林相改造从单纯的保护为主逐步走向森林景观提升、森林结构优化,生态功能增强、经济效益显现的多赢目标。

载体众多发力齐。始终把追求“彩色、健康、珍贵”作为千岛湖林相改造的主线来抓,通过实施千岛湖万顷森林景观改造工程、淳安县“十二五”林相改造工程、防松材线虫病松林改造工程、千岛湖森林彩化工程、“新植1亿株珍贵树”行动、“一村万树”示范行动、环湖修复行动和两高(高速高铁)入城森林彩化提升工程等众多平台,多措并举,不断地把全县林相改造工作推向深入。完成了千岛湖森林彩化工程1.16万亩,种植珍贵树种40万株;完成环湖森林景观修复维护行动,种植珍贵树种6万株;完成两高(高速高铁)入城719亩森林彩化提升工程;近4年来完成珍贵树种基地造林1.71万亩;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完成6个示范村、48个推进村建设,种植珍贵树种42.5万株。

持续推进力度大。为进一步提升千岛湖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计划2018—2023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资金,实施千岛湖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是运用针叶林疏伐补植阔叶化改造、病虫害马尾松林疏伐补植阔叶化改造和芒秆山生态经济树种绿化造林等11种模型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缺陷修复,使用珍贵彩色树种468万株,修复面积16.7万亩,投资总额3.67亿元。

彰显特色   注重结合  提升森林质量成效明显

始终把林相改造与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紧密结合。针对针叶林为主的单一林相,运用疏伐、补植、造林等技术措施,营造浙江楠、大叶榉、枫香、银杏、檫树、美国紫薇、红楠等珍贵树种基地,从不同立地环境出发,结合不同地段的主导景观需求,增加森林景观的多样性,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混交林逐步代替针叶纯林,有效丰富了森林植被类型,提高了美学价值,逐步实现森林景观的彩叶化、景观化、珍贵化和阔叶化。打造出“十里红枫”“水上森林”、森林“秀水”、杜鹃谷、富美下姜、“十里桐花”、姜家特色小镇、汾口桃源花海等森林景观,让千岛湖在四季变换中呈现出“春花、夏荫、秋色、冬景”的别样美景。

始终把林相改造与森林安全防患紧密结合。针对一些区域芒秆山较多、森林消防隐患较严重的问题,2016年,启动了环湖森林景观修复工程建设,实施面积1013亩,投入资金431万元。通过森林景观修复工程,有效改善了林地植被,降低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近3年来,在高气温、高火险等级条件下,取得了零火情、零火灾、零事故的森林消防良好工作成效。为进行防松材线虫病林相改造,在县域周边交界区域开辟人工隔离带,延缓线虫传入。

始终把林相改造与全县经济建设发展紧密结合。林美才能景美,景美才能富民。林相改造工程彰显着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康养之美,是县域生态提升的抓手,是全县旅游的助推器。因此十分注重林相改造与推进林业富民并举,通过增加森林的色彩感,使森林不仅成为生态的屏障,更成为旅游的胜地,吸引更多游客向农村腹地延伸,促进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等农村业态发展壮大。2017年,全县实现森林旅游游客接待量781.4万人次,森林旅游经济收入达72.95亿元;实现林下经济规模45万亩,产值达87.83亿元。其中,全县覆盆子等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2.9万亩,产量达到453吨,成为产值突破亿元的新兴产业。

强化保障   创新实施  建设美丽淳安担当有为

强化领导,上下联动。淳安的林相改造和森林彩化工程建设,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强调要从“两美浙江”的战略高度,重视千岛湖的林相改造。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林相改造工程作为“以湖兴县”“秀水富民”“建设康美千岛湖”战略的基础和生态建设的亮点来抓,在规划制定、举措落实、工作督查上环环相扣。林相改造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列的一项内容,也是人大代表视察检查的重要工作。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的千岛湖林相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农办、各乡镇也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紧密配合,确保林相改造有序顺利推进。

多方筹措,确保投入。建设资金是林相改造顺利实施的主要保障。改造之初,资金筹集相当困难,难以满足林相改造的需求。2008—2010年,原省林业厅从阔叶化改造项目中每年补助200万元,共计600万元,改造单位自筹1065万元用于千岛湖的林相改造。2011—2012年,杭州市林水局共补助林相改造资金400万元,县财政加大了投资,两年共投资817.6万元用于林相改造;2013年后,县财政继续加大对林相改造的投入,每年投入1000万元;2015年县财政投入1亿元启动了3年森林彩化工程。十年林相改造,先后投入资金1.55亿元,保障了林相改造工作的实施。

创新模式,规范管理。不断探索和实施新的管理模式,以管理创新提升工作成效。2008—2012年,全县林相改造管理模式是按改造类型和改造面积进行直补,树种较少,树种配置方式简单,营建方式和管理方式传统,改造效果显现较慢。2013年开始,着手开展工程化管理试点示范,从树种选择、配置方式、营建方式、投资规模、管理方式和效果检验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改造思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资金管理等方面逐步实现了转型。2015年开始实施的千岛湖森林彩化工程,由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树种选择实现了珍贵化和彩色化,管理方式全面按照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实行全程工程化运行和监理。规范的操作、健全的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林相改造质量和资金安全,也确保了工程管理人员的“廉政安全”,实现了淳安从一般意义的林相改造向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的转型升级。

淳安县的林相改造工作,以珍贵彩色健康森林示范县建设为目标,森林彩化工程和珍贵树种基地发展为重点,完成了建设理念、改造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型升级。今后的工作中,淳安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深入实施“一村万树”工程,实现森林彩化由沿湖沿线向县域腹地全覆盖,把林相改造进行到底,将一个林相更佳、景色更美、生态更优的千岛湖呈现给世人。

猜你喜欢
阔叶淳安千岛湖
热带地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浅析与实践应用
在淳安狮城
美哉!多彩千岛湖
阔叶材地板要突出自己的特长
千岛湖
渔舟唱晚
晚荷